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经典题同步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18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经典题同步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5 14:18: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知识点一、戊戌变法运动
1.(2020山东卷·6)1873
(?http:?/??/?www.21cnjy.com?)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B.
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
C.
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D.
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答案】C
【解析】19世纪后期,赖尔关于自然
(?http:?/??/?www.21cnjy.com?)力量逐渐推动地质进化的理论,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欢迎是因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支持和宣传维新思想,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C项正确;
科学阐释了“自然演进规律”,不是强烈要求变革中国社会,实现救亡图存理想的进步思想家关注赖尔理论的主要原因,
A项错误;19世纪后期,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进步思想家欢迎赖尔理论不是为了传播自然科学知识,B项错误;
19世纪后期地质进化理论传入中国,没能动摇恪守古训的陈旧观念,D项错误。21教育网
2.(2018·天津高考·6)据学者研究,晚
(?http:?/??/?www.21cnjy.com?)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21cnjy.com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答案】C
【解析】题干问及的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http:?/??/?www.21cnjy.com?)段,1840年即已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状态,故A项错误;1861年洋务运动存续的35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晚清翻译西方著作数量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它罗列了众多的学者译家和一些外籍传教士,戊戌变法时期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期间也的确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但不是小说翻译少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题干中“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推知外国其他类的作品翻译多,结合1840—1899年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故C项正确;题干分析的是的翻译作品中未大量翻译外国小说,未提及古典小说与其竞争问题,故D项错误。2·1·c·n·j·y
3.(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
(?http:?/??/?www.21cnjy.com?)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
(?http:?/??/?www.21cnjy.com?)前严重,材料严复“煞费苦心”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目的是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故A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倡导反清革命,故B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严复“煞费苦心”的目的是,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
4.(2016·江苏单科
(?http:?/??/?www.21cnjy.com?)·8)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答案】B
【解析】在1897年之前,中国有《昭文新
(?http:?/??/?www.21cnjy.com?)报》、《申报》,严复没有选择中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不能说明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在1897年之前,中国有《昭文新报》、《申报》等,故A项错误,材料“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表明维新派既关注国内大事,也关注国外大事,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提及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没有提及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故C项错误;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国内采访偏重于北方各省,从创办的地点到稿件的来源来看,是在北方,但维新思想的传播,通过报刊对南方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湖南以谭嗣同为首的,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D项错误。www.21-cn-jy.com
5.(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
(?http:?/??/?www.21cnjy.com?)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21·世纪
教育网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答案】C
【解析】甲午战争后,为挽救民
(?http:?/??/?www.21cnjy.com?)族危机,梁启超倡导维新变法,即政治改良,而不是民主革命,故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甲午战后”不符,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意在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改良思潮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而不是甲午战后,故D项错误。
6.(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9)康
(?http:?/??/?www.21cnjy.com?)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答案】C
【解析】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不是为了考据历史,而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
想,其内容不一定具有真实性,故A项错误;《
(?http:?/??/?www.21cnjy.com?)新学伪经考》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不是介绍西方理论,故B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动摇了顽固派反对变法改革的根基,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因而不能被顽固派占主体的清政府所容忍,故C项正确;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没有否定颠覆孔孟儒学,而是利用儒学为其服务,托古改制,故D项错误。21
cnjy
com
7.(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
(?http:?/??/?www.21cnjy.com?)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21
cnjy
com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答案】B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
(?http:?/??/?www.21cnjy.com?)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
8.(2014·海南单科·15)190
(?http:?/??/?www.21cnjy.com?)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答案】D
【解析】革命派此时已经开始革命运动,故A
(?http:?/??/?www.21cnjy.com?)项错误;依据所学,上海是最早开放城市,该说法明显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说明对改革和革命的意见不一,故C项错误;“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说明当时革命思潮不占据主流,改良仍然是主流思潮,故D项正确。
9.(2013·安徽文综·1
(?http:?/??/?www.21cnjy.com?)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材
