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零作业”课堂教学之导学案
课题 编写人 授课人 课型 时间
课题2 元素 吕书生 新授
自主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熟练识别、书写和背诵常见 27 种元素的名称及符号。
(2)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2)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的教育,体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探究元素之间规律性联系。
(3)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
二、徜徉书海探究发现
模块(一)原子的构成
1、问题情境导学:
(1)氢气、氧气、水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
(2)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分别是由什么构成的?
总称 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碳元素 碳原子 6 6
碳原子 6 7
碳原子 6 8
总称 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氧元素 氧原子 8 8
氧原子 8 9
氧原子 8 10
(3)比较
①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表1中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表2中氧原子都属于氧元素。
②你能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吗?
2、元素:具有相同 (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和原子的区别联系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总称 中的最小微粒
区分 只讲 ,不讲 ,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 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 元素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 个氢原子和 个氧原子构成的
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如:H表示 。 元素符号如:H可以表示 2H只表示
联系 ①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 。②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 。
4、交流与讨论
(1)碳元素和氧元素本质区别是什么?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呢?
(2)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哪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的?
(3)水分子和氖原子核内都含有10个质子,它们是同种元素吗?
模块(二)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1、问题情境导学: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什么?
2、元素的种类:已经发现的元素有100多种,但组成的物质种类有三千多万种。
3、分布:生物细胞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 、碳、氢、氮
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 、硅、 、铁
海水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 、 、氯、钠
4、想一想、议一议:为什么物质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物质,不同种元素之间也可以组成物质。
5、交流讨论
以水通电分解和硫燃烧为例讨论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元素的变化情况?
分子变化而元素不变。
模块(三)元素符号
1、问题情境导学:
现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都有一个汉语名称,而外国人却不认识,为了利于国际学术交流,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符号表示,那么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其表示意义又如何?
2、书写
(1)国际上统一采用 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
(2)注意事项: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如C、H、O等;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第二个字母要 。如Al、Na等。
3、表示意义:
(1)表示一种 ;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 ;
(3)当元素符号前有数字时,只表示 。
例如:O表示 ;表示 。
2O表示 。
模块(四)元素的分类
1、问题情境导学:
在汉语里,化学元素的名称都是用一个汉字来表达,如铜、银、铁、氧、氢、碳、硫、溴、氦、氖等,为了便于识别,你知道如何把它们分类吗?
2、元素的分类
(1)金属元素:一般有“ ”字旁;
(2)非金属元素:①气态非金属元素:一般有“ ”字头;②液态非金属元素:一般有“ ”字旁;③固态非金属元素:一般有“ ”字旁。
3、元素与单质的对应关系
金属元素组成 单质,如:金、银、铜、铁等;非金属元素组成 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硫磺、红磷等。
模块(五)元素周期表
1、问题情境导学:
科学家们把目前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那么他们的排列依据是什么呢?得到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怎样?排列元素周期表的意义是什么?
2、排列依据: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
3、排列顺序——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也叫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每周期开头的是 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 元素,结尾的是 元素。
(2)纵行(也叫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纵行, 个族。
(3)单元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占据一格,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
如图:
①数字“1”—— ;②符号“H”—— ;③“氢”——
④数字“1.008”——
5、元素周期律
(1)周期性规律:每周期开头的是 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 元素,结尾的是 元素。
(2)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每种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2、3周期最外层电子数由 依次增加。
(3)同一族中,自上而下每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核外电子层数依次 。
模块(六)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关系
当堂达标练习
一、巩固练习:
1.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这些元素是由原子的哪一项决定其种类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2.地壳中元素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铁 B.钙 C.钠 D.铝
3.用来表示所有氢原子总称的符号是( )
A. H B.2H C.H2 D. 2H2
4.继食盐加碘工程之后,我国又启动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单质 B.铁元素
C.铁原子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5.下列符号中,通常只表示微观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A. Ca B.N C.2N D.He
6.地壳中下列几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H、O、C、N B. O、Si、Al、Fe
C. N、O、C、H D. Si、O、Fe、Al
7.某分子中含23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5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由此可判断该分子组成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是( )
A. 1种 B. 3种 C. 5种 D. 54种
8.元素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叫单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化合物;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9.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1)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汞、砷、铬等元素常会使人中毒,这些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1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__________个横行,即_________个周期,除第一周期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___________元素开始,以____________元素结束。
二、拓展提高:
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按质量计,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铝 B.硅 C.氧 D.铁
2、有一种气体,维系着所有动物的生命,但有种微生物没有它却能很好生存。组成这种气体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第一位。请你指出这种气体( )
A.N2 B.CO2 C.CH4 D.O2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获取元素名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B.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应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C.对于化学变化,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反应的发生
D.科学家创建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
4、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 g、镁1.28 g、钙0.40 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5、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自然界的水经过滤后就得到软水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水蒸发时水分子不断运动,水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6、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7、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信息中,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的是
A.元素的原子结构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的原子序数 D.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9、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核电荷数不同
C.元素符号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10、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试回答:
⑴ 2008年9月28日,随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的平安返回,我国2008年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为防止载人飞船在高温烘烤下表面被氧化,可在载人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纳米硅酸盐涂料。这种涂料应具有哪些性质?(至少答两条)
⑵三聚氰胺(C3N6H6)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溶于热水,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分解时同时放出不支持燃烧的氮气,因此可作阻燃剂。你能从题中所给信息得到哪些有关三聚氰胺的组成、性质和用途(各写一条)
三、中考链接:
1.(2011.苏州市)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
A.氯cl B.氖Na C.镁Mg D.铜Ca
2.(2011.重庆市)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O B. Al C. Fe D. Si
3.(2011.湛江市)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4. (2011.鸡西市)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
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5.(2011.威海市)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确定元素的种类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
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6.(2011.南昌市)右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D.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
7.(2011.泰安市)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 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元素符号为MO
8.(2011.泉州市)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
B.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08g
C.锂元素和氢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D.锂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
参考答案:
模块(一)原子的构成
1、问题情境导学:
(1)氢气、氧气、水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
(2)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分别是由什么构成的?
