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
6378.1 千米
极半径
6356.8 千米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地轴 地球自转轴
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球边面的交点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南极 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0°
0°
40°
纬度是某点与地心连线和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的度数。
60°
0°
60°
90°
0°
20°N
90°N
40°N
60°N
20°S
40°S
90°S
向北度数变大的是____纬,向南度数变大的是___ 纬
北
南
纬线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度数:
度数变化规律:
度数表示方法:
半球划分:
赤道 ,两极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赤道以北是 ,赤道以南是 。
圆,且都相互平行
东西方向
规定赤道为 ,从赤道向南北各分
从赤道向两极,纬度越来越__,
数值越来越___。
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最短
0° 90°
高
大
北纬(N) 南纬(S)
经线
概念
连接地球 的 。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经度
规定0°经线为穿过 的经线,
又称为 。
南北两极
半圆弧
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每条经线都有其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
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本初子午线
(子午线)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相对的两条经线经度和为180°
0°经线或本初子午线
20°
经度是通过某地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
经度
经度
度数起止点
本初子午线(00 经线 )
度数划分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代号
0°经线以东的经度为 0°经线以西的经度为
经度变化
从O°经线向东,经度越来越 。
从0°经线向西,经度越来越 。
大
大
东经(E)
西经(W)
经线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
就半球来说,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等长;就全球来说,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经度
纬度
度数起止点
本初子午线(00 经线 )
赤道( 00 纬线 )
度数划分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西经200 W、东经1600 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40O
50O
60O
70O
向东越来越大,判断为东经
E
E
E
E
经度判断练习
70O
60O
50O
40O
向东越来越小,判断为西经
W
W
W
W
经度判断练习
10O
0O
10O
20O
0度以东为东经,0度以西为西经
W
E
E
经度判断练习
160O
170O
180O
170O
180度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E
E
W
经度和纬度判断练习
A
B
C
20°
40°
60°
D
S
S
S
0°
A
B
C
D
A 。 B 。
23 ° 26′N,120°E
23°26′S,60°E
C 。 D 。
66°34′S,30°W
66°34′N,150°E
定位
E
F
有位探险队员在某个地点向北走1公里后,转向西走1公里,再向南走1公里后回到原点,他发现一种该地特有的动物,请问最有可能是什么动物?
思考:
这张图表示哪个半球呢?
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西
东
1.地球的自转
北极
南极
俯视:北极俯视--逆时针
南极俯视--顺时针
1、地球自转方向
北“逆”
南“顺”
1.左图为南、北半球中的____半球,右图为____半球。
2.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
A点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
B点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
3.A在C的_____方向;
B在C的_____ 方向。
4.若B点的时间为正午
12点,则A 点的时间
是_____时,
C点的时间是____时。
南
北
45°E
30°S
135°W
30°N
东南
正西
24
21
经典习题: 练习册P7读图分析题1
东西方向判断:一律遵循劣弧原则
1、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的点在东,西经度的点在西。
2、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度的点在西,西经度的点在东。
2、地球的自转周期
1)太阳日:连续两次看到太阳的时间间隔
2) 恒星日:连续两次看到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
区别
转过度数
所需时间
应用价值
太阳日
24小时
恒星日
3600
太阳日-恒星日=3分56秒
360059′
23时56分4秒
日常生活
真正周期 科学研究
角速度:
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地球转过的角度。
单位时间内地球转过的弧长。
A
A′
B
B′
3、地球的自转速度
角速度:
=
360°
恒星日
=
360°
23时56分4秒
360°
24时
15 °
小时
1°
4分钟
?
旋转一周的角度
自转的周期
=
=
=
全球相等,皆为15 °/每小时,极点为零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角度
3、地球的自转速度
3、地球的自转速度
地表线速度大小(海拔为0)
V=1670·cosφ千米/小时
(Φ表示当地地理纬度)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赤道最大,两极最小为0,
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
旋转半径小
线速度小
旋转半径大
线速度大
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弧长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在南北两极点为零。
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
旋转一周的弧长
自转的周期
=
2∏R
T
A
A′
B
B′
地球上某点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弧长
120°
0°
30°
45°
60°
75°
90°
105°
135°
150°
165°
180°
165°
150°
135°
120°
105°
90°
75°
60°
45°
30°
15°
15°
西经
东经
北极
读图判断各条经线是属于东经范围还是西经范围?
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
20°W
160°E
160°E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概念:地球不停地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特点:
方向 自__向__, 北极 __时针,南极__时针。
周期 ____日,______; ____日,______;
速度 ___速度(规律);___速度(规律);
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
思考:
某中学的一个天文小组观测天狼星,在2013年9月3日晚上9点,通过天文望远镜的镜筒恰好看见了天狼星。请问,明天晚上再次在天文望远镜镜筒看到天狼星的时间是几点钟?
