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上《物质的密度》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4.3物质的密度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上第4章第3节的内容,《物质的密度》共分3课时,我们今天讲的第三课时是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测量物面的密理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
教师应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设计、数据记录与得出结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训练。由于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但本实验又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正确地记录数据并得出结果,因此,在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例如,需要测出哪些量?需要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和器材?用什么办法来测量?以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明确实验的目的、知道实验的原理,并在实验设计中,会选择实验器材,明白实验的步骤,能及时正确地将采集的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最后得出结果。实验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掌握各组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交流反馈。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2.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核心素养科学观念: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中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通过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掌握实验步骤,进一步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规范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
1.学会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2.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
测量固体和液体体积以及密度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
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那么,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如何测量?有哪些方法呢?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测量,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棱长、直径等,再利用公式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体积的测量,可以借助排水法或沉坠法测出物体的体积。
学生思考回答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如何测量?有哪些方法?
温故而知新为下面的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讲授新课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目标(1)巩固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巩固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2)学习依据密度公式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实验一:测量石块密度1.实验原理根据?=?/?
,要测量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1)用天平或其它测质量的工具测出物体的质量;(2)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出或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就可以计算这种物质的密度。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石块、水、细线。思考讨论:小石块的质量我们可以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测量呢?出示图片:排水法参考答案:小石块属于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固体,所以可以借助量筒和水用排水法测出小石块的体积。V1:水的体积;V2固体和水的总体积,
V石=V2-V13.
实验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②如图所示,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
,填入表中;③如图所示,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填入表中;④如图所示,将待测固体用细线拴住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填入表中;⑤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ρ=
记录表石块的质量
m/g水的体积V0/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总/cm3石块的体积V/cm3石块的密度ρ/kg·m-3604872242.5思考讨论:在实验中能先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再将固体放在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吗?参考答案:不能,若实验中先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再将固体放在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则因为固体上带有水,会使质量的测量结果偏大,致使计算出的密度值偏大。4.误差分析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不仅包含固体和水的体积,还包含浸在水中的细线的体积,所以测量的结果会略微偏大,计算出的密度会略偏小。实验二:测量盐水的密度1.实验原理:ρ
=m/v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用公式ρ
=m/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盐水)3.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②在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盐水,读出体积为V,填入表中;③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填入表中;④测出烧杯加盐水后总质量为m2填入表中。记录表盐水的体积
V(立方厘米)烧杯的质量
m1(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2
(克)盐水的质量
m(克)盐水的密度
ρ(克
/
立方厘米)405094441.14误差分析则在这个方案中,将量筒内的液体倒入烧杯内时,总有部分液体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无法倒出,使测出的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偏小,即测出的液体的质量偏小,由可知,计算出的液体的密度偏小。思考讨论:如果要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度,应当对上述实验方法做怎样的改进?参考答案:由于小木块的密度比水小,在水中会漂浮所以可采用压针法或沉坠法让小木块完全浸入水中,再用排水法测出木块的体积,从而计算出木块的密度。(1)压针法测小木块的密度的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
。③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④用一细长针刺入小木块并用力将其压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体积V2
;⑤小木块的体积V=
V2
-
V1
(由于针很细,它排开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⑥利用ρ
=m/v求出小木块的密度。(2)沉坠法测小木块的密度的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
。③将小木块和能沉入水中的重物用细线拴在一起,用手提着小木块上方的细线,只将能沉入水中的重物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体积V1
;(重物在下,待测固体在上)④将待测固体和重物一起浸没水中,读出体积V2
;⑤被测固体的体积V=V2-V1
。⑥利用ρ
=m/v求出小木块的密度。课堂练习1、小刚同学在实验室用天平测某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g,接着测出石块体积为20cm3,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kg/m3。答案:52.2;2.61×1032.一个杯里装有200
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
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_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05 不变3.
没有其他的仪器,只有量筒,要量出0.1?kg煤油(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正确的量法是(????)A.
用量筒量出100mL?????????????B.
用量筒量出200mL?????????????
?
C.
用量筒量出125mL?????????????D.
用量筒量出275mL?????????????【答案】C4.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A.
只能是(1)
B.
可以是(2)或(4)
C.
只能是(3)
D.
每一步都不能省去
【答案】B5.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A.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
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
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答案】B6.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石块的质量是46.8
g
B.
石块的体积是18
cm3
C.
