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推荐】2011—2012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案: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推荐】2011—2012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案: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9-02 06: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3.理解晨昏线和昼夜交替的原因。4.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时差产生的原因。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的成因
(2)昼夜的界线:⑨________线(圈)。
(3)昼夜更替的周期:24小时。
(4)
2.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
(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向的力。
(2)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________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
(3)方向偏转规律
(4)影响:河流、大气、洋流等的运动方向。
3.产生地方时
(1)地方时的成因:地球 ____________自转,不同经度有不同的时刻。
(2)地方时的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 ________,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3)时区: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 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占 ______个经度
(4)区时:各时区 ____________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
(5)国际日期变更线: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可以看到一条大体沿__________穿行的折线,它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地球自转
1.下面的四幅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考查点2 昼夜交替周期
2.一艘由旧金山开往上海的轮船,船上的人见到的昼夜交替周期(  )
A.是一个太阳日 B.是一个恒星日
C.比一个太阳日长 D.比一个恒星日短
考查点3 地转偏向力
3.下面两幅图是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侵蚀严重的是(  )
A.都在北岸 B.都在南岸
C.靠近低纬的河岸 D.靠近高纬的河岸
考查点4 地方时
4.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C.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
D.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
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范围是从________经线向西到________经线之间。
(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________。
(3)图甲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时间是________,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________。
(4)在图乙中将图甲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方法技巧练                   
一、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分析
1.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仅从地形因素分析,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方法技巧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有两点:一是纬度。纬度越低,速度越大,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二是海拔。海拔越高,速度越大。
二、如何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
2.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方法技巧 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的一般思路
背向而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使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水平运动速度和纬度有关。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明显。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相垂直,它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就河流而言,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背向而立,北半球向右偏,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向左偏,情况与北半球相反。可运用手势辅助判断物体的偏转方向: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拇指的指向就是物体偏转的方向(如右图)。
                   
一、选择题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2.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完成3~4题。
3.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
A.2009年3月1日19时 B.2009年3月2日8时
C.2009年2月28日21时 D.2009年2月28日19时
4.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
A.8~9时 B.14~15时 C.15~16时 D.20~21时
5.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3月21日14时50分 B.3月21日15时10分
C.3月22日15时10分 D.3月22日14时50分
6.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a-b-c-d B.a-b-d-c
C.d-c-a-b D.c-d-b-a
7.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经历的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
A.24小时 B.长于24小时
C.短于24小时 D.无昼夜更替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二、综合题
8.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2)站在C点的某同学于昨天晚上8:00在天空中观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今天晚上该同学再观察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应是几点(  )
A.19时56分4秒 B.7时56分4秒
C.20时3分56秒 D.8时3分56秒
(3)A、B、C、D四点的角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
(4)A、B、C、D四点的线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理由是什么?
(5)若E为位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人造卫星,则E围绕地球运动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比(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答案
知识清单
①地轴 ②逆 ③顺 ④太阳 ⑤恒星 ⑥15°/小时 ⑦赤道 ⑧两极 ⑨晨昏 ⑩昼夜  昼夜节律  垂直  右  左  不偏转  自西向东  12时  24  15  中央经线 180°经线
基础达标练
1.B [A图从侧面看地球自转,北极点在上,因而自西向东是正确的;C图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是正确的;D图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是正确的。故选B项。]
2.C [昼夜交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如果人们往西运动则所经历的昼夜交替周期比一个太阳日长,旧金山开往上海,是往西行,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比一个太阳日长。]
3.C [北半球向右偏→2河道侵蚀严重→即南岸(低纬度)侵蚀严重;南半球向左偏→3河道侵蚀严重→即北岸(低纬度)侵蚀严重。]
