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
【学习内容】
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海洋权益
【学习目标】
1.洋流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的价值和海洋权益。
2.分析洋流的成因和分布模式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形成机理和气候效应。
3.了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4.了解海洋权益
【学习重难点】
1.洋流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的价值和海洋权益。
2.分析洋流的成因和分布模式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形成机理和气候效应。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一)洋流:大洋表层海水常年 沿着一定方向 作大规模的流动。
1.洋流分类
按水温(性质):
寒流:从水温低(高纬度)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低纬度)的海区的洋流。
暖流:从 水温高(低纬度)的海区流向 水温低(高纬度)的海区的洋流。
读上图,判断A为南半球 寒流,B为 北半球暖流,
C为北半球寒流,D为 南半球暖流。
规律:海水等温线的凸向(弯曲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按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 、补偿流三种类型;
2.洋流分布规律
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图,绘出洋流分布模式图, 从中找出洋流流动规律。
由于海陆轮廓和季风的影响,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在局部海区与上图有一定的差异,下图为世界洋流实际分布简图。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读教材图“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流向如何?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流向是怎样的?
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东西两侧洋流性质有何差异?
大洋环流东侧为寒流(大陆本岸);大洋环流西侧为暖流(大陆东岸)
(3)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流向是怎样的?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4)暖流的水温一定比寒流的水温高吗?
不一定。同一纬度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5)总结 流向:北 顺 南 逆 (顺\逆)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性质:东 暖 西 寒 (暖\寒)
洋流 流向: 逆 时针
分布 中高纬度海区
规律 (只存在于 北 半球) 性质:东 寒 西 暖 (暖\寒)
南极大陆外围形成环绕一圈的 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性质为 寒流
北印度洋海区的大洋环流:夏 顺 冬 逆 (顺\逆)
3.洋流的地理意义
(1)对全球热量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的 热量 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对气候影响
①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② 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3)对海洋生物影响
① 寒暖流交汇处及有上升流(涌升流)分布的海区,多形成著名的渔场。
② 世界主要四大渔场:
北海渔场、形成原因为北大西洋暖流与 东格陵兰 寒流交汇
北海道渔场、形成原因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形成原因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秘鲁渔场、形成原因为涌升流
(4)对航海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相反。
(5)对海洋环境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
(二)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原指圣诞节前后太平洋洋沿岸海水温度偏高(高、低)的现象(西班牙语意为“圣婴”),现泛指赤道附近的东部太平洋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上升、下降)引起气候异常的事件。
2.厄尔尼诺导致大洋东岸由原来的干旱变为暴雨和洪涝灾害,大量死亡;大洋西岸由原来的湿润转为干旱,容易诱发森林火灾。
3.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指圣诞节前后东太平洋沿岸海水温度比常年偏低(高、低)的现象(西班牙语意为“圣女”)。
4.拉尼娜导致大洋东岸比常年更为干旱;大洋西岸降水比常年更多(多、少),台风次数增加(增加、减少),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三)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
1.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绝大部分集中波斯湾湾、墨西哥湾、北海、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东南亚近海、北冰洋大陆架、几内亚湾沿岸和我国近海。
2.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西部、莺歌海、南海珠江口和北部湾等7个大型含油气盆地。
(四)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1.海洋空间包括海面、海底、海洋水体和海岸地带,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从传统的 扩大到生产、通信、储藏、旅游等诸多领域。
(五)海洋权益
1.海洋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交通价值、资源价值、军事价值。其中,海洋运输是国际运输的主要形式;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具有丰富的生物、能源、矿产和空间等资源,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石油资源更是被世界各国所瞩目。
2.海洋的政治地理空间可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三部分。
3.领海是与海岸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海域,沿海国对领海拥有全部主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的宽度为12海里(相当于22千米)。专属经济区是从领海基线起宽约200海里(相当于370千米)的海域;在专属经济区内,沿海国对海域内的自然资源享有专属权和其他管辖权。公海是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广大海域,任何国家对公海都不拥有主权,但有海上航行、飞行、捕捞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补充: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