(?http:?/??/?www.21cnjy.com?)料说变法寄希望于朝廷,是很困难的事,各国的变法都是从民众发起,所以变法要从民众倡导,唤起国民精神,故选A。因为借鉴各国经验所以才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所以排除B。戊戌变法是依靠光绪皇帝发起的,排除C。D史实错误,排除。
10.(2013·天津文综·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
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答案】D
【解析】题干中“不知政治之本原…
(?http:?/??/?www.21cnjy.com?)…而仅摭拾泰西皮毛”这句话表明了此派的观点是认为对方只知道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知道西方强大的根本在于政治制度,这说明了此派已经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要学习西方,这应出自维新派的主张,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11.(2012·四川文综卷·21)
(?http:?/??/?www.21cnjy.com?)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康有为认
(?http:?/??/?www.21cnjy.com?)为法国大革命带“杀戮”的严重后果,致使各国纷纷“行立宪之政”,说明康有为主张改革,因此,B项正确,A项无从反映;C项与题干不符;D项题干能反映,但与题意不符。【版权所有:21教育】
12.(2012·北京文综卷·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
(?http:?/??/?www.21cnjy.com?)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
C.②④⑤
D.③④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
(?http:?/??/?www.21cnjy.com?)材料解读能力。中国近代以来对西方的认识逐步加深,其中题目材料就认识到西方之所以强大,不只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而且发展近代科学技术。①错误,句读应该是在“末”后,“本末”是一个词;③错误,句读应该是在“用”后;⑥错误,句读应该是在末“用”后,“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表明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故选B项。
13.(2012·天津文综··2)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历史史料,解读历
(?http:?/??/?www.21cnjy.com?)史史料的能力。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认为“天圆地方”,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摒弃“天朝”观念,学习西方。本题材料“中国并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14.(2012·上海单科卷·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  )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
【答案】C
【解析】《天演论》宣传的是社会进化论思
(?http:?/??/?www.21cnjy.com?)想;《原富》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宣传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宣传三权分立思想,都涉及社会伦理问题。
15.(2012·海南单科卷
(?http:?/??/?www.21cnjy.com?)·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答案】B
【解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反映
(?http:?/??/?www.21cnjy.com?)的是康有为学说的特点: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因此,B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D项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
16.(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5)《
(?http:?/??/?www.21cnjy.com?)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答案】B
【解析】本题实则考查了百日维新中
(?http:?/??/?www.21cnjy.com?)变法的内容,变法中文化上: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联系本题某历史事件后,各类各级科考得到恢复,经济特科被“停罢”,此事件应指戊戌政变,戊戌政变后各项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被保留,其他全
部被废除,据此本题选B项。C
(?http:?/??/?www.21cnjy.com?)项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涉及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无科举考试相关内容;D项预备立宪是清政府1911年搞的一个骗局,也和科举制无关。
17.(2011·安徽文综·1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答案】C
【解析】“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
(?http:?/??/?www.21cnjy.com?);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体现中体西用的特点,属于洋务派的言论。张之洞强调“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言论表面上是要“新旧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排除A。“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强调中西文化之间只是性质而非程度的差异,由这种性质差异又导出所谓“以中济西”论。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杜亚泉以伧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文章,与陈独秀论战。观点不属于维新派,可排除B。“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属于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的民主与科学(舟车之有两轮),排除D。“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出自严复的言论,关于“中体西用”论,严复说: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而目耳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两亡。”严复借用生物有机论来谈文化结合,认为肢解地学习文化既是与生物有机论相悖的,也是无法实践的,即使实践也是徒劳无功的。换言之,学习西方文化必须破除“中体西用”论设置的樊篱,以全方位的姿态吸取西方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因素。所以符合维新派即重视学习西方技术,也重视学习西方制度的观点,符合题意,故选C。
18.(2011·上海单科·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答案】A
【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是由生产
(?http:?/??/?www.21cnjy.com?)力的进步和阶级斗争来推动的,而不是单纯看竞争来实现的,但《天演论》告诉人们亡国灭种的威胁仍可挽救,这就是强力竞争,通过努力,改变目前弱者的地位,变为强者。故选A。该书未能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排除。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重要思想武器,而不是革命派,排除。该书出于1897年,比林则徐、魏源介绍西方的著作要迟很多,不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排除。
19.(2011·上海单科·31)有人说
(?http:?/??/?www.21cnjy.com?):“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答案】B
【解析】从关键句“假如康氏的谨
(?http:?/??/?www.21cnjy.com?)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说明作者认为谨慎是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是导致改革拖后十三年并失去最佳时机的关键,否则“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所以作者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总之,作者批判康有为过于谨慎的性格是导致改革失败的原因,最佳时机应该在1985年中法战争胜利后就进行,而不应该放到1898年中国在经历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时再改革,这时候中国国力进一步削弱,不是改革的最佳时期,也是导致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故选B项。A、C两项未能体现作者的意图,排除;D项理解错误,作者批判康有为谨慎的性格,排除。
知识点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20.(2015·四川文综·5)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
