《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革命
(2)知道什么是信息
(3)知道信息有哪些一般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视频《走进信息社会》,知道人类历史上经历的五次信息革命。
(2)通过小组活动,自由思考,列及简介自己熟悉的信息实例以及信息产生的作用。
3.态度、情感、价值观
列举几个典型例子,目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探讨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利用信息创造财富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一般特征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教师讲授,头脑风暴
四、教具准备
电脑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课件、视频
五、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我们这门课,叫信息课,那么什么是信息呢?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我们先观看视频《走进信息社会》,了解一下是哪五次信息革命。
2.头脑风暴
小组讨论并记录接触到的生活实例——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信息同物质和能源一样,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我们都生活在充满信息的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传递着各种信息。人们通过信息认识各种事物,借助信息的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互相协作,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例子 主要内容 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传播途径 信息的表达形式
例1: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 人们用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等并通过书籍记载了事件和知识。 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等 书籍 事件、知识
例2:“看云识天气” 气象业务部门把气象观测网捕捉到的各种气象信息制作成各种图表、数据等,通过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为人们提供天气预报等服务。 数据、图像、表格等 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 天气预报(报道)、消息
例3:网络的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人们利用信息网络学习和生活。 网络 资料、网页 信息
3.知识点拨
(1)信息的概念
(2)信息的一般特征
利用学生熟知的题目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联想,让他们主动搜集和归纳例子,并通过交流和展示等形式,从中体会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了解人们是如何学习知识、运用智慧的,由此更加深刻地了解信息的某些特征。
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同的载体,比如交通信息通过信号等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
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就像不能没有空气和水一样,人类也离不开信息。因此人们常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感觉剥夺实验”就是有力的佐证。
时效性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的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事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等。
共享性
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者接受,而且不会消失
“信息的特征”的例子及其用途
例子(分类) 主要内容 主要的信息特征 几点启示
例1:体育盛事(体育) 即使路途遥远,人们仍然可以通过电视节目观看体育赛事。 信息的可传递性。 信息可以在时空之间实现传递。
例2:分享销售的经验与技巧(经济) 公司设立了每季度一次的销售方案评奖,每位销售人员积极参与,乐于分享,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销售业绩攀升。 信息的可共享性。 彼此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技巧,这是学习和进步的表现。
例3:啤酒与尿布(经济) 超市老板敏锐地从计算机自动收款系统的统计数据中发现,啤酒与尿布的销售量同时增长,于是改变销售策略,结果销售量大增。 信息是可以处理的,如果运用得当,则可以增值。 善于从凌乱的信息中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例4:象棋比赛(生活) 看到已经失效过时的“象棋比赛”通知,想参赛也没机会了。 信息的时效性问题。 信息的时效性能决定其使用价值。
例5: 赤壁之战(战争) 蒋干偷“书”,曹操斩将;庞统谋略,曹船相接;黄盖诈降,曹军大败。 信息具有真实与虚假之分。 真真假假,可能误事害人,也可能是智慧的高度体现。
六、学习拓展
古代信息传递——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