石块的密度是2.6×103
kg/m3
D.
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答案】D
阅读课文了解实验目标学生说出实验原理和器材学生思考讨论阅读了解实验步骤并动手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阅读了解实验步骤并动手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学生思考讨论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度,应当对上述实验方法做怎样的改进?学生练习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实验原理为下面实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重温排水法测体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巩固本节的知识
课堂小结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1.
测量原理ρ=
2.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3.
测量仪器测质量:
天平测体积:量筒和烧杯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实验一:测量石块密度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石块、水、细线。3.实验步骤实验二:测量盐水的密度1.实验原理:ρ
=m/v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盐水)3.实验步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物质的密度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
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那么,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如何测量?有哪些方法呢?
参考答案: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测量,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棱长、直径等,再利用公式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体积的测量,可以排水法或沉坠法等测固体体积。
新知讲解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实验
目标
(1)巩固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巩固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2)学习依据密度公式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新知讲解
实验一:测量石块密度
1.实验原理
根据?=?/?
,要测量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1)用天平或其它测质量的工具测出物体的质量;
(2)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出或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就可以计算这种物质的密度。
2.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石块、水、细线。
新知讲解
思考讨论:小石块的质量我们可以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测量呢?
参考答案:小石块属于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固体,所以可以借助量筒和水用排水法测出小石块的体积。
V1:水的体积;V2固体和水的总体积。
100
20
40
60
80
mL
V1
100
20
40
60
80
mL
V2
V石=V2-V1
排水法
新知讲解
3.
实验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②如图所示,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
,填入表中;
新知讲解
③如图甲所示,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填入表中;
⑤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ρ=
④如图乙所示,将待测固体用细线拴住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填入表中;
100
20
40
60
80
mL
V1
甲
100
20
40
60
80
mL
V2
乙
新知讲解
石块的质
量
m/g
水的体积V0/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总/cm3
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
度ρ/kg·m-3
48
72
24
60
2.5
记录表
新知讲解
思考讨论:在实验中能先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再将固体放在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吗?
参考答案:不能,若实验中先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再将固体放在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则因为固体上带有水,会使质量的测量结果偏大,致使计算出的密度值偏大。
新知讲解
4.误差分析
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不仅包含固体和水的体积,还包含浸在水中的细线的体积,所以测量的结果会略微偏大,计算出的密度会略偏小。
100
20
40
60
80
mL
V2
新知讲解
实验二: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
=m/v
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用公式ρ
=m/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2.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盐水)
3.实验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新知讲解
②在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盐水,读出体积为V,填入表中;
③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填入表中;
④测出烧杯加盐水后总质量为m2填入表中。
新知讲解
记录表
盐水的体积
V(立方厘米)
烧杯的质量
m1(克)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2
(克)
盐水的质量
m(克)
盐水的密度
ρ(克
/
立方厘米)
1.1
40
50
94
44
新知讲解
4.误差分析
则在这个方案中,将量筒内的液体倒入烧杯内时,总有部分液体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无法倒出,使测出的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偏小,即测出的液体的质量偏小,由
可知,计算出的液体的密度偏小。
新知讲解
思考讨论:如果要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度,应当对上述实验方法做怎样的改进?
参考答案:由于小木块的密度比水小,在水中会漂浮所以可采用压针法或沉坠法让小木块完全浸入水中,再用排水法测出木块的体积,从而计算出木块的密度。
(1)压针法测小木块的密度的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新知讲解
②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
。
③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
④用一细长针刺入小木块并用力将其压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体积V2
;
⑤小木块的体积V=
V2
-
V1
(由于针很细,它排开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⑥利用ρ=m/v求出小木块的密度。
针压法
新知讲解
(2)沉坠法测小木块的密度的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
。
③将小木块和能沉入水中的重物用细线拴在一起,用手提着小木块上方的细线,只将能沉入水中的重物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体积V1
;(重物在下,待测固体在上)
新知讲解
④将待测固体和重物一起浸没水中,读出体积V2
;
⑤被测固体的体积V=V2-V1
。
⑥利用ρ
=m/v求出小木块的密度。
课堂练习
1、小刚同学在实验室用天平测某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g,接着测出石块体积为20cm3,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kg/m3。
52.2
2.61×103
50g
课堂练习
2.一个杯里装有200
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
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_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5
不变
课堂练习
3.