(?http:?/??/?www.21cnjy.com?/??)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答案】D
【解析】第一鸦片战争战败后,中
(?http:?/??/?www.21cnjy.com?)英签署了《南京条约》,而图片显示的侵略国家不只英国,故A项错误;中国西南门户被迫开放是中法战争的结果,而图片显示的侵略国家不只法国,故B项错误;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而图片显示的侵略国家不只日本,故C项错误;结合图片有美、英、日、法的国旗,明显显示的侵略国家包括英、法、美、日等国,可知这次“战事”应该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结束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故D项正确。2-1-c-n-j-y
21.(2012·重庆文综卷·16)法国政府
(?http:?/??/?www.21cnjy.com?)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此题难度不大,识记层次。关键信息:
(?http:?/??/?www.21cnjy.com?)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题干核心内容对应《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内容。【来源:21cnj
y.co
m】
22.(2011·北京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http:?/??/?www.21cnjy.com?/??)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http:?/??/?www.21cnjy.com?)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面对民族危
(?http:?/??/?www.21cnjy.com?)机,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体现了盲目排外的色彩。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从题干材料可以得出作者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
23.(2011·全国新课标文
(?http:?/??/?www.21cnjy.com?)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B
【解析】《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
(?http:?/??/?www.21cnjy.com?)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故选B项。
综合题
24.(2018·天津高考·13)(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受法
(?http:?/??/?www.21cnjy.com?)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
(?http:?/??/?www.21cnjy.com?)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材料三
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
(?http:?/??/?www.21cnjy.com?)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5分)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4分)
(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
【答案】(1)态度: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原因: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
(2)分析: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
(?http:?/??/?www.21cnjy.com?)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
(3)评价:不准确。
理由: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定;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肯定。
(4)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
(?http:?/??/?www.21cnjy.com?)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
【解析】(1)第一小问态度,据材料一中“公
(?http:?/??/?www.21cnjy.com?)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得出答案: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据材料二中“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得出答案: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中的出处“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并结合所学——戊戌变法的背景,得出答案: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据材料二中的出处“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并结合所学——一战、新文化运动,得出答案: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
(2)据第一小题的态度答
(?http:?/??/?www.21cnjy.com?)案——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结合1918年近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为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得出答案: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
(3)第一小问评价,据第
(?http:?/??/?www.21cnjy.com?)一小题的答案——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据材料三中“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得出答案:不准确;第二小问理由:比对材料一中“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并据材料三中“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得出答案: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定;比对材料二中“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并据材料三中“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得出答案: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肯定。
(4)对于任何一个历史现象,包括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坚持两分法,从而得出答案:中国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
(?http:?/??/?www.21cnjy.com?)反思;再结合目前的习总书记的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严复对传统文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看法,得出答案: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
25.(2016·海南单科·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896年,梁启超曾说
(?http:?/??/?www.21cnjy.com?),“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人视之,已为陈言矣”。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出处:21教育名师】
——据《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6?分)
【答案】(1)认识:西方科技较中国发达,思想、学术成果丰硕;须大量引进西学;应不断吸取西学的最新成果。(6分)www-2-1-cnjy-com
(2)意义:推动西学传播;促进思想启蒙和社会观念转变;为戊戌变法做舆论准备。(6分)
【解析】(1)由材料“今以西人声光、化
(?http:?/??/?www.21cnjy.com?)电、农矿、工商诸学,……相去几何矣”可得出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发达,由材料“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可得出主张引进西学,由材料“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可得出主张学习最新成果。
(2)由第一小题梁启超的认识可以推导出可能影响,并联系梁启超所进行的政治活动就可以得出结论。
26.(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
(?http:?/??/?www.21cnjy.com?)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
(?http:?/??/?www.21cnjy.com?)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答案】(2)共通: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8分)