解析:天狼星是一颗恒星。两次看到天狼星的时间间隔是23时56分4秒。
每天提前:24时- 23时56分4秒=3分56秒;
答案:9月4日20点56分4秒。
1.我国发射到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
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线速度也不同
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也相同
C.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C
当堂练习
2、北京与上海哪一地的自转线速度大?
上海
第一次看到这些巨大而炫目的光影漩涡时,很多人会以为是精心制作的电脑绘图或者故障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事实上,这是一位名为林肯?哈里森的摄影师花费十几个小时,在寒冷的澳洲大陆深处利用长时间的曝光得到的杰作。
地球如果静止不动,会出现什么情况?
1.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
假设地球本身发光。如图1
假设地球透明。如图2
假设地球不运动。如图3
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又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运动,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产生。
4、地球自转的意义—— 昼夜交替
1
2
3
4.1 昼夜交替产生
太阳照射
地球本身不发光
地球是不透明体
昼夜现象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晨线
昏线
N
S
晨昏线(圈)
1.据图回答:图中的A.B.C.D四地,
处在清晨的是 ,
处在黄昏的是 ,
处在半夜的是 ,
处在正午的是 。
A
B
C
D
S
A
C
B
D
地球自转
概念:
特点: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太阳东升西落
→时刻东早西晚
→地方时
与区时
地方时的计算:经度的差值,东加西减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
(东“+” , 西“-”)
4.3 地方时、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定义
因经度不同所产生的时刻
特点:
偏东地的地方时比偏
西地的地方时来的早
同一根经线地方时相同,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同
1、地方时
0°
7.5?W
7.5?E
180°
零时区
22.5?W
西一区
37.5?W
西二区
52.5?W
西三区
22.5?E
东一区
37.5?E
东二区
52.5?E
东三区
157.5?W
142.5?W
西十区
172.5?W
西十一区
157.5?E
142.5?E
东十区
172.5?E
东十一区
15?W
30?W
15?E
30?E
45?W
45?E
165?E
165?W
150?E
150?W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地球自转方向
时区:
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 °
时区划分
时 区
地球自转
概念:
特点: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太阳东升西落
→时刻东早西晚
→地方时
与区时
区时的计算:时区号的差值,东加西减
地方时的计算:经度的差值,东加西减
西班牙的人们现在花12欧元就可以"买回"刚刚过去的一小时时间了,捷径是通过2365英尺(约合720米)长的跨境滑索在一分钟之内以每小时50英里的速度从西班牙滑行到葡萄牙。由于两国的时差,西班牙人将会"时光穿梭"回到一个小时前….
12欧元让时光倒流一小时
n时区:中央经线15n°, 时区经度范围15n+7.5°
某地时区号的计算:经度/15(四舍五入)
1.该图所示的半球是 半球。
2.A地的时区是 ,地方时是 点钟;
B地的时区是 ,地方时是 点钟;
C地经纬度是 ;
D地地方时是 点钟。
900
900
00
00
300
600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
东西十二区
9:00
西九区
12:00
45°W,60°N
24:00(0:00)
环游地球80天
172.5?E 180? 172.5?W
东12区
西12区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A、它是人为规定的,原则上是180° 经线
B、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
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
0?
3、日界线
有一位双胞胎孕妇,在接近日界线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女孩,越过日界线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若干年后,两个孩子长大了,弟弟在学习了地理后,男孩说自己是哥哥。你们认为他这么说有道理吗?
哥哥还是弟弟?
172.5?E 180? 172.5?W
东12区
西12区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就是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
0?
3、日界线日期的变化规律
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就是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
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由东十二区向西跨越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
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
2. 国庆长假是出游的好时机。小李搭乘中国东航的飞机在北京时间9月30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9月30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
A.19小时 B.11小时 C.8小时 D.15小时
D
B
地球自转练习:
地球自转
概念:
特点: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地方时
地转偏向力
地方时的计算:经度的差值,东加西减
与区时
区时的计算:时区号的差值,东加西减
4.2 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偏转
偏向规律:北“右”南“左”,赤道不偏。
物体原水平运动方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
偏转后物体的运动方向
4.2 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偏转
地转偏向力右手定则(北半球)
0°
A
B
C
D
下列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正确的是
(虚线为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实线为地转偏转方向)
4.2 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偏转
4.3 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偏转
南岸侵蚀
北岸堆积
用地转偏向力的知识,预测未来崇明岛的扩展方向?
