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科学考点分类汇编之二十三:运动和力

文档属性

名称 满分科学考点分类汇编之二十三:运动和力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9-01 23:0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满分科学考点分类汇编之二十三:运动和力
21世纪教育网古田天师制作
汇编说明:目前各大网站都收录了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地理的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给广大下载者带来了福音。但争对浙江省科学学业考试的分类汇编没有,因为全国各地的试题分类汇编对浙江省的《考试说明》的试题要求过高、有很多知识点不作要求、因此本人对照2011年浙江省的《考试说明》的考点重新进行汇编,精选了全国各地的100多份试题中的一些典型试题、原创试题、新型试题,按浙江省学业考试的题型进行汇编,相信对2012年的浙江省科学学业考试的复习、备考有很大的帮助。
严重警告:
1.最近发现本人(古田天师)制作授权给21世纪教育网(http://www.21cnjy.com/)的精品资料被下载者下载后随意在其他网站上传、转载。敬请下载者自重。版权系21世纪教育网。未经许可,任何单位(网站)不得转载。侵犯版权者必究!
2.本汇编分单份下载和打包优惠下载,请注意选择,不要重复下载。
考点要求:
 
5.二力平衡
(1)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 b
(2)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 b
(3)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 c
(4)根据物体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c
6.牛顿第一定律
(1)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a
(2)概述惯性的概念(3)用惯性定律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bb
一、选择题
1.(宁波)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2.(兰州)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3.(连云港)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讲台桌不受摩擦力
B.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
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
D.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4.(衡阳)“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5.(泉州)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字宙飞船将(  )
A.立即静止 B.减速飞行   C.加速飞行 D.匀速飞行
6.(扬州)10.关于足球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只有受力才能运动
B.足球受平衡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不一定受力
D.足球踢出后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7.(达州市)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中,正确说法是(  )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
B.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地面上的桌子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C.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受到的合力为零
8.(潜江)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9.(安徽)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在下面列举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球所受的重力和球所受的摩擦力
B.球所受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C.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
D.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10.(台州)如图所示是小明玩手指顶杆游戏时的情景,杆没有倾倒是由于(  )
  A.手指对杆没有做功
B.杆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指尖受杆挤压发生形变
D.杆与手指间力的的作用是相互的
11.(温州)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12.(临沂)如图所示,一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鸡西)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14.(乐山)如图所示,用手竖直捏住物理课本,手和课本都在空中静止。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手对课本的压力和课本对手的压力
B.课本的重力与手对课本的压力
C.课本的重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
D.课本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
15.(台湾)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kg的长方体木块,静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若水平面上各处粗糙程度均相同,在下列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最小水平施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其大小关系为下列何者?(  )
A.F丙>F乙>F甲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16.(淮安)10.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甲的速度是3m/s,乙的速度是5m/s,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
A.3:5 B.2:5 C.5:3 D.1:1
17.(漳州)下列四对力中相互平衡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D.汽车受到的摩擦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18.(杭州)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
19.(南京)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
A.离弦的箭继续飞行
B.手指压笔尖,手指觉得痛
C.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
D.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落下
20.(福州)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21.(武汉)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
A.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B.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
C.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
D.用力拉弓使弓弯曲
22.(成都)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23.(黄石)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羽毛球容易被扣杀是因为它的惯性小
D .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
24.(盐城)2010年广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箭被运动员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B.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仍向上运动
C.足球撞到门框上被反弹 D.运动员百米冲刺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25.(自贡)26、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26.(襄阳)如图所示,小车上的木块突然向左倾倒,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小车突然向左运动
B.小车突然向右运动
C.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
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
27.(宜昌)如图所示,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前排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汽车速度太慢
B.汽车转弯
C.汽车突然启动
D.汽车前端发生剧烈撞击
28.(赤峰)下列事例中,能避免惯性产生的危害的是 ( )
A、离垃圾箱一段距离扔果核,果果核也能飞进垃圾箱
B、让磁体离铁屑有一段距离,也能把铁屑吸引过来
C、行驶的汽车离障碍物一段距离,就要提前刹车
D、运动员跳远
29.(乐山)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在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
A.系安全带可以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
B.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汽车本身的惯性
