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
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
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金属铜能导电
C.
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词汇.其中的颜色不是用来描述相关物质真实颜色的是
A.
蓝色晶体
B.
绿色食品
C.
黑色粉末
D.
银白色金属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
B.
酒精能燃烧
C.
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
D.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需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
白醋和水
B.
铜和铝
C.
食盐和蔗糖
D.
煤末和黑火药
下列表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B.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C.
一氧化碳有剧毒
D.
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葡萄酿成酒
B.
木炭燃烧变成灰烬
C.
轮胎爆炸
D.
爆竹爆炸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丝弯曲
B.
汽油挥发
C.
铁生锈
D.
冰雪融化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
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B.
氮气用于制造超低温环境
C.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D.
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下列物质在通常状况下为白色固体的是
A.
四氧化三铁
B.
氧化镁
C.
二氧化硫
D.
碱式碳酸铜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请用序号填空:
食物腐烂;
石蜡点燃后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氧气可用作火箭推进剂的助燃剂;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
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______;
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属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属于物质用途的是______。
金属铱通常状况下,是银白色固体,熔点为,沸点,密度克厘米?金属铱硬而脆,很难进行机械加工,但在高温下可压成薄片和拉成细丝.铱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块状金属铱在空气中加热时会形成二氧化铱薄膜.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金属铱的物理性质:
______
.
金属铱的化学性质:
______
.
常用的食糖是
______
色
______
体,有
______
味,这属于
______
性质.把食糖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食糖,这主要是
______
变化.如果把食糖放在铁锅中加热,会逐渐变成
______
体,这是食糖发生了
______
变化,继续加热食糖逐渐变成了
______
色的炭,这是食糖发生了
______
变化.
三、实验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物理性质:
______
;
化学性质:
______
;
用途:
______
.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趁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以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物理性质: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
用途:______.
由氧气转化为臭氧发生的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
答案和解析
1.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引起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煤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2.D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描述的是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属铜能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3.B
解:A、蓝色晶体是指晶体物质呈现的真实颜色,故选项错误;
B、绿色食品是指环保无污染的食品,与食品真实颜色无关,故选项正确;
C、黑色粉末是指固体呈现的真实颜色,与物质颜色有关,故选项错误;
D、银白色金属是物质的真实颜色,故选项错误;
4.B
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干冰易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酒精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酒精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属于物质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是物质的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5.D
A、白醋有酸味,水无味,可以根据物理性质区别,故A错误;
B、铜是红色的,铝是银白色的,可以根据物理性质区别,故B错误;
C、食盐有咸味,蔗糖有甜味,可以根据物理性质区别,故C错误;
D、煤末和黑火药都是黑色固体,没有味道,都难溶于水,不能根据物理性质区分;煤能够燃烧,黑火药能够爆炸,需要根据化学性质来鉴别,故D正确。
6.A
解: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正确;
B、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一氧化碳有剧毒,是利用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
D、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
7.C
解:A、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轮胎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8.C
解:A、铁丝弯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9.C
解:液氮气化会吸收大量的热,在低温下制造超导环境,所以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不合题意;
B.液氮气化会吸收大量的热,在低温下制造超导环境,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不合题意;
C.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够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制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不合题意。
故选:C。
10.B
解:A、四氧化三铁属于黑色固体,故A错;
B、氧化镁是白色固体,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常温下是无色气体,故C错;
D、碱式碳酸铜是绿色固体,故D错。
11.C
解:食品充氮防腐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叶脉书签的制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做化工原料,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用石油制柴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故选:C。
12.d?
b?
a?
c
解: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故答案为:d;
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石蜡点燃后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b;
属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是:食物腐烂;故答案为:a;
属于物质用途的是:氧气可用作火箭推进剂的助燃剂;故答案为: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
13.银白色固体,熔点,密度硬度大,高温时有良好的延展性,;常温时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加热可与反应
解:金属铱通常情况下是银白色固体,熔点,密度硬度大,高温时有良好的延展性,以上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由题意可知,金属铱常温时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加热可与反应,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为:银白色固体,熔点,密度硬度大,高温时有良好的延展性;常温时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加热可与反应.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14.白;固;甜;物理;物理;液;物理;黑;化学
解:砂糖是一种白色的固体,有甜味,这些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砂糖的物理性质;砂糖在水中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把砂糖放在铁锅中加热,会逐渐变成液体,此时只是砂糖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再继续加热,砂糖逐渐变成黑色,此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白;固;甜;物理;物理;液;物理;黑;化学.
15.是淡蓝色气体;具有强氧化性;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等
解:臭氧是淡蓝色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臭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等.
故答案为:是淡蓝色气体;具有强氧化性;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等.
16.臭氧是淡蓝色气体
?
强氧化性
?
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
化学
?
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解: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故物理性质是:臭氧是淡蓝色气体.
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毒性等,故其化学性质是臭氧的强氧化性.故填:强氧化性.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臭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另外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故填: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臭氧和氧气不是同一种物质,因此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二氧化碳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故填: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