4.B [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各地的地方时与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关: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②同纬度地区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越早;③全球经度分成360°,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5.(1)20°W 150°W (2)60°W (3)6时 18时 (4)如下图所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晨昏线的相关问题。根据光照图判断晨昏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图可知,图中晨昏线为晨线,晨线与经线重合可以判断日期,本初子午线是本题的另一关键条件,根据本初子午线和晨线的位置,可以判断图中各经线的经度和地方时。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图中所示的晨线的经度应是30°E,图中黑夜的经度范围应该是从150°W向东至30°E,属于西半球的为20°W向西到150°W。此时晨线(30°E)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00,故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应该是60°W。
方法技巧练
1.(1)A (2)A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的指向标看,该区域自南向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断减小,这说明南为较低纬度,北为较高纬度,符合北半球的情况。据数值大小可确定在中纬度。第(2)题,a处线速度介于870千米/小时和900千米/小时之间,b处线速度介于840千米/小时和870千米/小时之间,a处线速度大于b处,且a、b位于同一纬度,因此说明a处的地势高于b处。
2.(1)B (2)A
解析 第(1)题,甲同学在伞面内侧顺时针转动伞,乙同学从伞顶观察伞则是逆时针转动,类似在北极上空观测。红墨水的流动就类似北半球由高纬向低纬流动的河流,流动的轨迹应向右偏。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实验模拟的类似由高纬向低纬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但赤道上和东西方向上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没有模拟出来,同时伞的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差别也相差太大。
综合提升
1.D [A、B两图提供的是从南极和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的信息,C、D两图提供的是依据经度排列的信息。地球自转方向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A、B两图均错;西经越往西经度数越大,越往东越小,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因此应和西经度度数变小的方向相同,故C图错,D图对。]
2.D [一般来说,水流速度慢,水量小的那一岸,泥沙容易沉积,是堆积岸,岛屿容易与河岸相连;另一岸是侵蚀岸,泥沙不易沉积。地转偏向力使水流发生偏向,偏向的那一岸水流速度快,水量大,泥沙不易淤积。从图中的纬度大小的变化可以判断,甲、乙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流左偏,乙岸侵蚀,甲岸沉积。丙、丁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流右偏,丙岸冲刷,丁岸淤积。由此可确定,最终将与河岸相连的是甲、丁两岸。]
3.C 4.B [解题时要注意“当地时间”是指当地的区时而不是地方时。第3题,根据题目提供的经度先计算各地的时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圣保罗用的是西三区的区时,北京时间3月1日8时时圣保罗的时间为3月1日8时-11时=2月28日21时。第4题,先计算五地所在的时区,然后依次排除A、D(不是北京的工作时间)、C(底特律的时间为2~3时)即可。]
5.B [3月21日,轮船越过日界线,说明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则日期应为3月20日,另一种情况是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则日期应为3月21日(此时日界线以东为20日),甲地45°E位于东3区,与日界线所在的东西12区相差9小时,又轮船航行10分钟,所以轮船越过东西12区时间应为15时10分。而选项中没自西向东航行的日期(20日),所以轮船是自东向西航行且越过日界线,故B项正确。]
6.D [注意横坐标上的1 670 km/h,表示赤道上的线速度,所以c点位于赤道上,纬度最低。A点线速度为0,位于极点处,纬度为90°。其它地区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7.B [轮船西行,则看到的日落时间晚,昼长;同时看到的日出时间也晚,夜长。故昼夜更替周期长于24小时。]
8.(1)北半球。 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2)A (3)A点为零,B、C、D三点相同。 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均相同。
(4)D>C>B>A。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除南北极点为零外,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
(5)C
解析 第(1)题,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但在南、北极上空观察到的方向不同。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图中箭头指向为逆时针,所以A应为北极点。第(2)题,考查地球自转周期,即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间为23时56分4秒,而太阳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为24时,由题意可知,C点的某同学观察同一遥远的恒星应是1个恒星日,时间间隔为23时56分4秒,所以该同学应在今天晚上7时56分4秒观察。第(3)、(4)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他均相同,大约为15°/小时,而线速度除极点为零外,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第(5)题,E为地球同步卫星,因此其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与地球相同,但由于其绕地球公转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因此线速度比地球大。
活动探究
1.用一个小的球进行模拟,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实际上是大于360°(约为360°59′)。如果以太阳以外的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360°就完成了一个自转周期。其演示方法和原理如下图所示。
当地球位于E1时,太阳(S)、某恒星(☆)、地心、某地点(P)位于同一直线上。
当地球位于E2时,地球已自转360°,P又位于同一恒星和地心的连线上。从E1到E2为一个恒星日。
当地球位于E3时,地球已自转了360°59′,P又位于太阳(S)与地心的连线上。自E1到E3为一个太阳日。
2.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概念 自转角度 时间 应用价值 内涵 太阳日比恒星日长的原因
恒星日 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 360° 23时56分4秒 科学研究计时 真正周期 所选参照物的远近不同;地球自转公转同时同向进行
太阳日 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线相交的时间间隔 360°59′ 24小时 生产、生活计时 昼夜交替周期
3.其他的精确计量时间的方法还有平太阳日、真太阳日等等。精确计时有利于研究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制定严密科学的历法。(P16~P17)
活动探究
1.假设地球是正球体,各纬度处的角速度、线速度如下表所示:
纬度 0° 30° 45° 60°
线速度(千米/秒) 1670 1447(1670·cos30°) 887(1670·cos45°) 837(1670·cos60°)
角速度(度/秒) 15 15 15 15
2.如下表所示:
概念 大小 分布规律
线速度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纬度不同、大小不一 赤道最大,两极为0;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角速度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每小时大约15°,每4分钟1°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
(P17)
活动实践
动手演示昼夜更替
本演示实验需准备的用具:台灯、地球仪。
在该演示中,昼夜交替是由于人们拨动地球仪转动产生的。因为该演示大约每5秒钟转1圈,也就是5秒钟代表1天。
(1)请按照教科书所介绍的方法进行实践活动。特别要思考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明确道理。
(2)日常生活中,如果各地都使用同一地方时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会造成工作、休息的不便和时间上的紊乱。(P17)
活动探究
1.一般认为,最好的时区划分方案,也就是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表格可以这样填写:
