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创新型多功能一体化气体实验装置
实验背景分析
说课目录
实验教学目标
实践发现的问题
实验的改进
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教学的反思与评价
教材分析
非金属
元素观
创新
实验
一
通过创新实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气体的
制取和性质
实验背景分析
氧气、二氧化碳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典型代表
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
使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系统、全面、深入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思路的最佳素材
二
O2
验满
方法
CO2
澄清石
灰水变
浑浊
实验多,仪器杂
01
实践发现的问题
02
气体制备量大
03
细铁丝燃烧时容易毁坏集气瓶
03
02
03
实践发现的问题
02
04
高锰酸钾反应后
试管、桌面难清
洗,且工作量大
实验前是这样
实验后是这样
多个班级连续教学,
时间紧张。
06
实践发现的问题
07
药品消耗大,
综性不强
03
燃烧放热气体体积膨胀部分氧气逸出实验持续时间短,甚至失败
08
02
03
实践发现的问题
02
09
实验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有些气体(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不能做到节能减排,且有害师生健康。
09
简
改进1——化繁为简:性质实验装置
实验多
需要量大
一体化装置
氧气与空气的密度比较
新装置
合作整合
交流能力
研讨能力
简
改进2——气体发生装置
无法做到随用随取
可控制反应速率、可做到随用随取
创
改进3——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序号
与教材的联系
实验内容
1
新增实验
探究氧气的溶解性
2
新增实验
比较氧气与空气的密度
3
改进实验
木炭燃烧、硫燃烧
、铁丝燃烧
4
改进实验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
5
改进实验
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
6
拓展视野(视频)
“打树花”表演(铁在空气中燃烧)
创
拓展实验——实验教学内容
高低不同的蜡烛依次熄灭:
创
拓展实验——实验装置改进
单人
实验
改成
多人
实验
创
拓展实验——实验教学内容
燃烧与灭火
实验:
中间是薄铜片
锥形瓶里有热水
拓展延伸
该装置用于自制简易净水器
实验装置方面
出水
进水
实验教学目标
科学精神
以实验为抓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思想与方法
⒈认识对比研究等科学方法;
⒉学会运用化繁为简的科学思想。
科学知识
⒈通过实验认识O2、
CO2制取的原理及其相关性质;
⒉通过对比现象获得相关结论,使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和系统化。
三
实验教学过程
概括提升
提出问题
自主
探究
合作探究
教学理念:在科学探究中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合作探究的乐趣。
四
迁移
创新
实践
能力
情境导入
鱼在水中游,氧气哪里来?
【设计意图】利用鱼在水中游,说明水中溶解一部分氧气
情境导入(大象牙膏实验)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眼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材料:双氧水、碘化钾、洗洁精、色素)
澄清石
灰水变
浑浊
验满方法
CO2
提出问题
能否设计一套简易的装置,高效完成这些实验?
迁移拓展
提出问题
合作探究
改进装置
化繁为简
一体化实验装置
新装置
氧气、二氧化碳的
制取与性质实验
合作探究
O2
CO2
溶解性
密度
木炭燃烧
硫燃烧
铁丝燃烧
与水反应
与石灰水反应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合作探究氧气的溶解性
一瓶是氧气、
一瓶是二氧化碳
倒入等量的水后,振荡
再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提出问题:你能判断哪瓶是氧气吗?
你能总结出氧气的哪些性质?
实验探究——碳、硫、铁丝的燃烧
小细节,大设计!
小耳挖
鱼尾夹
高低不同的蜡烛
放白磷和红磷的铜片
三叉管
友情提示
观察内容
物质的颜色、
颗粒大小、
铁丝的形状
实验前:
实验中:
光或火焰的颜色,感受热量变化(通过触摸瓶壁)
实验后:
生成物的状态、颜色、气味、检产物的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在空气中发红,在氧
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解释
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1.
收集满氧气,观察木
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
烧现象
2.冷却后注入澄清石灰水
1.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
越剧烈
2.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生成碳酸钙沉淀。
合作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
2.水倒吸进入玻璃管
原理解释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1.
收集满氧气,观察硫
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现象
2.注入适量NaOH溶液
1.
氧气浓度越大,燃
烧越剧烈
2.NaOH溶液与SO2极
易反应。
合作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原理解释
1.收集满氧气,观察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
2.待铁丝燃烧现象不明显时,打开活塞继续通入氧气
1.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通入氧气后,铁丝燃烧又剧烈燃烧
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氧气越多,燃烧越剧烈
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反应
合作探究
验证CO2
使高低燃着木条熄灭
合作探究
通入CO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原理解释
向装置中缓慢通入CO2,观察四朵纸花颜色的变化
4号小花喷有水,能与CO2反应生成碳酸,喷水的1号后变色因为CO2密度比空气大
验证CO2
与水的反应
?
?
4号比1号纸花先变红,2、3号纸花不变色
合作探究
通入CO2
湿润
干燥
拓展视野——“打树花”专业表演,请勿模仿!
归纳总结:反应的剧烈程度还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教学反思与评价
2
1
改进实验后综合性强,教学紧凑高效。
简化实验操作,在一套装置中完成多个不同实验。
节约药品,减少污染,体现“绿色化学”的主题思想。
3
4
定性、定量实验的设计,便于观察和理解。趣味性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课后作业
到实验室去,通过实践,验证你设计的装置是否可行并进行优化。
实践作业
1.最强大脑:老师设计的实验装置还可以应
用到哪些实验中。
2.吹毛求疵:你能不能帮老师将装置设计的
更完美。
拔高作业
六
计实验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教学因反思而优化!
课堂因实验而精彩!
实验因创新而出彩!
感谢各位领导、专家聆听!
敬请批评指正!
联系方式
:
cwx_1969@126.com
通讯地址:莒县店子街道初中
楚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