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 第一课时(课件21页+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空气 第一课时(课件21页+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15 16:59: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空气(第1课时)》导学案
1.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所用药品、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结论、实验原理等)
2.记住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3.能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阅读课本第26-27页,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该实验中涉及的两个化学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分为:汞+氧气→
;
氧化汞→
+

2.拉瓦锡是最早提出空气由

组成的科学家,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4.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由
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河水、蔗糖溶液等
(2)纯净物:只由
组成的物质。纯净物都可以
用表示,例如氮气
,二氧化

,氧气
,磷
,五氧化二磷

探究一: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的粉末(氧化汞),气体体积减小约

空气由

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把实验①中
色粉末放在密闭容器中加强热
色粉末逐渐变成
色的液态物质
探究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2—1]
1.所用药品选择: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跟氧气反应),而且要生成固体。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2)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3)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4)点燃
,伸入集气瓶;
(5)燃烧结束,等集气瓶
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2)红磷燃烧停止后,等集气瓶冷却,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
体积。
5.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

6.反应表达式:文字:
符号:
7.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生成固体,瓶内气体体积减少,瓶内外产生

[交流讨论]
(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如果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1/5体积,
原因可能是什么?
足量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停止后,瓶内剩余的主要是什么气体?由实验现象可推断该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基础达标]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稀有气体
3.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所用的反应物是(

A.硫磺
B.红磷
C.水银
D.镁条
4.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红磷可用铁丝代替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D.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5.下列气体中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氦气
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俗话说“雷雨发庄稼,一场雷雨一场肥”,原因是打雷下雨后生成了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含氮肥料,说明了空气含有

(2)松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3)人体正常呼吸需要空气,因为空气中含有

7.下图是初中教材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燃烧的物质是
,燃烧时反应掉的气体是
,燃烧
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待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能力提升]
8.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9.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
B.蒸馏水
C.加碘盐
D.冰水混合物
10.某校兴趣小组同学依照课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乙)
(1)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①第1组认为,药品的选择对实验的成败是一个关鍵。下列药品中,最理想应选择______(填字母),不选择另外两种的原因是

A.铁丝
B.蜡烛
C.红磷
②第2组认为,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③第3组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
性良好。
(2)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他们进行了实验,收集数据如下:
小组编号
1
2
3
4
5
6
集气瓶容积
40
40
40
40
40
进入水的体积
8
7
8
8
8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
第2组同学测得结果偏小,可能原因是
(写一点),第6组同学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结果没能得到准确的数据,原因是

(3)实验改进:同学们按图
(甲)进行实验后,大家经过分析,发现此装置存在不严密和不完善等问题,于是大家通过讨论把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乙),图(乙)的优点是

(4)拓展提升:按图(甲)进行实验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大约为集气瓶容积的1/5,由此推知,磷燃烧停止后集气瓶内剩余的主要气体是
,依据有关实验现象可推断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直击中考]
1.(2018年百色)空气成分中,约占体积分数21%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2019年百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
B.牛奶
C.酱油
D.蒸馏水
3.(2017年百色)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
臭氧
C.豆浆
D.汽水
4.(2020年百色)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约占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B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稀有气体
3.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所用的反应物是(
C

A.硫磺
B.红磷
C.水银
D.镁条
4.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装置中的红磷可用铁丝代替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D.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5.下列气体中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D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氦气
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俗话说“雷雨发庄稼,一场雷雨一场肥”,原因是打雷下雨后生成了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含氮肥料,说明了空气含有
氮气

(2)松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3)人体正常呼吸需要空气,因为空气中含有
氧气

7.下图是初中教材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燃烧的物质是
红磷
,燃烧时反应掉的气体是
氧气
,燃烧
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大量白烟
,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待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
瓶大约1/5体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能力提升]
8.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
A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9.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C

A.氧气
B.蒸馏水
C.加碘盐
D.冰水混合物
10.某校兴趣小组同学依照课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乙)
(1)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①第1组认为,药品的选择对实验的成败是一个关鍵。下列药品中,最理想应选择
C
(填字母),不选择另外两种的原因是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A.铁丝
B.蜡烛
C.红磷
②第2组认为,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足量

③第3组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气密性
良好。
(2)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他们进行了实验,收集数据如下:
小组编号
1
2
3
4
5
6
集气瓶容积
40
40
40
40
40
进入水的体积
8
7
8
8
8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第2组同学测得结果偏小,可能原因是
装置漏气
(或其他合理答案)
(写一点),第6组同学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结果没能得到准确的数据,原因是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体体积变化不大

(3)实验改进:同学们按图
(甲)进行实验后,大家经过分析
,认为此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于是大家通过讨论把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乙),图(乙)的优点是
密封装置,减少实验误差,避免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污染空气

(4)拓展提升:按图(甲)进行实验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大约为集气瓶容积的1/5,由此推知,磷燃烧停止后集气瓶内剩余的主要气体是
氮气
,依据有关实验现象可推断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直击中考]
1.(2018年百色)空气成分中,约占体积分数21%的气体是(
A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2019年百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A.食醋
B.牛奶
C.酱油
D.蒸馏水
3.(2017年百色)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A.牛奶
B.
臭氧
C.豆浆
D.汽水
4.(2020年百色)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约占78%的是(
A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同步练习
(红磷)
(可移动胶塞)
我的收获
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生成固体,瓶内气体
体积减少,瓶内外产生

反应表达式:

空气
纯净物:
混合物:
物质的分类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小于1/5:
大于1/5:未夹紧弹簧夹
误差分析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大量:倾倒法(瓶塞倒放,口挨着口,缓慢注入,标签向手心,取完塞上放原处)
点燃
(红磷)
(可移动胶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