时间各称 中时区 东(西)一区 东(西)二区 …… 东(西)十一区 东(西)十二区
中央经线 0° 东(西)经15° 东(西)经30° …… 东(西)经165° 180°
2.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时区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某地时区=某地的经度÷15°
若结果为整数,则为时区数;所得结果为小数,则四舍五入。
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第二种方法:先用某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分别加上和减去7.5°,得到这个时区的范围。然后比较已知经度是否在这个时区范围之内。(P19)
活动探究
1.“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简捷计算方法是:
从东十二区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去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上一天。值得注意的是,实际的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延伸的线。如果只穿越了180°经线,而未越过实际的日界线,则不能发生日期变化。
2.有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在世界的时区中就有了一个特殊的时区——东西十二区。因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180°经线是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共同的中央经线。(P20)
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2.明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3.理解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规律。4.能够解释四季、五带的形成。
一、地球的公转
1.轨道:地球绕①__________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②____________面。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③________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④________上。
2.方向:沿公转轨道自⑤________向⑥________。
3.速度:每天向东移动约⑦________。
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为⑧________年,约为⑨________日⑩______时 ________分。
5.黄赤交角:地球的 ________面与 ____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 ________。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 ________的夹角。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原因:由于 ____________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 ________位置不同。
2.表现:太阳直射点的 __________移动、各地 ____________的变化、 ____________的变化以及________的更替、________的划分。
3.五带:______________之间,是一年之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称为热带。____________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________________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
4.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_________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________。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______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______,向______、______两侧逐渐________。
5.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纬度越高,昼越______,夜越______,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________现象;在南半球则昼______夜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________,夜越______,在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现象。________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6.四季变化:地球公转造成地球______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______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______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________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地球公转
1.下面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2.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C.地球从A点出发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B点
考查点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3.2011年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考查点3 昼夜长短的变化
4.冬至日,下列四个城市中夜最长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海口
考查点4 正午太阳高度
5.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
A.楼高的2倍 B.楼高的3倍
C.与楼高相等 D.楼高的4倍
方法技巧练
                   
一、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1.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2)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重合 B.每天重合一次
C.在二分日重合 D.在二至日重合
方法技巧 在光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半球、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二、光照图的一般判读步骤
2.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月________日。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
(4)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E点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_。
(5)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为________时。
(6)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方法技巧 光照图的一般判读步骤:(1)看半球,南顺北逆。(2)看极圈,如果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即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如果出现晨昏线过极点或者和经线重合则为春分日或秋分日。(3)注意图中隐含的时间信息,如6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18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12时(昼半球所在的中间经线),0时或24时(夜半球所在的中间经线)。
                   
一、选择题
1.若其他条件不变,而黄赤交角变为24°时,则(  )
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
C.阳光永远直射赤道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增大
读“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图)”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图)”,回答2~3题。
2.甲图M点的纬度和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和1月 B.60°和7月 C.60°和1月 D.30°和7月
3.当公转速度为N时(  )
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悉尼——处于雨季
