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作者简介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其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写作背景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 1944年 2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3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朱母钟太夫人传略》。朱德同志深感母亲的养育之恩,写了本文,并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
朱德同志故居
朱母钟太夫人像及墓地
文学常识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佃农( ) 祖籍( )
仪陇( ) 溺死( ) 劳碌( ) 私塾( )
衙门( ) 横蛮( )
不辍劳作( ) 饱尝( )
妯娌( ) 和睦( )
差役( ) 迁徙( )
diàn
jí
lǒng
nì
lù
shú
yá
hèng mán
chuò
cháng
zhóu l?
mù
Chāi yì
x?
预习检测
1.快速浏览全文,划分文章段落,归纳段落大意!
2.找出文中叙事主线,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可分为几部分?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
第三部分(第15、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寄其哀
述其功
颂其德
“爱”是基本感情,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2.找出文中叙事主线,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课文研读,合作探究
归纳明确: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2)“我爱我母亲”
(3)“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第一部分
提问:值得“我”回忆的事很多,根据“预习提示”介绍,回忆录既可以全面系统地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只写人物事迹片段。本文写的“很多事”写的是片段,还是一生?
贯穿母亲一生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
明确:勤劳。
本文叙事的线索是什么?
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明文章中心并引起下文。
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阅读课文第2-14自然段
作者小时候
1885—1900
1905
1908
1919
1924—1927
1937
1944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思想品质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退佃、搬家和天灾
没有灰心,反感为富不仁者
坚强不屈
朴素的阶级意识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热爱劳动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勤劳一生
在文章的第15-16自然段,作者从哪些方面书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
3、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1、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1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2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3
课文小结
本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主题思想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课后拓展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林 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