概念:
特点: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地方时与区时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太阳东升西落
→时刻东早西晚
→地方时
地球自转
读下图,回答:
1.人站在图中所示的极点,面向0度经线,他的前方是 方向。
2.A、B两处中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处,
3.伦敦12:00的时候,D处的时刻为 。
4.从A向C方向打一发炮弹,可能偏向 方向。若从A处向D处也打一发炮弹,可能偏向 方向。
正北
A
16:00
东
南
图中的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10月9日,非阴影区为10月10日。读图回答:
1.在这幅图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表现为______时针向(填写“顺”或“逆”)旋转。
2.0P的经度为______ ;0N的经度为 ______。
3.此时,北京时间为10月 ____日 ____ 时;
4.在图上添画此时昏晨线,并用注记区分昼半球和夜半球。
逆
180°
60°E
10
4
2. 地球上南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的是:( )
都在北岸
都在南岸
靠近较低纬度的河岸
靠近较高纬度的河岸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_____南半球_____
地球的公转
一、概念:
二、特点: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恒星年 365日6时 9分10秒
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速度: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一月初快,七月初慢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一月初快,七月初慢
1月初
7月初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线速度
1月初(近日点)
1.471亿㎞
61′/d
30.3 ㎞/S
7月初(远日点)
1.521亿㎞
57′/d
29.3 ㎞/S
二、黄赤交角
地面
斜射
直射
如果太阳直射或者照射地面的角度大,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光热 ,温度 ;
如果太阳照射地面的角度小,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光热 ,温度 ;
结论
多
高
少
低
请同学们思考并完成活动练习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23?26?N
0?
23?26?S
春分
夏 至
秋分
冬 至
春分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活动
地平面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的简称 .指的是太阳光线对地平面的夹角。
昼半球上:太阳高度大于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0。
夜半球上:太阳高度小于0。
正午太阳高度的 纬度分布规律:
从直射点纬度处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
季节分布规律:
当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小时,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B、C三图表示地处不同纬度的三栋楼房在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
况,图中甲、乙两光线分别表示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回答;
1.A、B、C三幅图中,表示赤道地区的是 图;表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是 图;表示地处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是 图。
2.A图中甲、乙两光线中 光线表示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照射情形;B图中 光线表示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照射情形;C图中 光线表示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形。
A
C
B
甲
甲
乙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有人打算在4l0N附近的呼和浩特郊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集热板最好要与太阳光垂直,则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
A.23°26'
B.4l0
C.470
D.820
晨昏线
(晨线)
晨昏线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晨线
昏线
夜半球
昼
半
球
昼弧
夜弧
N
S
夜半球
昼半球
夏至的昼夜长短
A
B
C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夜平分。北极圈内有极昼,南极圈内有极夜
D
E
66°34'(极圈)
N
30
0
夏至日的俯视图
A
B
C
冬至的昼夜长短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夜平分。南极圈内有极昼,北极圈内有极夜
N
30
0
冬至日的俯视图
太阳光照图
自转+公转
D
A’
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赤道与晨昏圈的交点是6点和18点。
6时
18时
24时
12时
S
昏
?
线
昼弧
?
晨线
夜弧
太
阳
光
线
N
晨昏线
1、与光线垂直
2、平分赤道
3、二分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与极圈相切
晨昏线的特点:
不同角度的太阳光照图
A
1.此时,正午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纬度是_____。
2.B点的区时是_____。
3.图中A、B处,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处;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处。当天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处。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热 带
南 温 带
北 温 带
北寒带
南寒带
23.5°N
23.5°S
66.5°N
66.5°S
天 文 特 征
气 候 特 征
有太阳直射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终年严寒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随时间的变化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四季的更替
四季的更替
四季的划分
天文四季
依据: 和 的变化
划分
气候四季
我国传统:以 为起点
西方:以 为起点
(北半球)
春季 月
夏季 月
秋季 月
冬季 月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四立
二分二至
3、4、5
6、7、8
9、10、11
12、1、2
(4)四季的划分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四季
五带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
季节变化
纬度变化
6/22 夏至
9/23 秋分
12/22 冬至
3/21 春分
地球公转
概念:
特点:方向,周期,速度
黄赤交角:23°26′
地理意义
1.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分布规律:
纬度分布:从_____纬度处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分布:当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最__时,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__值
*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90°-|直射点纬度 - 计算点的纬度|
3. 昼夜长短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
晨昏圈、昼弧和夜弧
纬度分布规律:直射点所在半球,昼__夜__,纬度越高昼越__,极圈以内有极__现象
季节分布规律:北半球夏至,昼最__,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极__
4. 四季更替
5. 五带划分
假如黄赤交角增大,你觉得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
思考
解析思路和方法
(1)南北半球或南北极的确定
侧视图上通常上北下南
极地图根据自转方向:北逆南顺
经度数值:顺自转方向东经度数由小到大,西经度数由大到小
(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直射经线:地方时12时的经线——确定时间
直射纬线:极圈内极昼极夜情况——确定日期、季节
(3)确定时间
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昼半球中央经线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时
顺着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根据经度,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4)确定日期、季节,判断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