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知识回顾:
(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2)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 舰队。
(3) 年,我国自行研制的 ,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 。
(4)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 战争的考验。
(5) 年我国仿制成功 机。后来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6)导弹部队主要担任 任务。 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8)我国导弹部队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型号的导弹。
华东军区海军
北海、东海、南海
核潜艇
抗美援朝
1956
歼5型歼击
导弹驱逐舰
1971
1966
核反击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导学提纲:
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时间、 内容、意义?
3、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以及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有何意义?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以美国为首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同学想一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大陆军事包围示意图
背景1:
背景2: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
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
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有人形容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导学提纲:
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3、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以及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有何意义?
(1)背景:
(2)时间:
(3)内容:
(4)意义: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①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 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导学提纲:
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3、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以及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有何意义?
(1)时间:
(2)地点:
(3)性质:
(4)内容:
(5)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
意义:
3、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以及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有何意义?
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求同存异
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闭幕式上发言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一个美国记者
小结: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外交形势
17个国家建交
帝国主义的敌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旧中国外交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的屈辱外交
新中国外交
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
(基本准则)
1、新中国提出并运用“求同存异”方针解决国际争端是在: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美联全公报》
2、有一个美国记者曾这样评价周恩来:“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认为。这最有可能是哪一次外交活动:
A、中印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关系正常化
B
B
3、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言明确表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会议是:
A、1950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B、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26届联合国大会
4、第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国际性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印度会议
C、万隆会议 D、联合国大会
C
C
5.下列哪一个国家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A.美国 B.朝鲜 C.苏联 D.法国
6.中国什么时候最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1945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B、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C、1955年周总理在印尼万隆会议上
D、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C
C
7.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8. 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一次以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
C
A
1、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事务和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请回答:
(1)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的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这一基本准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动脑筋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折航向.”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用宽容大度的话赢得了与会代表的赞扬.促使会议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