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梅兰芳蓄须》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梅兰芳蓄须》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6 15:4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出身京剧世家。8
岁学戏,10
岁登台。演青衣,兼演刀马旦。他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广,世称“梅派”。他是享誉国际的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其京剧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国粹戏曲大师梅兰芳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走近进梅兰芳,去看看他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蓄须
被迫
邀请
租界
骚扰
拒绝


宁可


要求
妄想


jiū

yāo
rǎo

qiān
nìng
yāo
wàng
chán
dìng







nìng
níng
(宁可)
(宁静)

yāo
yào
(要是)
(要求)
读一读:1.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宁愿放弃现在宁静闲适的生活?。
2.你要是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们帮你解决。
.
.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梅兰芳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就把胡须留起来了。
1.查找资料,对梅兰芳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到梅兰芳拒绝演戏的办法,以及他所经历的困难和危险,运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重点要体会梅兰芳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闻名世界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说一说梅兰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闻名世界”突出了
梅兰芳在世界上的地
位,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拒绝演出
学习课文第2-7自然段,说一说梅兰芳是用什么方法拒绝演出的。
1937年,日本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1938年底,有人邀请他去香港演戏。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三个动词写出了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以及想方设法唱戏的艰难处境。视艺术为生命的梅兰芳,却毅然选择了不再登台演出,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和为国家民族做出的牺牲。
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________,不能________,无异于虚度生命。
练习说话:
演出
创作
一个艺术大师就用这种方式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因为他相信日本侵略者会被打败,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重返舞台。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
从“亲自出马”“多次逼迫”可以看出日本侵略者始终不放弃他们的妄想。
  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只能”说明梅兰芳也是没办法找到合适的借口了。
蓄须前
蓄须后
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蓄须的用意是什么?
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梅兰芳是演旦角的,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演出了。
梅兰芳作为京剧名旦,将京剧视作自己的生命,但梅兰芳还是毫不犹豫的“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他极力的压抑自己,可想而知,他内心是多么痛苦啊,这种坚定的民族气节,怎能不让我们慨叹!
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无论……”“宁可……也……”含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写出了梅兰芳再困难也坚决不向日本侵略者妥协,表现了他坚定的爱国信念。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想一想梅兰芳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他宁可
,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他宁可
,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拓展想象:
蓄发不上台
故意让自己生病
蓄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就真的断绝了日军的想法吗?
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拒绝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从“斩钉截铁”可以看出梅兰芳不答应演出是非常坚决且毫不犹豫的,表现了他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梅兰芳不仅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来抵挡日本人的纠缠。这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让人敬佩啊!
登台演出
学习课文第8、9自然段,说一说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开始干什么。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当即”表现出梅兰芳内心的激动与兴奋,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抗战胜利了,中国人民终于不用再生活在屈辱之中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又可以为他热爱的艺术献身,又可以登台演出了。体现了梅兰芳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的情感。
形容不犹豫的词语
斩钉截铁
毅然决然
当机立断
直截了当
雷厉风行
义无反顾
带“想”字的词语
妄想
幻想
梦想
痴想
理想
想象
描写梅兰芳语言的句子
1.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3.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这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本文讲了现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些感人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军想利用梅兰芳的影响粉饰太平,梅兰芳获悉后通过避居香港、蓄须、打伤寒预防针等方法一次次拒绝了日本人,充分显示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梅兰芳蓄须
1937年
藏身租界
1938年
避居香港
1941年
蓄须拒演
由于抗争
宁可卖房
绝不演出
坚守气节
自伤身体拒绝邀请
敢于献身
艺术诚可贵
气节价更高
抗战胜利
剃须登台
民族气节
梅兰芳先生堪称“德艺双馨”的伟大艺术家。他的爱国气节和人格魅力一定征服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侵略者面前,他宁可忍饥挨饿,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不给侵略者演戏,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呀!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祖国受屈辱的历史,要向梅兰芳先生学习,以祖国大义为重,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一、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打“√”,错误的找出来画上横线并更正。
nìnɡ

rǎo
二、查字典填空。
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妄”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荒谬不合理;B.非分地、出了常规地,胡乱。“狂妄”中的“妄”应选意思    ,“妄自菲薄”中的“妄”应选意思    。
W
wɑnɡ


A B
三、历经危险磨难
梅兰芳在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多选)
A.以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B.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顿,卖房度日。
C.打伤寒预防针装病,差点儿丢了性命。
D.深居简出,不再登台,荒废艺术生命。
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