C.系安全带可以减小由于惯性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D.安全带做得比较宽可以减小对人体的压强
30.(漳州)下列现象中,要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 B.射出的箭仍继续向前运动
C.跳远运动员起跳要用力蹬踏板 D.短跑运动员采用蹲式起跑
31.(安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D.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32.(衢州)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B.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
33.(大连)关于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没有惯性
B.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C.汽车不受力作用
  D.汽车受静摩擦力作用
34.(绍兴)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 力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35.(湛江)我市于2011年6月6日(端午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36.(泉州)如图所示是小理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踢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球在空中飞行耐受到脚的作目力
C.一脚对球的力和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自
D.一球静止在水平地面时.球的重力力与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7.(新疆)2011年5月15日,刘翔在国际田径钻石联赛男子110实档比赛中采用7步上栏的新技术以13秒07的成绩一举夺冠(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刘翔蹬地起跑,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刘翔在比赛过程中重力对他没有做功
C.刘翔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D.刘翔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8.(吉林)小轩坐在船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前进时,小轩相对于船是运动的
B、停止划桨时船会立即停止
C、用桨向后划水船会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小轩对船的压力和船对小轩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9.(淮安)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我国速滑选手王濛打破世界记录,一人获得三枚金牌。有关王濛运动、领奖瞬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站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站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与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冲过终点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滑行
D.用力向后蹬冰面,会向前滑行,原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0.(昆明)关于力和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由于惯性,投出去的篮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静止
D.一小孩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未动,是由于小孩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41.(河池)下列是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司机使用安全带与惯性无关
B.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牵引力大于阻力
二、简答题
1.(菏泽)探究“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写出三个必需的实验器材:    、
  、 ,这个实验用到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
2.(肇庆)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_______,自行车最后还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的缘故.若路面光滑,自行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曾对此做过研究,并总结出_________定律.
3.(荆门)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可以观察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可以推导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将 。
4.(广安)小王同学在端午节时随父亲到嘉陵江上乘船游玩。当船加速行驶时,船受到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此时以 为参照物,小王是静止的。
5.(襄阳)26.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6.(鞍山)如图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维恩图。它们的相同点已标明在两圆相重叠的区域。请你将它们的独有特性(不同点)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内。
7.(潜江)小车在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 N。若去掉拉力,小车还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小车具有 。
8.(台州)在行驶的汽车里,以_________为参照物,车内乘客会觉得路边树木快速后退;小明在汽车上玩如图所示的陀螺,发现在车加速时,陀螺会后退,减速时却会前进,这是因为陀螺具有____________。
9.(桂林)惯性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请分别列举一个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实例。
利用惯性:              ;
防止惯性:              。
10.(柳州)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________力.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乘客具有___________。
11.(山西)端午节,在太原市晋阳湖进行龙舟赛,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的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桨手停止划水,但由于 ,龙舟仍会继续向前运动。
12.(长春)如图为高速行驶的小汽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头部撞碎车窗玻璃的情景。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宿迁)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这是因为汽车具有 ,车速会逐渐变小,是由于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如在雨天,车会滑行更远,这是因为 .
14.(盐城)小华从背后推小明,小明前进,小华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是 (运动/静止)的.小华运动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1.(宜昌)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机械能可能会增大。你认为他的观点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2.(无锡)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3.(成都)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状态。
(2)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D
4.B
5.D
6.D
7.D
8.A
9.B
10.B
11.D
12.A
13.C
14.C
15.A
16.D
17.A
18.D
19.B
20.D
21.C
22.C
23.C
24.C
25.A
26.B
27.D
28.C
29.C
30.B
31.B
32.C
33.B
34.A
35.C
36.D
37.D
38.C
39.B
40.B
41.B
二、简答题
1.小车、木板斜面、毛巾、粗布  实验推理法或逐渐逼近法或控制变量法
2.惯性 阻力(摩擦力) 牛顿第一
3.远 一直运动下去
4.非平衡力 船(或他的父亲)
5.10 10
6.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2 惯性
8.汽车(填“车内人、物”等类似答案均给分)  惯性
9.跳远前要助跑;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10.重力 静止 惯性
11.相互的 惯性
12.系安全带(或减速行驶、安全气囊等)
13.惯性 运动状态 摩擦力减小(或路面变滑)
14.相互 运动  阻力 (或“摩擦力”)
三、实验探究题
1.(1)匀速直线状态
(2)由于桌面给木块施加了向左的摩擦力 平衡 用光滑桌面
(3)正确
2.(1)相反  钩码的数量  
 (2)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把小纸片一剪成两半
 (4)A
3.(1)静止 (2)钩码个数 (3)转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9 页 (共 1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