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6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60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6 21:3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圆明园的毁灭
第1课时
第2课时
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对圆明园做出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圆明园: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占地约350公顷,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有“万园之园”之称。
新课导入
销毁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殿堂 玲珑剔透 安澜园
瑶台 武陵 饱览 流连其间 境界
宏伟 唐代 闯进 统统 奉命 灰烬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销毁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殿堂 玲珑剔透 安澜园
瑶台 武陵 饱览 流连其间 境界
宏伟 唐代 闯进 统统 奉命 灰烬
diàn
lán
jìn
前鼻音
lónɡ
línɡ
hónɡ
huánɡ
后鼻音
珑——笼——拢
初读课文
小巧玲珑 鸟笼 合拢
初读课文
陵——凌
烬——尽
剔——踢
初读课文

与水有关
力挽狂澜 推波助澜
____佛像
____仿佛



多音字
这些佛(fó)像神态各异,仿佛(fú)真人一般。
初读课文
______测量
______质量

liánɡ
liànɡ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liànɡ),他们进行了细致的现场测量(liánɡ)。
初读课文
多音字
殿


















殿





初读课文
左上部是两短横。
“工”的末笔横变提。
偏旁不一样,一个是“光”,一个是“火”。
中间那一竖要上下都出头。
玲珑剔透
金碧辉煌
宏伟
亭台楼阁
众星拱月
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众多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人围绕在一个他们所敬仰的或喜爱的人周围。
泛指园林中各种供休息、游览的建筑物。
(规模、计划等)宏大而雄伟。
我会连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
课文围绕圆明园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1
2
3
4
5
损失不可估量
昔日辉煌
化为灰烬
自由读第1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文中两次出现“不可估量”有什么效果?
强调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难以计算,也点明了圆明园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奠定了本文的基调。
品读课文
布局美(第2自然段)
建筑美(第3自然段)
珍贵的历史文物(第4自然段)
品读课文
自由读第2—4自然段,圆明园昔日有着怎样的辉煌?
“众星拱月”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彰显了其建筑风格。
品读课文
自由读第2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圆明园布局很美?
圆明园的布局:
方位:
北京西北郊
组成:
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周围:
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
品读课文
颐和园
颐春园(清华)
蔚秀园
句园
(北大)
承泽园
近春园

众星拱月
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
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圆明园的建筑美?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排比:罗列了圆明园的主要景物。富丽与典雅、热闹与宁静在这里形成了完美的结合。
品读课文
圆明园的建筑和景观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



坦坦荡荡
仿杭州花港观鱼
曲院风荷
仿杭州西湖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杏花春馆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上下天光
《岳阳楼记》
水木明瑟
仿扬州水竹居,将水引入殿宇,模仿西洋水法,利用水力推动风扇,既图凉快,又有水声,泠泠瑟瑟。在炎热的夏天这里一直是帝后避暑的好地方。
“中外风景名胜”
“幻想的境界”
从圆明园的建筑和景观类型中可以感受到圆明园怎样的特点?
品读课文
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布局、建筑及景观,这节课我们从其中收藏的历史文物开始,继续学习。
品读课文
过渡句
承上启下:前半句是对上文圆明园建筑风格的总结;后半句引出下文,写圆明园收藏的历史文物很珍贵。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品读课文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时间跨度
先秦
青铜礼器
唐、
宋、元、明、清
名人书画

珍异宝
珍宝类型
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
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可以感受到圆明园中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艺术价值。它的毁灭,实在是让人惋惜、心痛。
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世界上伟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品读课文
历代名人书画
品读课文
各种奇珍异宝
品读课文
说说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
众星拱月的布局
风格迥异的建筑
无数珍贵的文物
品读课文
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自由读第5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品读课文
思考: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又可以感受到什么?
品读课文
从10月6日到10月18日,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破坏时间长达十几天,10月18日和19日,竟然连着两天在园内放火;“三天”说明这场大火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
品读课文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首尾照应:与第1自然段相呼应。“就这样”三个字带有作者强烈的情感,表现了作者的痛心、愤怒和不可置信。
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
思考: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而这里只简短地介绍圆明园的毁灭呢?
品读课文
这样强烈的对比,更能让读者产生深刻的共鸣:如此庞大的、壮观的,拥有无数珍宝的圆明园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毁于侵略者之手,更能激起读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品读课文
结合相关背景资料,谈一谈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掠夺并烧毁。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堂小结
损失不可估量
圆明园的毁灭
昔日辉煌
化成灰烬
布局
众星拱月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建筑
风格各异
文物
珍贵难得
结构梳理
观看《圆明园的毁灭》视频。
拓展延伸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huǐ miè huī huánɡ diàn tánɡ
( ) ( ) ( )
xiāo huǐ hónɡ wěi huī jìn
( ) ( ) ( )
毁灭
辉煌
殿堂
销毁
宏伟
灰烬
随堂练习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在北京______,是一座举世闻名 的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__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_________。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三千多名侵略者于______________在园内放火,圆明园就此化为一片灰烬。
皇家园林
西北郊
圆明园
万春园
圆明三园
10月18日和19日
随堂练习
三、课外阅读。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随堂练习
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读“阅读链接”,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
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这样强烈的对比,更能让读者产生深刻的共鸣:如此庞大的、壮观的,拥有无数珍宝的圆明园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毁于侵略者之手,更能激起读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上自”“下至”不但写出了所藏文物历史悠久,朝代众多,还写出了文物的数量多,品种丰富,强调了文物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易,说明了其在世界上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对它的毁灭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惋惜。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参考答案:这段话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侵略者如何破坏圆明园,以及破坏力度之大、之快,从而体会到作者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
如,从10月6日到10月18日,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破坏时间长达十几天,10月18日和19日,竟然连着两天在园内放火;这把大火燃烧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足见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这也不禁让我们的痛惜、愤怒之情油然而生。
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参考答案:圆明园在我国建筑史、文化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它不论是在布局上、建筑上,还是在所收藏的文物的价值以及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圆明园对我国与外国的文化交融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包含了不同世纪的不同文化,也
包含了不同国家的不同风格,它不只是一个清代园林,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和悠久文化的瑰宝,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阅读链接”略,见教材第56~57页)
参考答案: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这是其中一首。
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和平宣言》描述了南京大屠杀之前南京的自然风光与优美的生态环境,追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南京进行狂轰滥炸、烧杀抢掠和大屠杀的战争罪行,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与哀思。
课本节选的是前面一部分。这两首诗歌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是:一方面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以及对祖国统一、和平的呼唤,另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的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