总称 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碳元素 碳原子 6 6
碳原子 6 7
碳原子 6 8
总称 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氧元素 氧原子 8 8
氧原子 8 9
氧原子 8 10
(3)比较
①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表1中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表2中氧原子都属于氧元素。
②你能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吗?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和原子的区别联系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元素符号如:H可以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表示两个氢原子
联系 ①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②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4、交流与讨论
(1)碳元素和氧元素本质区别是什么?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呢?
(2)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哪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的?
(3)水分子和氖原子核内都含有10个质子,它们是同种元素吗?
模块(二)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1、问题情境导学: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什么?
2、元素的种类:已经发现的元素有100多种,但组成的物质种类有三千多万种。
3、分布:生物细胞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碳、氢、氮
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海水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氧、氢、氯、钠
4、想一想、议一议:为什么物质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物质,不同种元素之间也可以组成物质。
5、交流讨论
以水通电分解和硫燃烧为例讨论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元素的变化情况?
分子变化而元素不变。
模块(三)元素符号
1、问题情境导学:
现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都有一个汉语名称,而外国人却不认识,为了利于国际学术交流,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符号表示,那么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其表示意义又如何?
2、书写
(1)国际上统一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
(2)注意事项: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C、H、O等;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Al、Na等。
3、表示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当元素符号前有数字时,只表示原子个数。
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2O表示两个氧原子。
模块(四)元素的分类
1、问题情境导学:
在汉语里,化学元素的名称都是用一个汉字来表达,如铜、银、铁、氧、氢、碳、硫、溴、氦、氖等,为了便于识别,你知道如何把它们分类吗?
2、元素的分类
(1)金属元素:一般有“钅”字旁;
(2)非金属元素:①气态非金属元素:一般有“气”字头;②液态非金属元素:一般有“氵”字旁;③固态非金属元素:一般有“石”字旁。
3、元素与单质的对应关系
金属元素组成金属单质,如:金、银、铜、铁等;非金属元素组成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硫磺、红磷等。
模块(五)元素周期表
1、问题情境导学:
科学家们把目前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那么他们的排列依据是什么呢?得到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怎样?排列元素周期表的意义是什么?
2、排列依据: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
3、排列顺序——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也叫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每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纵行(也叫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
(3)单元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占据一格,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
如图:
①数字“1”——原子序数;②符号“H”——元素符号;③“氢”——元素名称
④数字“1.008”——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周期律
(1)周期性规律:每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每种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3周期最外层电子数由1~8依次增加。
(3)同一族中,自上而下每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加。
模块(六)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关系
当堂达标练习
一、巩固练习:
1、A 2、D 3、A 4、B 5、C 6、B 7、C 8、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同种元素、纯净物;2种、氧元素。
9、(1)钙元素、一个钙原子;(2)2个氯原子
10、汞、铬;砷
11、7、7、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二、拓展提高
1、C 2、D 3、D 4、C 5、A 6、C 7、B 8、D 9、B
10、(1)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
(2)三聚氰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能溶解于热水;能作阻燃剂
三、中考链接
1、C 2、B 3、B 4、C 5、C 6、D 7、A 8、A
H
氢
1.008
组成
分解
构成
一类
原子
的总
称
元素
物质
分子
构成
原子
H
氢
1.008
组成
分解
构成
一类
原子
的总
称
元素
物质
分子
构成
原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