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1认识氧气的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1认识氧气的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15 15:4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氧气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学习内容分为“认识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两部分,其中“认识氧气的性质”又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课程内容切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学习“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21%,是能够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中也已知道氧气是人类、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除此之外,“氧气还是一种怎样的气体”正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氧气的心理需求和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能描述木炭、,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铁丝、硫、磷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能判断化合反应的类型.,了解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及生活中的实例。
(4)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2)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既把握知识规律,又把握知识的应用规律,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体验和增强学习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
教学难点:氧气的性质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1、氧气物理性质的教学:因其知识点在课本上有比较直观地呈现,故而在教学时,可放手交给学生自学总结,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和空气的不同。将点拨放在引领学生利用气体的物理性质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及盛有气体的集气瓶在空气中的放置方法,学以致用,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拓展知识,形成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2、氧气化学性质的教学:改教师验证性实验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在问题引领下,学生尽快提出了实验方案,并预设了实验现象,促进了学生的广泛参与。经对比试验探究,得出结论,论证猜想,使学生得以成功的体验。教师先演示实验,学生后探究实验,完成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的效果会更好。
六、教学流程设计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媒体播放:养鱼工人开动机器把养鱼池中的水扬向空中,水又掉落回养鱼池,如此循环往复。问:同学们知道工人这样做的目的吗?
(思考、交流、发表见解。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将化学与生活、生产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关于氧气,我们还知道些什么?
(交流讨论,发表见解。
发掘学生现有知识。)
[提出问题]氧气还有哪些我们未知的性质和用途呢?
(思考
刺激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习欲望。)
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氧气
观察、描述氧气的色、态。从化学视角认识物质、感悟认识物质的一般顺序。
演示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模仿老师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学习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给学生讲解密度的相关知识。
(记录
认识化学学科所使用的密度的单位。)
[提出问题]你可以设计实验证明水中溶解有氧气吗?
(点评学生的设计方案。
思考、交流、叙述自己或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媒体播放液态氧、固态氧的录像。
(观看
用事实说明氧气也存在液态和固态。)
指导学生小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归纳小结、叙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化学性质
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
(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让他们初步学会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科学方法。)
教师将学生发言记录于黑板上。
(各小组选派代表叙述本小组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小组成员归纳整理得出的结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
参与学生讨论
(对各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依据氧气的性质,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讨论氧气的用途。
(交流、讨论、叙述氧气的用途。
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讨论]
1、从反应前的物质生成、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思考磷、硫、铁与氧气反应的特征。
2、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说明:在此学生回答的特征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均应鼓励,必要时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物、生成物种类上分析得出结论。
[引出并板书]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及缓慢氧化的概念,氧气在这些反应中体现氧化性。
[看课本]
思考讨论得结论(防止生成的热的四氧化三铁融化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阅读课本P35中间一自然段
分组讨论思考归纳总结、整理,
答案:
1、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
2、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培养使用课本的习惯。培养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
1.
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
总结板书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结论.
问题探究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
师生讨论归纳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1、2、5
七、教学特色
氧气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化学性质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蜡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它们分别在空气中燃烧情况作一对比,从而分析其原因,验证其生成物,使学生能从实验中得出结论,找出物质相互间的反应规律,最后总结出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才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节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威力,而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又富有很强的吸引力,它能够激起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并用它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强烈欲望,产生一种艺术享受,使学习化学兴趣更浓,更持久。作为人梯的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去改革创新,一步一个脚印的勇于攀登科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