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课题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准确表述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和没有实数根;
2.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数学思考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问题解决
能够从函数解析式的角度分析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从函数图象的角度分析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
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难点
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ax2+bx+c=0(a≠0) ,其根的判别式是 b2-4ac ,求根公式是 x= .
2.二次函数的一般式是 y=ax2+bx+c(a,b,c是常数,a≠0) ,顶点坐标是 .
3.抛物线y=x2+2x-4的对称轴是 直线x=-1 ,开口方向是 向上 ,顶点坐标是 (-1,-5) .
4.抛物线y=2(x-2)(x-3)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2,0),(3,0) .
5.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1,0),(1,0),并且经过点(0,1),则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y=-x2+1 .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解答上述问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然后进行点评和总结.
通过回顾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巩固以前所学知识,为学好本节课的新知识做好铺垫.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问题:如图22-2-7所示,以40 m/s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小球的飞行路线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飞行高度h(单位:m)与飞行时间t(单位:s)之间具有函数关系h=20t-5t2.考虑以下问题:
(1)小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 m?如果能,需要飞行多长时间?
(2)小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 m?如果能,需要飞行多长时间?
(3)小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5 m?为什么?
(4)小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多长时间?
图22-2-7
师生活动:教师进行引导,小球飞行高度h与飞行时间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h=20t-5t2,所以将h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
让学生完成解答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从小球飞行问题中寻找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为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1.探究新知
活动一:针对[课堂引入]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总结解题过程:
(1)解方程15=20t-5t2,即t2-4t+3=0,解得t1=1,t2=3.
答:小球的飞行高度能达到15 m,需要飞行1 s或3 s.
(2)解方程20=20t-5t2,即t2-4t+4=0,解得t1=t2=2.
答:小球的飞行高度能达到20 m,需要飞行2 s.
(3)不能.理由:解方程20.5=20t-5t2,即t2-4t+4.1=0.
因为b2-4ac=16-4×4.1=-0.4<0,所以此方程无实数解,
所以小球的飞行高度不能达到20.5 m.
(4)解方程0=20t-5t2,即t2-4t=0,解得t1=0,t2=4.
当小球飞行0 s和4 s时,高度均为0 m,即0 s时,小球从地面飞出,4 s 时,小球落回地面,所以小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4 s.
教师总结:把函数值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到关于自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自变量的值.
活动二:画出二次函数h=20t-5t2的图象,体会以上问题的答案.
问题提示: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步骤进行画图;
(2)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合作、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象,体会得到问题答案的过程;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
思考:
已知二次函数:①y=x2+x-2;②y=x2-6x+9;③y=x2-x+1.
(1)以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吗?如果有,公共点的横坐标是多少?
(2)当x取公共点的横坐标时,函数的值是多少?由此,你能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吗?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22-2-8,学生观察图象,展开讨论,并回答问题.
图22-2-8
(1)抛物线y=x2+x-2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2,1.当x取公共点的横坐标时,函数的值是0.由此得出方程x2+x-2=0的根是-2,1.
(2)抛物线y=x2-6x+9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这点的横坐标是3.当x=3时,函数的值是0.由此得出方程x2-6x+9=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3.
(3)抛物线y=x2-x+1与x轴没有公共点,由此可知,方程x2-x+1=0没有实数根.
教师总结:一般地,如果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相交,那么交点的横坐标就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2.归纳总结
通过以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观察、交流、讨论,进行总结:
一般地,从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可得如下结论.
(1)如果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公共点,公共点的横坐标是x0,那么当x=x0时,函数的值是0,因此x=x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
(2)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没有公共点,只有一个公共点,有两个公共点.这对应着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三种情况:没有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由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由于作图或观察时可能存在误差,所以由图象求得的根,一般是近似的.
3.归纳提升
问题:(1)观察二次函数y=x2-6x+9的图象和y=x2-2x+3的图象,分别说出一元二次方程x2-6x+9=0和x2-2x+3=0的根的情况.
(2)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讨论总结: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1.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分析,发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2.利用函数图象解决方程根的问题,让学生把方程与函数统一起来,体会数与形的结合带来的方便.
3.设计活动三使学生掌握通过函数图象判断方程的根这一方法,并把方程与函数建立联系,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利用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x2-2x-2=0的实数根(精确到0.1).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函数图象,或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学生独立完成解答过程.
解:作二次函数y=x2-2x-2的图象,如图22-2-9.
图22-2-9
它与x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x1≈-0.7,x2≈2.7,
所以一元二次方程x2-2x-2=0的实数根为x1≈-0.7,x2≈2.7.
播放课件:函数的图象与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前一个课件用来画图,可根据图象估计出方程x2-2x-2=0的近似解,后一个课件可以准确地求出方程的解,体会其中的差异.
应用举例是对于课题学习的针对练习.
【拓展提升】
例2 黄冈中考已知直线l:y=kx+1与抛物线y=x2-4x.
(1)求证:直线l与该抛物线总有两个交点;
(2)设直线l与该抛物线两个交点为A,B,原点为O,当k=-2时,求△OAB的面积.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解答问题后,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再次审题,完成对题目的重新整理.
由根的判别式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的认识,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达标测评】
1.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3,0),(-1,0) ,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 4 .
2.抛物线y=x2-2x-8与x轴有 2 个交点.
3.若抛物线y=x2-4bx+4的顶点在x轴上,则b= ±1 .
4.二次函数y=ax2+bx+c的值永远为负值的条件是( D )
A.a>0,b2-4ac<0 B.a<0,b2-4ac>0
C.a>0,b2-4ac>0 D.a<0,b2-4ac<0
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针对本课时的主要问题,从多个角度、分层次进行检测,达到学有所成、了解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
1.课堂总结:
你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困惑?请谈一谈.
