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检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题号
五
得分
卷面分数
15
30
30
10
15
检测得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叫做(
2.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相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来说,我们处于()状态;相对
于地球以外的物体的来说,我们处于(
状态。
3.在“我的位置在操场正南方约100米处”的描述中是以()为参照物。
4.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和()
来描述。
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图形,我们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大体分为
)和
)两大类。
6.自行车前进时车身运动的方式是(
,车轮的运动是(
7.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
)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8.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
9.参加同一赛跑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用时越少的运动员,说明他的速度()。
10.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快,冲击力(),因此不可高空抛物。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时绝对的。(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以地球以外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白鹭上青天”是诗人相对于白鹭
的位置来说的。()
4.在直升飞机飞行、风车转动、青蛙跳跃这些运动中,只有曲线运动这一种运动
方式。()
1/5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
5.《刻舟求剑》这则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来说是
静止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来说是运动的。(
6.河水的上升、小树的长高、指甲的变长,不属于运动。()
汽车刮雨器、荡秋千、闹钟钟摆这三种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相同的。()
8.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时,主要要考虑时间和距离两个因素。()
9.骑行中的自行车,从整体看自行车的运动方式和从局部看车轮的运动方式是相
同的。()
10.小明和小红到校上课都是步行,小明从家步行到校需要10分钟,小红从家步
行到校需要15分钟,所以小明比小红走得快。()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时候,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则得出的结论是
A.相同的
B.不同的
C.无法确定的
2.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它是运动的。
A.地面上的建筑物
B.与它一起并排飞行的伙伴
C.它口中叼着的小虫
3.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
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
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
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
选的参考系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烟雾
4.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站立中心前止不动,小红在小明西北方向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