(3)态度: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7分)
【解析】(2)从理论来源看,他们都主张回归孔子孟子所编定原典,从中探寻儒学的精
神实质,都认为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导致儒学传道的断绝;从目的看,他们的认识都是为现实服务,韩愈是为了复兴儒学,康有为是为变法制造理论依据。
(3)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应该历史的、辩证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7.(2012·山东文综·2
(?http:?/??/?www.21cnjy.com?)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
(?http:?/??/?www.21cnjy.com?)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21·cn·jy·com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8分)
【答案】(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
(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http:?/??/?www.21cnjy.com?)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解析】(1)材料一严复早期经历的大
(?http:?/??/?www.21cnjy.com?)背景是鸦片战争后,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伴随着西学东渐,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严复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与洋务运动创办兴办新式教育有关,他在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的经历与洋务运动创建海军有关。
(2)严复主张“则及今而图自
(?http:?/??/?www.21cnjy.com?)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治标”即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增强军事实力,“治本”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治标”是他与洋务派的相同点,“治本”是他与洋务派的不同点。
(3)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
(?http:?/??/?www.21cnjy.com?)实现的客观原因从以下方面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清政府的腐朽和固执成为改革的阻力,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改革者实力不足。
28.(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
(?http:?/??/?www.21cnjy.com?)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解析】(1)根据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
(?http:?/??/?www.21cnjy.com?)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自身认识的转变,“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与君主立宪比较,皇权比较大由此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和减少变法的阻力等。
(2)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
(?http:?/??/?www.21cnjy.com?)定全规”可得出它是变法的核心机构,“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其是维护皇帝权威的,“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可见其运行有议院的性质等。
29.(2018·江苏高考·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
(?http:?/??/?www.21cnjy.com?)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
(?http:?/??/?www.21cnjy.com?)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5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解析】(1)背景,据材料一
(?http:?/??/?www.21cnjy.com?)中“戊戌变法时期”得出维新派要求变法,据材料一中“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得出科举制存在弊端,据材料一中“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得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结合所学得出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即可。
(2)简评,据材料一中“会涌
(?http:?/??/?www.21cnjy.com?)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思想解放,据材料一中“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得出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据材料二“废八股,改试策论”“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
结合所学得出打击了旧学,据材料二“兼及五洲各国政艺”
结合所学得出传播了新学,据材料二“如《三场要诀》之类”得出改革不彻底。
30.(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
(?http:?/??/?www.21cnjy.com?)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
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
(?http:?/??/?www.21cnjy.com?)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7分)
【答案】(1)措施: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颁布变法诏书;重用维新派人士;抵制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8分)
(2)评价:变法的最高领导者,推动变法实施;争取慈禧太后支持并有所抗争;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7分)
【解析】(1)从材料中“光绪帝
(?http:?/??/?www.21cnjy.com?)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可知采取的措施是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从“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可知采取的错误是颁布变法诏书;从“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可知采取措施是抵制顽固势力的阻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采取了重用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的措施。
(2)评价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故应结合光绪帝的相关史实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加以评价即可。
31.(2014·山东文综·46)(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
(?http:?/??/?www.21cnjy.com?)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分)
【答案】(1)相同: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解析】(1)从材料一中
(?http:?/??/?www.21cnjy.com?)“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及“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非变法也”等信息去概括共同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从材料二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
(?http:?/??/?www.21cnjy.com?)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及也
“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制度统治视角分析作答。
严复翻译的西学著作
《天演论》
《原富》
《法意》
《群己权界论》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知识点一、戊戌变法运动
1.(2020山东卷·6)1873年,华蘅
(?http:?/??/?www.21cnjy.com?)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B.