没有其他的仪器,只有量筒,要量出0.1?kg
煤油(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
A.
用量筒量出100mL?????????????
B.
用量筒量出200mL?????????????
C.
用量筒量出125mL?????????????
D.
用量筒量出275mL?????????????
C
课堂练习
4.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
只能是(1)
B.
可以是(2)或(4)
C.
只能是(3)
D.
每一步都不能省去
B
课堂练习
5.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
A.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B.
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
?C.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D.
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B
课堂练习
6.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石块的质量是46.8
g
B.
石块的体积是18
cm3
C.
石块的密度是2.6×103
kg/m3
D.
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甲
乙
D
课堂总结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测量原理ρ=
测量仪器
测质量:
天平
测体积:量筒和烧杯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
板书设计
一、实验一:测量石块密度
1.实验原理:
?=?/?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石块、水、细线。
3.实验步骤
实验二: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
=m/v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盐水)
3.实验步骤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物质的密度
第3课时导学案
课题
4.3物质的密度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2.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掌握实验步骤,进一步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规范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2.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测量固体和液体体积
【导学方法】
知识点总结,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
测量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_______,测量液体的体积用_____________2.
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体积的测量,用_____________测出物体的体积。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
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如何测量呢?有哪些方法呢?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测量,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棱长、直径等,再利用公式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体积的测量,可以借助排水法或沉坠法测出物体的体积。
【合作探究】
实验一:测量石块密度度1.实验原理根据__________
,要测量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物质的____和____。(1)用__________或其它测质量的工具测出物体的质量;(2)用__________或量杯直接测出或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就可以计算这种物质的密度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石块、水、细线。3.
思考讨论:小石块的质量我们可以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测量呢?4.
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放在____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_______;②用_________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③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_________;④将待测固体用细线拴住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_________的总体积V2,;⑤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____5.
思考讨论:在实验中能先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再将固体放在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吗?6.归纳总结实验中的误差: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不仅包含固体和水的体积,还包含浸在水中的________的体积,所以测量的结果会略微______,计算出的密度会略________。实验二:测量盐水的密度1.
实验原理:_______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烧杯、待测液体(盐水)3.思考讨论:小石块的质量我们可以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测量呢?4.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②在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______,读出________;③测出_________为m1填入表中;④测出______________为m2填入表中。5.归纳总结:则在这个方案中,将量筒内的液体倒入烧杯内时,总有部分液体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无法倒出,使测出的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偏小,即测出的液体的质量偏小,由可知,计算出的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_____。6.思考讨论:如果要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度,应当对上述实验方法做怎样的改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测量原理:
ρ=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测质量:
天平
测量仪器
测体积:量筒和烧杯
【课堂练习】
1.
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航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_____cm3接着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kg/m3.
?
2.在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没有必要的是( )A.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B.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C.测此时量筒和酱油的总质量D.测倒出酱油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3、为了测出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g?????????????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kg/m3?????????????5.
为了帮助家人用盐水选种,小天从实验室借来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测量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螺母向______移动;(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3)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天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6?g,则小天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天平;量筒
2.
排水法
合作探究:
实验一:测量石块密度度
1.
?=?/?;质量;体积(1)天平;量筒(2)量筒
3.小石块属于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固体,所以可以借助量筒和水用排水法测出小石块的体积。
4.
①水平;
平衡②天平③水的体积④小石块和水⑤ρ=
5.
参考答案:不能,若实验中先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再将固体放在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则因为固体上带有水,会使质量的测量结果偏大,致使计算出的密度值偏大。
6.
细线;偏大;偏小
实验二:测量盐水的密度
1.
ρ=m/v
2.
天平;
量筒3.参考答案:小石块属于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固体,所以可以借助量筒和水用排水法测出小石块的体积。
4.
②盐水;
盐水的体积③空烧杯质量④烧杯加入盐水后总质量
5.
偏小
6.
参考答案:由于小木块的密度比水小,在水中会漂浮所以可采用压针法或沉坠法让小木块完全浸入水中,再用排水法测出木块的体积,从而计算出木块的密度
课堂练习:
1.
30;
63;
1.1×103
2.
C
3.
A
4.A
5.
(1)右
【解析】由图甲知,指针向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69.6
【解析】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故物体质量为50?g+10?g+5?g+4.6?g=69.6?g;
(3)1.1
【解析】盐水的密度ρ===1.1?g/cm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