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上海用)第一册:专题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上海用)第一册:专题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上海)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9-15 10:17:55

文档简介

1070610012026900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学内容
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
教学目标
1.掌握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掌握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
3.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大气的垂直分层
2.大气的保温作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颗行星,特殊的是它拥有生命,正是因为有了大气才使得生命的形成有了可能,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单元“大气环境”。
新课讲授:
读课本,思考:地球表面的大气有什么作用?
[板书]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的大气中,除了纯净的空气,还有些什么物质?
读表"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大气中的微量成分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虽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而穿透大气射到地面上的少量紫外线,又对人们起到杀菌治病作用。
2.除了氮和氧,干洁空气中还有哪些气体呢?各有何作用?
思考:空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又有什么作用?
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水汽的相变(气态、液态、固态三者的互相转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229806519812000 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1130935208280002298065198120002298065198119002298065198120001143000大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00
大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干洁空气 氧―-维持生命活动
113093510922000 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固体杂质和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然而,大气的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大气的成分发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变化。
资料:
(1)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人类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加了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
(2)氯氟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剂、火箭推进剂等,到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氯氟烃的年消费量已达到100万吨。
提问:大气组成的这种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小结:
1.如果二氧化碳继续增加,地球持续不断变暖,对人类生存将产生严重影响。它将使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世界上许多的桑田将变成沧海。
2.氯氟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正在损害大气的臭氧层,导致全世界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和全球气温增高。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危害是全球性的,目前,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保护全球的大气环境。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思考: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这是为什么?
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接近6000米),因此,山顶气温很低,终年积雪。
大气的质量虽然只相当于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却分布在地球外围 2000~3000千米的大气层中,在这厚厚的大气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是不是一直递减呢?
读图"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并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大气共分哪几层?
2.在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3.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如何随高度而变化?原因是什么?
4.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5.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与人类有何关系?
6.为什么说平流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每组找代表讲述一个问题。
教师小结:
1.地球大气自下至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331470049530000
2.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不一样。
这是因为: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对流层的高度高;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的高度低;中纬地区则适中。
3.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增。
这是因为两层的热源有所不同。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越高的大气,受热越少,气温越低,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而平流层大气中,由于含有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4.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上冷下暖,使得热的地方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因有空气流向热的地方,从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所以,对流层是以对流运动为主;而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因此以水平运动为主。
5.由于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在大气对流过程中,容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和杂质极少,故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6.地球外80――500千米的大气层,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它们就像一面反射无线电波的镜子,使电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列表归纳:
小结:人们是这样比喻地球上的大气的:(1)大气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2)大气是地球的空调器;(3)大气是地球生命呼吸所需氧气的源泉;(4)大气是风云变幻的大舞台。可见,大气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层则是地球大气的主要特征,其中,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层次;目前,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大气的成分影响越来越明显,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三、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
读图"大气的保温作用"图,并阅读课文,思考:大气圈如何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
(学生探讨)
教师总结:1.大气圈:大气形成的连续圈层称为大气圈或大气层。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和反射
3.大气的保温效应:(1)大气吸收地面辐射;(2)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热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