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
C.
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D.
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2.(2018·天津高考·6)据
(?http:?/??/?www.21cnjy.com?)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21cnjy.com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3.(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
(?http:?/??/?www.21cnjy.com?)考·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4.(2016·江苏单科·8)18
(?http:?/??/?www.21cnjy.com?)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5.(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8
(?http:?/??/?www.21cnjy.com?))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www.21-cn-jy.com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6.(2015·新课标全国Ⅱ
(?http:?/??/?www.21cnjy.com?)卷文综·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2·1·c·n·j·y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7.(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
(?http:?/??/?www.21cnjy.com?))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8.(2014·海南单科·15)1900
(?http:?/??/?www.21cnjy.com?)~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出处:21教育名师】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9.(2013·安徽文综·13)梁启
(?http:?/??/?www.21cnjy.com?)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10.(2013·天津文综·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
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11.(2012·四川文综卷·21)189
(?http:?/??/?www.21cnjy.com?)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12.(2012·北京文综卷·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
(?http:?/??/?www.21cnjy.com?)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
C.②④⑤
D.③④⑦
13.(2012·天津文综··2)戊戌变
(?http:?/??/?www.21cnjy.com?)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14.(2012·上海单科卷·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  )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
15.(2012·海南单科卷·
(?http:?/??/?www.21cnjy.com?)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21
cnjy
com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16.(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
(?http:?/??/?www.21cnjy.com?)15)《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17.(2011·安徽文综·1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18.(2011·上海单科·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19.(2011·上海单科·31)有人
(?http:?/??/?www.21cnjy.com?)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21·世纪
教育网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知识点二、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20.(2015·四川文综·5)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
(?http:?/??/?www.21cnjy.com?)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21.(2012·重庆文综卷·16)法国政府
(?http:?/??/?www.21cnjy.com?)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2.(2011·北京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http:?/??/?www.21cnjy.com?)【版权所有:21教育】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23.(2011·全国新课标文
(?http:?/??/?www.21cnjy.com?)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综合题
24.(2018·天津高考·13)(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受法则必
(?http:?/??/?www.21cnjy.com?)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
(?http:?/??/?www.21cnjy.com?)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材料三
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
(?http:?/??/?www.21cnjy.com?)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5分)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4分)
(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
25.(2016·海南单科·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896年,梁启超曾说
(?http:?/??/?www.21cnjy.com?),“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人视之,已为陈言矣”。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
——据《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6?分)
26.(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
(?http:?/??/?www.21cnjy.com?)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
(?http:?/??/?www.21cnjy.com?)》《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27.(2012·山东文综
(?http:?/??/?www.21cnjy.com?)·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
(?http:?/??/?www.21cnjy.com?)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21教育网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8分)
28.(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
(?http:?/??/?www.21cnjy.com?)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www-2-1-cnjy-com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29.(2018·江苏高考·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
(?http:?/??/?www.21cnjy.com?)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2-1-c-n-j-y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
(?http:?/??/?www.21cnjy.com?)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来源:21cnj
y.co
m】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5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
30.(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
(?http:?/??/?www.21cnjy.com?)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21
cnjy
com
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
(?http:?/??/?www.21cnjy.com?)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7分)
31.(2014·山东文综·46)(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
(?http:?/??/?www.21cnjy.com?)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21·cn·jy·com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分)
严复翻译的西学著作
《天演论》
《原富》
《法意》
《群己权界论》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