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 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二氧化碳的性质 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9-01 11:3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实验中学 江风
我说课的内容是科学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二节《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中的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几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本章教材的第二节中的内容,本节研究了碳的单质、碳的燃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其中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的特点是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只要抓好时机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一定能抓好课堂效率。
因此,根据这部分内容在知识领域和能力领域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价值目标:
1、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通过实验,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会鉴定CO2的化学性质。
能力价值目标:
1、通过对CO2物理性质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灯火实验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1.我为本节确定的教学重点为掌握CO2的化学性质,以及培养学生归纳、观察和分析能力。
2.如何理解CO2的检验方法,以及实验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的特殊位置,虽然要由二氧化碳的学习来带动其他碳的化合物的认识,但也不是第一次学习气体的性质,前面已学过了氧气、H2的性质,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程序。因此我设计教法为:
1.自学加辅导法:我本着以为学生服务的心态,以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为线索,指导学生实现“六会”。(会看、会猜、会想、会做、会说、会写)
2.启发与讨论相结合:根据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对于教材中重点、难点,我用启发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3.多媒体助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直观地看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更能代替教师干巴巴的讲解。
三.说学法: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无疑应该是主角,教师任务之一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本节继续训练培养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圈点批注法;
2、自学归纳法;
3、小组合作、互补长短。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思引路。
新课的开讲,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新课伊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可以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取得课堂教学理想的效果。所以,一开始上课,我就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生物学中光合作用和动植物呼吸相关联的动画,并提出“二氧化碳只占空气的0.03%,可是你想过吗,假如把这0.03%的CO2从空气中除去的话,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还能进行么?”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路,引导丰富的想象,充分认识到CO2的重要性,从而引入本节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并揭示目标。为了进一步调动积极性,指着讲台上的两瓶气体说:“谁能用课本上的知识来证明这两瓶气体是什么气体吗?”然后布置下步内容。
(二)、自我学习、探索知识、批注重点、调查辅导
根据教学目标,本着“先学后讲,培养学生”的思想,对本节可布置如下自学内容并提出要求。分四部分完成。具体如下:
1、自学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要求:①、边看边批注,边记忆边理解。
②、2分钟后归纳整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自学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要求:①、批注、圈点重要词语,正确归纳CO2的的三条化学性质。
②、注意实验操作的方法、现象、结论。
③、10分钟后能操作[实验5-5]、[实验5-6]、 [实验5-7],并正确说出现象和结论。
通过学生自学,实现学习的主体,但是此时教师千万别走过场,一定要到学生中去,作细致的调查,发现学习中的难点,以及遗忘之处。
(三)、展示自我、操作演讲、讨论争疑
由于化学中知识与实验紧密相连的特有性,且本节实验的可操作性强,因此本着培养能力,、调动积极性的原则,选拔多名学生配合,边实验、边解说,讲解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先让一名学生演示[实验5-5],再叫一名学生说出现象、结论,归纳出
CO2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再让一名学生演示[实验5-5](阶梯蜡烛实验),让另一名学生讲解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争论出第一个化学性质: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再叫几名学生依照上述方法边演示,边解说现象,边归纳结论完成
CO2的另两个化学性质: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
(四)、整理质疑、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由于学生毕竟还是学生,讲说时难免太放开、随便,以至于对重难点不能突出。也由于各人反应快慢不一,就会造成有些同学夹生。故在学生每讲完一个问题以后,教师及时归纳板书,点名中差生,列表叫他们填写,对于重点问题, 启发学生完全理解。例如在说CO2的物理性质时,学生会依照以前讲解气体的方式对它简单归纳“……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变成无色液体、雪状固体。”而忽略“干冰”,此时就要追问:什么是干冰,它有什么特性?从而引入深层理解“干冰”的性质。再如学生在讲解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会一带而过,不纵深考虑它的特性,这时就要提醒并继续指导学生讨论有关问题:为了使石灰浆抹的墙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生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诱导学生思考。并再加几个问题:生炭火的目的是什么?盆中发生了什么反应?生成了什么?生成物能与石灰浆反应么?若能,又生成什么?潮湿的是什么?如此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巩固“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理解并指出这是判断CO2气体方法。总之,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不能忽视自己的主导地位,适时出击把握重点,攻破难点。
(五)、巩固知识,自主训练:
(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_____色、_____味、___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溶于水。通过物理性质可知二氧化碳可用_________方法收集。
(2)下图A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证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性质。图B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C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 (有或无)毒, (能或不能)供给呼吸,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应怎样做: 。
(4)如右图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中,为了看到明显现象,实验前向水中加入几滴________,通入二氧化碳时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再给试管加热又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以上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右图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此现象 。利用此反应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气体的存在。
(六)、小结:用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跟我一起小结,梳理知识,养成反思习惯。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有什么收获?
3、你还有什么问题?
4、你还想知道什么?
(七)、巩固练习:
(1)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NaOH)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a(OH)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如图甲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迅速拧紧瓶盖震荡;会看到的现象是: 。请试着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设计实验用你学过的知识把一个去皮的熟鸡蛋在不损坏的基础上装入如图乙的广口瓶内,说出实验方法和原理         
(3)请你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八)、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1.色:2.味:3.态:4.密度:5.溶解性:
二、化学性质:
1.不助燃,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
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市级优质课评选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孔祖中学 姜华伟
2010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