①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②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利于西风的进入
③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④海岸线曲折,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⑤山脉多东西走向,对西风的阻挡较小,有利于西风的进入
二、重难点突破
1.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高纬向低纬 D.由低纬向高纬
2.成因与上升流有关的世界著名大渔场是( )
A.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
3.当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 )
A.北半球为冬季 B.南半球为冬季
C.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 D.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4.下列各海区的大洋环流中呈现顺时针方向的是( )
A.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C.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D.北印度洋冬季洋流
5.一艘海轮从广州出航,经日本名古屋,横渡北太平洋,到达美国西北部的西雅图,船是( )
A.一直顺水航行 B.先逆水,后顺水航行
C.一直逆水航行 D.先顺水,后逆水航行
6.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A.① ③ B.② ④ C.③ ④ D.① ④
7.下列有关洋流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能加快净化速度,对消除海洋污染有利无害
B.洋流既有可能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也有可能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C.只有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才能形成渔场
D.秘鲁渔场的形成就是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
8.读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把洋流运动的方向标出来
(2)如果在太平洋上,则图中的符号表示的洋流名称① ④
(3)如果在印度洋上,则图中的符号表示的洋流名称⑤ ⑦
(4)如果在大西洋上,则图中的符号表示的洋流名称① ④
(5)如果在太平洋上,则渔场a为 ;如果在大西洋上,则渔场a为
9.读“大西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某海轮从A航行到B一路顺风顺水,所利用的盛行风为 ,所利用的洋流分别为是 和
(2)如果此海轮从B返回到A时,仍然是顺风顺水,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 ,所利用的洋流为
(3)C处附近形成 渔场,是 暖流与 寒流的交汇处。
10.填图:分别填出太平洋、大西洋海区洋流图中各箭头表示的洋流名称:
图1:太平洋海区洋流图 图2:大西洋海区洋流图
三、会考真题
1.(2012年) 下列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
A.北太平洋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赤道逆流
2.(2012年)下列渔场中,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的是( )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
3.(2012年)下图中表示几内亚湾海洋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2012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过程中,热带东太平洋海域( )
A.东南信风增强 B.海水涌升运动增强
C.浮游生物骤增 D.表层海水温度升高
5.(2011年)世界中大渔场中,成因有别于其它三大渔场的是( )
A.北海道渔场 B.北海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
6.(2011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领海宽度为( )
A.12海里 B.22海里 C.100海里 D.200海里
7.(2011年)对沿岸荒漠环境有影响的洋流是( )
A.西澳大利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日本暖流 D.西风漂流
8.(2011年)全世界海底油气资源大部分集中在( )
A.海岭 B.海沟 C.大陆架 D.海岸带
9.(2011年)导致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10.图中洋流①按成因属于 ,其对沿岸气候起到 作用;洋流①对西欧
气候类型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洋流②按水温的相对高低属于 ,其加剧了非洲北部西海岸的 化。
11.图中的渔场名称是 。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在该海域交汇,导致海水发生搅动,下层的 被翻到表层,有利于 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了大批鱼群。
12.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但是令后来的航海者感到奇怪的是,相对于航线B,航线A的路程更短,用时却更长。这主要是航线A受 和 影响,航行逆风逆水。
读南美洲周边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2010年)海水是海洋中各种现象、运动和过程存在的介质,海洋中很多现象和过程与海水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13.等温线Ml 和M4相比,温度数值较高的是 ;①、② 两海域中,表层海水温度较低的是 。
14.南美洲东侧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凸向 (填
“高”或“低”)纬,原因是受沿岸 流影响。
15.甲处是世界著名的 渔场,与该渔场形成有关
的洋流按成因划分属于 。
16.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甲处渔场捕鱼量锐减,其主要原因是( )
A.沿岸上升海水减少,浮游生物骤减
B.沿岸河流入海径流减少,营养物质骤减
C.沿岸地区气候较常年干旱,浮游生物减少
D.表层海水水温较常年偏低,营养盐类减少
答案:
二、
1.C 2.B 3.A 4.B 5.A 6.C 7.B
8.(1)
(2)①日本暖流 ④千岛寒流_
(3)⑤西澳大利亚寒流 ⑦厄加勒斯暖流
(4)①墨西哥湾暖流④拉布拉多寒流
(5)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
9.
(1)东北风, 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2)西南风,北大西洋暖流
(3)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
10 .
三、
1.A 2.B 3.C 4.D 5.D 6.A
7.A 8.C 9.B
10.风海流 ,增温增湿;温带海洋性,终年温和湿润。寒流,荒漠。
11.纽芬兰渔场。寒暖流,营养盐类,浮游生物。
12.西风带 和北大西洋暖流
13.M1;①
14.高,暖。
15.秘鲁,补偿流。
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