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诗词三首 同步学案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诗词三首 同步学案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5 09:5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诗词三首》课堂同步学案
【课前热身】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直挂云帆济沧海(
)
(2)玉盘珍羞直万钱(
)
(3)暂凭杯酒长精神(

(4)何事长向别时圆(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文学常识填空
(1)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__。他是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二人又合称“大李杜”。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刘禹锡,_______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文
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
并称“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合称“三杰”。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3)苏轼,字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之一。
4.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2)当人生困顿坎坷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乐观豪迈劝慰激励自己。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课堂互动】
阅读课内古诗,完成题目。
(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解释诗题中的“酬”和诗中“长”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联中的“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第二联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第三联用“沉舟”“病树”自比,表现了诗人因为仕途坎坷而消沉。
D.第四联看似平淡,实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二)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
D.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和政治失意的悲愤。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阅读课外古诗,完成题目。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①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①迁客:被贬谪之人。
②去长沙:用汉代贾谊的典故。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③《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9.“西望长安不见家”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诗词三首》课堂同步学案答案
1.(1)

(2)
同“馐”,美味的食物
(3)增长,振作
(4)为什么
2.
C
3.(1)青莲居士
浪漫
杜牧
(2)

柳宗元
韦应物、白居易
(3)
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文忠
苏辛
欧苏
唐宋八大家
4.(1)欲渡黄河冰塞川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
“酬”以诗相答得意思,“长”增长,振作的意思。
6.
C
7.
D
8.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成长风破万里浪,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体现了世人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9.包含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之情。
10.后两句诗人借联想(或想象)手法,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或:想象)到
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