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揭秘——了解互联网》教学设计 
授课人: 学 校: 
单 元:第二单元 网络改变生活 课 时:1课时 
版 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 级:八年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说出互联网中常见的设备及基本功能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网设备和方式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知道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 
(2)通过简化互联网模型,理解信息流动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常见的因特网服务,体会因特网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的欲望。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八年级学生,对互联网感兴趣,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与接触,但对互联网结构,服务器,交换机,局域网,路由器还很陌生;对入网方式、Modem、wifi、手机入网有所了解。我在教学本课时认真结合学生学情,提供各种素材,增强教学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并通过讲授指导、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本课内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上网设备的使用 
难点:上网设备的选择 
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课件、无线路由器(wifi)、手机、平板电脑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图片展示,提出问题,这是在哪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4张wifi图片的展示,使本课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讲授 
“一、理解互联网” 
通过图片展示,讲解什么是互联网? 
就是用设备、导线等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所成的网络。 
3、小组合作、讨论 
提出问题: 
你平时使用哪些设备上网? 
你上网都做了些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引出(通过看教科书)家庭个人电脑上网的三种方式:ADSL方式、小区宽带、有线通。 
4、新课讲授 
通过图片展示、教材等讲解 
(1)ADSL方式 
(2)小区宽带 
5、自助学习 
学生通过上网浏览网页,搜索什么是有线通? 
教师辅助学生,但对“有线通”的内容不做回答。 
6、新课讲授、自助探究 
通过课件图片、实物展示,讲解局域网上网方式。 
讲解硬件连接方式,解释各个设备的功能。 
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找到微机教室中的局域网交换机。 
教师运用学生拍摄的图片,具体讲解局域网、交换机。 
媒体资源及作用 
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实际查找微机教室中的局域网交换机,拍照,然后利用WIFI无线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上传到教室里的每一台电脑上。(20’32”-21’05”) 提高学生的观察、自学能力。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媒体资源(平板电脑)收集信息,又锻炼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收货中获得喜悦,获得肯定。 
7、新课讲授、小组合作 
通过实物展示讲解CMNET上网、wifi上网。 
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连接WIFI。 
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拍照,通过WIFI无线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拍到的图片,体会手机上网以及局域网带来的福利。 
媒体资源及作用 
学生利用WIFI、网线实践操作连接WIFI,然后运用手机、平板电脑检验操作成果。(33’02”-34’4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巩固了手机上网,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小组合作分工的能力,培养了团队意识。 
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拍照,通过WIFI无线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拍到的图片,体会手机上网以及局域网带来的福利。(35’10”-40’07”) 培养了学生学会使用媒体资源的能力,相互拍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 
8、课堂小结。 
六、课堂效果 
本节课设计为一节理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理论实践课。通过讲解和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互联网中的常用设备及基本功能,通过网上搜索,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分工能力,培养了团队意识。 
本课又是一节活动课,它是以学生探究为中心,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教学过程。在这节活动课中,围绕WIFI这一主题,让学生动手连接,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通过图片展示,培养了学生学会使用媒体资源的能力,相互拍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