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5 17:51:26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9月28日
孔子诞辰日
1.通过学习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掌握老子及其辩证思想、孔子及其学说。
2阅读百家争鸣掌握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
3.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掌握百家争鸣的意义和影响。
道家学派代表人
老子
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著有《道德经》。
老子主要思想
1、顺应自然
2、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
3、善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4、“无为而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辩证法
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
这反映了什么样的观点?
无为而治
老子问孔子:“你说牙齿与舌头哪个坚硬?”孔子答:“当然是牙齿。”老子张开嘴:“看看我的牙!”孔子见老子的嘴里牙齿全掉光了,点点头。然后老子又道:“你看看我的舌头!”舌头完整而灵活。老子即闭目养神,孔子便悄悄离去。
这反映了什么样的观点?
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
孔子春秋鲁国人,孔氏,名丘,字仲尼,
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生于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主要思想
政治思想: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整理古籍:
编定《春秋

言论记录:
《论语》
文化成就
孟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孔子
老子
孙子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含义
思考: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生产力的发展
各国变法改革
(商鞅变法)
宽松的学术氛围
不同派别提出各自的见解
引起
社会变革
政治
经济
经济繁荣
文化
私学兴盛
百家争鸣出现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1、“兼爱非攻”2、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3、提倡节俭
代表作:《墨子》
墨家——墨子
孟子:战国时期
儒家。
主张:1、“仁政”2.“民贵君轻”3.反对非正义战争
代表作:《孟子》。
儒家——孟子
主张:礼治
儒家——荀子
庄子:战国时期
道家
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准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代表作:《庄子》。
道家——庄子
韩非子:战国末期
法家
主张:1.君主治国要有法令权术威势
2.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代表作:《韩非子》。
法家——韩非子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荀子
战国
墨子
庄子
韩非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礼治
“兼爱”、“非攻”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
法令权术威势;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仁政”;“民贵君轻”;
孟子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荀子》
学习完“诸子百家”思想,围绕着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意见不一:
1.“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
不行,一次罚款5元”——
2.“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3.“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法家
儒家
道家
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1、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2、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3、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5.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了
A.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B.商业繁荣的局面
C.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D.诸侯争霸的局面
6.从两千多年前的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A.“春秋无义战”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为政以德”
7.(2019·成都树德实验中学模拟)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专题片中,提到两位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一位提倡“民贵君轻”,另一位主张“礼治”。这两位思想家分别是
A.老子、孟子
B.孟子、荀子
C.孟子、墨子
D.孔子、墨子
8.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确定了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体现了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的治国理念。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老子
C.韩非
D.孙膑历史智慧课堂集体备课单-新授课
时间:_______
备课组:___初一历史______
主备人: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型
新授


人教版
年级
初一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掌握老子及其辩证思想、孔子及其学说。
2阅读百家争鸣掌握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
3.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掌握百家争鸣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造纸术的改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难点: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重难点突破措施
自主合作探究
环节一:新课导入,展示目标(时间:

9.28日祭孔大典
环节二:老子(时间:

自主阅读课本38页说一说,属于什么学派?主要代表思想有哪些?
感受新知:
材料一:.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
材料二:.老子问孔子:“你说牙齿与舌头哪个坚硬?”孔子答:“当然是牙齿。”老子张开嘴:“看看我的牙!”孔子见老子的嘴里牙齿全掉光了,点点头。然后老子又道:“你看看我的舌头!”舌头完整而灵活。老子即闭目养神,孔子便悄悄离去。
这反映了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观点?
环节三:孔子(时间:

阅读课本38-40页,说一说孔子的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感受新知
材料: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材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环节四:百家争鸣(时间:
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代表作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百家争鸣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个人复备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