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
【学习内容】
专栏:解读GIS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GIS的含义、基本功能、特点。
2.结合实例和相关软件,初步掌握GIS的基本功能。
3.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1.结合实例说明GIS的基本功能。
2.结合实例和相关软件,初步掌握GIS的基本功能。
【学习过程】
一、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简称GIS,是一种以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和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组成
(1)硬件:计算机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传输设备、储存设备
(2)软件:内容:包括数据输入与编辑、数据管理、数据操作、数据显示与输出;
功能:提供存储、分析、显示地理数据的功能。
(3)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如地形、地貌、地质数据等)和专题数据(如规划、房地产、交通、环保、公用事业数据等)。
(4)人员:包括从事GIS系统开发的专业人员和使用GIS完成工作的用户。
(5)应用模型: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专业程式。如人口扩散、商业选址、路径分析等模型。
3.GIS的特征
二、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1.应用领域:目前,GIS广泛应用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2.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典型应用
3.GIS与城市管理:
(1)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设计、工程选址、城市管理、辅助决策;
(2)基础设施管理: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
(3)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
(4)生态环境管理: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
讨论
1.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是什么?
答: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看表现为计算机硬件系统,但其内涵却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成的地理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
2.是否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课题都可以用GIS进行研究?
答: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信息系统的区别是GIS所采集的信息是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和动态变化规律的,因此,不反映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的有关课题,一般不用GIS进行研究。
3.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分析哪些全球性环境问题?
答:热带雨林破坏、酸雨、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等
4.GIS在进行病人急救过程中可提供哪些服务?
答:快速锁定病人的位置;搜寻距离病人最近的医院和救护车;提供救护车最佳行车路线,以赢得抢救时间等。
知识拓展
怎样理解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我们可以理解为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信息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而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发展和完善,除了具备地图的基本功能外,还有地图没有的很多功能。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
1.GIS的全称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文字处理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
2.下列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的是( )
①计算机②程序③扫描仪④工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哪5个部分( )
A.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应用模型 B.电脑、软件、数据、人员、应用模型
C.计算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机 D.硬件、软件、数据、文字、应用模型
4.地理信息系统( )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
C.是地图绘制系统 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5.比传统地图高明的是,地理信息系统能通过了解某地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该地物的( )
A.发展趋势 B.地理位置的变化 C.历史意义 D.区位特征
6.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于(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C 3.A 4.D 5.A 6.A
地理信息技术
【学习内容】
空中的眼睛——遥感(RS)
【学习目标】
1.了解遥感概念。
2.了解遥感技术的构成。
3.了解遥感的原理
【学习重难点】
1.了解遥感概念。
2.了解遥感技术的构成。
【学习过程】
1.什么是遥感?
从遥远的地方探测物体。
2.遥感技术的构成有哪些?
(1)遥感对象。
(2)传感器
(3)信息传播媒介
(4)遥感平台
(5)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
3.遥感原理
4.遥感与西藏“资源走廊”
借助遥感技术,我国地质工作者在西藏北部发现了一条蕴藏着丰富的金、铜等矿藏的“资源走廊”。
练习:
1.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化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下列技术,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B)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电子通信技术
解析:
遥感技术应用的关键是靠安装在航空或航天器上的传感器,接收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
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是(A)
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
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
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的工作首先要录入信息数据,对此信息数据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进行处理,形成数据库,按一定规划对所研究的局部进行分析(即空间分析),形成成果,然后以专业的图件、数字等形式表达出来,应用于其他研究。
3.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B)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4.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C)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RS) D.决策支持系统(DSS)
5.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A)
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 D.X射线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材料二 截止到2010年,中国将建成覆盖全亚洲的北斗导航系统,这样将会呈现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洲“伽利略”齐聚太空的格局。
摄取月面图像信号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试述这种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案:RS
原理: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应用领域: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等。
地理信息技术
【学习内容】
测量的革命-全球定位系统(GPS)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定位系统。
2.分析GPS的工作原理。
3.了解GPS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难点】
1.分析GPS的工作原理。
2.了解GPS的应用价值。
【学习过程】。
1.什么是全球定位系统?
是指利用卫星技术,实时提供全天候、全球性定位服务的系统。
2.GPS的工作原理
GPS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的描述为:运行在天空的卫星内部装有高精度的院子钟,并且有随时可更新的数据库,他记录着自己和其他GPS卫星的位置。
3.GPS的应用价值
GPS在军事、大地测量、城市规划、交通、旅游、探矿、地壳运动监测和地震预防、海洋学、冰川学、气象学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
在大地测量方面,以往科学家估测板块每年移动数厘米,听起来如同神话,令人难以置信,原因是无法验证。如今利用GPS,就可以测量出板块移动的精确距离,从而使板块学说从假说走向科学。
在大气科学方面,以GPS卫星轨道和GPS接收站的坐标为基础,可以用接收到的受电离层影响的GPS无线电信号来解析大气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同样,接收到的受大气折射影响的GPS无线电信号可以用来测定大气中的水分含量。
在野外勘探和考察中,利用GPS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勘探和考察的位置,大大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巩固练习】
1.全球定位系统简称( )
A.RS
B.GDP
C.GIS
D.GPS
2.下列不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的是( )
A.精确度较小
B.高精度
C.自动测量
D.全天候
3.GPS用于静态定位时,精度可达(A)。
A.毫米级
B.厘米级
C.分米级
D.微米级
4.在大地测量方面,以往科学家估测板块每年移动数厘米,听起来如同神话,令人难以置信,原因是无法验证。如今利用 ,就可以测量出板块移动的 ,从而使板块学说从假说走向科学。
答案:GPS
精确距离
5.在野外勘探和考察中,利用 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勘探和考察的 ,大大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答案:GPS
位置
6.在大气科学方面,以GPS卫星轨道和GPS接收站的坐标为基础,可以用接收到的受电离层影响的GPS无线电信号来解析大气电离层的 。同样,接收到的受大气折射影响的GPS无线电信号可以用来测定大气中的 。
答案;电子浓度
水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