教师总结: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问题有三种情况,分别是有两个交点、有一个交点、没有交点,可以通过计算相应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确定.
2.布置作业:
(1)教材第47页习题22.2第3,4,6题.
(2)补充题:绵阳中考将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有公共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D )
A.b>8 B.b>-8 C.b≥8 D.b≥-8
让学生养成自主归纳课堂重点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知识网络】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在探究新知的环节中,教师做好问题的求解和“数形结合”的对比演示,使学生能够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在课堂训练环节中,教师给予学生自主解答问题的时间,并做好点评.
②[讲授效果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的求法,即把已知坐标代入;(2)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可通过计算b2-4ac进行判断.
③[师生互动反思]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
错题题号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
典案二 导学设计
一、阅读课本:22.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相关内容
二、学习目标:
1.知道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2.会用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b2-4ac判断二次函数y=ax2+bx+c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
三、探索新知
1.问题:如图,以40m/s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球的飞行高度h(单位:m)与飞行时间t(单位:s)之间具有关系h=20t-5t2.
考虑以下问题:
(1)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
41236900 (2)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
(3)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5m?为什么?
(4)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多少时间?
2.观察图象:
(1)二次函数y=x2+x-2的图象与x轴有____个交点,则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0;
(2)二次函数y=x2-6x+9的图象与x轴有___________个交点,则一元二次方程
x2-6x+9=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0;
(3)二次函数y=x2-x+1的图象与x轴________公共点,则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0.
20618450
四、理一理知识
1.已知二次函数y=-x2+4x的函数值为3,求自变量x的值,可以看作解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反之,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3又可以看作已知二次函数__________________的函数值为3,求自变量x的值.
一般地: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函数值为m,求自变量x的值,可以看作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m.反之,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m又可以看作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值为m,求自变量x的值.
2.二次函数y=ax2+bx+c与x轴的位置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b2-4ac.
200914013970 (1)当△=b2-4ac>0时 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两个交点;
19996154445 (2)当△=b2-4ac=0时 抛物线y=ax2+bx+c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19996157620 (3)当△=b2-4ac<0时 抛物线y=ax2+bx+c与x轴没有公共点.
五、基本知识练习
1.二次函数y=x2-3x+2,当x=1时,y=________;当y=0时,x=_______.
2.二次函数y=x2-4x+6,当x=________时,y=3.
3.如图,
457200-635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
4.如图74168050165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3
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74168053975 填空:
(1)a________0
(2)b________0
(3)c________0
(4)b2-4ac________0
六、课堂训练
1.特殊代数式求值:
9702800 ①如图 看图填空:
(1)a+b+c_______0
(2)a-b+c_______0
(3)2a-b _______0
97028099060②如图 2a+b _______0
4a+2b+c_______0
2.利用抛物线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
00 (1)方程ax2+bx+c=0的根为___________;
(2)方程ax2+bx+c=-3的根为__________;
(3)方程ax2+bx+c=-4的根为__________;
(4)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________;
(5)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________;
(6)不等式-4<ax2+bx+c<0的解集为________.
七、目标检测
327469599060根据图象填空:
(1)a_____0;(2)b_____0;(3)c______0;
(4)△=b2-4ac_____0;(5)a+b+c_____0;
(6)a-b+c_____0;(7)2a+b_____0;
(8)方程ax2+bx+c=0的根为__________;
(9)当y>0时,x的范围为___________;
(10)当y<0时,x的范围为___________;
八、课后训练
一、选择题
1、若y=(2-m)是二次函数,且图象开口向上,则m的值为( )
A. B. - C. D. 0
2、直线y=2x-1与抛物线y=x2的交点坐标是( )
A. (0,0),(1,1) B. (1,1)
C. (0,1),(1,0) D. (0,-1),(-1,0);
3、如图所示,二次函数y=x2-4x+3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 交y 轴于点C, 则△ABC的面积为( )
A. 6 B. 4 C. 3 D. 1
4、若ab>0,函数y=ax2与y=ax+b的图象大致是( )
5、二次函数y=x2+4x+a的最小值是2,则a的值是( )
A. 4 B. 5 C. 6 D. 7
6、已知抛物线y=ax2+bx+c(a≠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有( )
A. a>0,b>0 B. a>0,c>0 C. b>0,c>0 D. a、b、c都小于0
7、关于函数y=2x2-8x,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B. 函数图象的最低点是(2,-8)
C. 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0,0),(4,0)
D.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2
8、若抛物线y=ax2-6x经过点(2,0),则抛物线顶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9、已知抛物线y=4x2-11x-3,求它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是
15题
三、解答题
10.已知二次函数y=-x2+4x-3,其图象与y轴交于点B,与x轴交于A, C 两点. 求△ABC的周长和面积.
1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和B,与y轴交于点C.
(1)求点C的坐标;
(2)若点A的坐标为(1,0),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P、O、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课后训练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D 5、C 6、C 7、D 8、B
二、9、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25,0),(3,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
三、10、令x=0,得y=-3,故B点坐标为(0,-3).
解方程-x2+4x-3=0,得x1=1,x2=3.
故A、C两点的坐标为(1,0),(3,0).
所以AC=3-1=2,AB=false,BC=false, OB=│-3│=3.
C△ABC=AB+BC+AC=false.
S△ABC=falseAC·OB=false×2×3=3.
11、(1)C(0,-3);
(2)将(1,0)代入中,得m=2,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3)存在这样的点P,它的坐标分别为(0,1),(0,-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