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
【学习内容】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三大产业的划分。
2.理解产业结构升级的含义,并能分析出世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
3.知道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和优化的方向。
4.理解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和意义。
【学习重难点】
1.产业结构升级的含义,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2.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对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过程】
1.认识产业结构的含义
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处于不断地调整之中。
2.理解产业结构升级的含义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产业比重升高的过程,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3.认识产业结构优化
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政策调控,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使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点和优势,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
提高第一产业质量,稳步增加农业产量;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继续加强能源等基础工业的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各地区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在国际上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结构。
练习:
1.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特征普遍体现出第一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
答案:较低
较高
2.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特征普遍体现出第一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
答案:较高
偏低
3.判断正误。
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说明这一地区的经济越是发达?(
)
答案:错
4.判断正误。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
答案:对
5.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
和产业结构
两个方面。
答案:
升级
优化
6.产业结构升级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中,
、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产业比重
的过程,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剩余劳动力向
产业转移。
答案:第二
升高
第三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
【学习内容】
现代交通运输与通信
【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2.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
3.了解现代通信。
【学习重难点】
1.分析并理解国际贸易不平衡的表现。
2.用辩证的眼光观察不平等的现实世界。
【学习过程】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2.海洋运输与国际贸易
在国际贸易中,有80%的货运量是通过海洋运输完成的。
3.现代通信
通信即信息传递和传播。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国际互联网的兴起,使生产企业和个人生活的通信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常用的现代通信方式主要有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传真、计算机数据通信(电子邮件、互联网)等,主要通过同轴电缆、光缆、微波、通信卫星进行传输。
拓展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
B.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管道
C.人们出行、旅游可选择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5种
D.邮电通信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条件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形成诸多跨国企业,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它形成的条件是[BD]
A.跨国集团强大的经济实力
B.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C.巨型油轮、集装箱运输的出现
D.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3.信息高速公路是现代化高科技的产物,其所属的行业是:[B]
A.邮政通信
B.电信通信
C.交通运输
D.商业贸易
4.现代交通运输业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答案: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
【学习内容】
不平衡的国际贸易
【学习目标】
1.理解国际贸易的含义,国际贸易组织的作用。
2.分析国际贸易不平衡的四种表现。
3.知道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众多不合理和不公平现象。
【学习重难点】
1.分析并理解国际贸易不平衡的表现。
2.用辩证的眼光观察不平等的现实世界。
【学习过程】
1.国际贸易通常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劳务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市场进行的交易活动。
2.国际贸易的不平衡表现:
(1)国家之间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国际贸易额居世界前列的多为发达国家。
(2)世界贸易市场大多几种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目前纽约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中心。
(3)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差异很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不等价交换。
(4)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堡垒、绿色壁垒,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包装等标准,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
3.目前负责国际贸易谈判的世界经济组织主要是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
4.世界主要贸易集团
(1)欧盟
(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不平等的国际贸易
由于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众多不合理和不公平现象,各国之间经常发生利益冲突和贸易纠纷,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国际间的贸易谈判来解决,目前负责国际贸易谈判的世界经济组织主要是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
练习:
1.21世纪,在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2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
超过英国,跃居世界
,成为国际贸易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2006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
大贸易国。我国与美国、
、日本、东盟及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已形成,进出口贸易的世界排名不断提升。出口商品由
型的轻纺产品逐步转向机电产品和
产品。
3.国际贸易的不平衡表现有哪些?
答案:
(1)国家之间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国际贸易额居世界前列的多为发达国家。
(2)世界贸易市场大多几种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目前纽约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中心。
(3)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差异很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不等价交换。
(4)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堡垒、绿色壁垒,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包装等标准,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
4.世界主要贸易集团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
。
答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国际贸易额居世界前列的多为
国家。
答案:发达
6.每个的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
)位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7.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和
附加值成品为主。发达国家以出口
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为主。
答案:低
高
8.由于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一些非高端的制造业由
国家向
国家转移。
答案:发达
发展中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
【学习内容】
第三产业地域差异
【学习目标】
1.分析第三产业的地域差异。
2.了解第三产业的分类。
【学习重难点】
1.第三产业的分类。
2.分析第三产业的地域差异。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指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页及其他各项事业。
二、第三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第一类属于遍布性行业。如通讯、医疗、教育、商业、服务业。
第二类是对自然和经济条件依赖较强的第三产业,如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
第三类与城市的规模、发达程度及在世界或者区域中的经济地位有关。如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高级商业中心。
发展第三产业既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发挥社会经济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又要依据区域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规划发展目标。
【学习内容】
商业区位条件
【学习目标】
1.分析商业区位条件。
2.了解上海徐家汇商业中心
【学习重难点】
1.分析商业区位因素及其运用原理。
【学习过程】
一、商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商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行业,对促进生产、保障物资供应、繁荣经济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商业活动在何处进行,商场设置在何处,都是商家或政府在决策中所要考虑的问题。
影响商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1.交通
交通是商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交通便利便于山坡物资的集散,也便于顾客购物,可以扩大消费市场。
2.人口
人口多、密度大,使商品流通量大,周转快,购销活动频繁,市场繁荣,可以形成一系列大的商业中心。
人口流动数量是衡量商业区位优劣的重要条件。
3.集聚
集聚是商业活动在空间布局的重要存在形式。商业集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四综合性商业街,如商业中心、购物中心等,可以满足顾客一次性购物需要;另一种是专业商业街,如服装街、建材街等,可以满足顾客货比三家选择购物的需要。
4.地价
一方面,商业是利润较高的行业,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收益较高,土地付租能力比其他行业强。经济效益与土地使用成本之间的差额比其他行业高,与其他行业相比,它最有能力使用高地价土地
二、上海徐家汇商业中心
1.下列关于商业中心区位选择的原则,正确的是(D)
A.商业中心以集聚为原则,布局应靠近行政中心
B.商业中心以中心最优为原则,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C.商业中心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布局在市区环路边缘主要干道交叉口四周
D.商业中心以购物方便为原则,布局在居住区内
2.
城市商业中心区位选择的最优原则是(AC)
A.市场最优
B.地形最优
C.交通最优
D.人口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