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戊戌变法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9-01 20: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戊戌变法》导学案
时间 课型 课时 授课人 审核人
课标导航: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梁等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3、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学习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学习难点:戊戌变法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他的经历反映了戊戌变法的过程,请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本,为康有为建立一份档案。
姓  名 康有为 性  别 男
籍  贯 广东南海 生卒年月 1858、3--1927、3
生平大事
1、著书立说: 代表作是( )和《孔子改制考》,借用孔子的权威宣传变法 。当时梁启超的( )和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影响也很大 。
2、( ):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宣传变法。
3、成立团体: 先后成立了( )和保国会。
4、展开论战: 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与( )进行了一场论战,围绕着要不要( ),要不要改封建专制为( ),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进行。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 )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5、上书皇帝: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领导了一场( ),使维新思想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898年他又呈上( ),后来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6、(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是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变法的内容: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裁汰绿营,按西法武装训练军队。文教方面:废八股;创办新式学校、学堂;派人赴日留学
7、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临朝听政”,取消新政,新政中仅保留了( ),囚禁光绪帝于瀛台,屠杀( ), 康有为在政变前逃离北京。戊戌变法失败了。
二、重难点探究
重难点探究1:课本知识,分析康有为进行变法的背景?
重难点探究2:有人认为,变法内容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与要求,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但也有人认为,变法内容是一种落后的体现。你认为呢?
重难点探究3: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重难点探究4:如何看待戊戌变法的影响?
总体回顾:
结合变法的背景、内容、过程和各种力量的斗争,正确评价戊戌变法(说明戊戌变法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启蒙运动)。
课堂练习:《助学》达标训练部分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