4.根据下图中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可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热带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5~6题。
5.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A→E B.B→G C.C→F D.D→H
6.由F→G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图1的A到B之间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D.29届北京奥运会在此时段举行开幕式
读“五带分布图”,完成7~8题。
7.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低纬度地区
8.假设黄赤交角为30°时,地球上(  )
A.寒带的范围变大 B.温带的范围变大
C.热带的范围变小 D.寒带的范围变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综合题
9.读下面“二分二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A处时,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__;公转到C处时,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________年。
(3)自3月21日至6月22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BC、CD、DA四段中的__________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__________移,一直移到直射________。此时段极昼范围由________向________扩大。
答案
知识清单
①太阳 ②黄道 ③椭 ④焦点 ⑤西 ⑥东 ⑦59′ ⑧1 ⑨365 ⑩6  9  赤道  黄道  23.5°  66.5°  黄赤交角  纬度  南北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四季 五带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南、北半球热带 地平面的高度角 90° 12 大 南 北 降低 长 短 长 短 极昼 
短 长 短 长 极夜 赤道 中 夏 冬 春秋
基础达标练
1.B [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动规律,即可判断B图正确。]
2.D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故A选项不正确。从图上看,A点为远日点,B点为近日点,所以地球处于A点时为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处于B点时为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故B选项不正确。地球从A点出发回到A点所用的时间,即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为一恒星年,即365日6时9分10秒,故C选项不对;D选项正确。]
3.B [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4.A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以北的地区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5.C [此题要求冬至日时,前楼的影子不能影响到后楼底层,此地的太阳高度为45°,那么前楼影子与楼高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底角为45°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楼间距应与楼高相等。]
方法技巧练
1.(1)B (2)C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判定昼夜半球,然后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定晨昏线。A图中a为昏线、b为晨线,C图中b为晨线,D图中a为昏线,均与题干不符。B图中a为晨线、b为昏线。晨昏圈平面始终把地球分为相等的昼半球和夜半球,但其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晨昏圈平面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
2.(1)南极点 12 22 (2)23.5°S,90°W
(3)  (4)D>A>E 18.5°N (5)12 18 3
21 (6)12 6
解析 本题由图中信息可知,90°经线为90°E,地球按顺时针方向自转(地球自转方向与东经度增大方向一致),所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5°S。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与90°E经线相对的90°W经线。晨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所以图中是晨线,是昏线。太阳直射纬线上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次是离直射点较近的A点,而E点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与E点相等的纬线是E点相对于太阳直射点的对称点所在的纬线,即66.5°-23.5°-23.5°=18.5°N。E点的地方时为12时(所在经线上太阳最高),C点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乙点的日出时刻是其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即3时),日落时间是其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即21时)。所以乙点夜长6小时,昼长18小时。赤道上的A点昼夜平分。
综合提升
1.D [若黄赤交角增大到24°,则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扩大。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增大0.5°,冬至日缩小0.5°,即年变化幅度增大。]
2.B [由M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可以推断其纬度为南北纬60°;由N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可推断其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约为7月初。]
3.A [乙图中N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间约为7月初,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此时漠河地区白昼为一年中最长的时期。]
4.D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可以看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6月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在12月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有两次直射机会。]
5.B 6.A [由图1可知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正向南移动;8月8日太阳直射点在AD间并靠近A处,地球正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7.B [热带地区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大,气温高,全年皆夏,四季变化不明显;位于南北两极地区的寒带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小,气温低,全年皆冬,四季变化不明显;只有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南北温带,一年中冬、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大,气温变化大,因而季节更替最明显。]
8.A [黄赤交角的大小对五带划分影响很大。寒带的纬度范围和热带的纬度范围之和为90°。如果热带的纬度范围变为赤道到南北纬30°,那么寒带的纬度范围就为90°-30°=60°,即从南北纬60°到南北纬90°为寒带。由此可知: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变小。]
9.(1)近日 较快 远日 较慢 (2)1恒星 (3)BC 北 北回归线或23.5°N 北极点 北极圈
活动实践
1.当太阳光直射赤道时,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世界各地都存在昼夜交替现象,而且世界各地的昼夜长短都相等。
2.当太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存在无昼夜交替现象的地方。这些地方都在南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是极昼,南极圈内是极夜。
3.绘图(我们以夏至日,即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为例来说明绘图方法。)
作图过程:过圆心画一条水平线表示黄道平面,并延长与大圆相交于两点;画地轴,地轴应与黄道面之间形成66.5°的夹角;画南北回归线,以黄道面与大圆的两个交点为起点,画两条平行于赤道的虚线表示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即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南北回归线的范围);画出极圈,以通过地心且与黄道面垂直的假想线与地面的交点为起点分别画两条平行于赤道的虚线,表示南北极圈(极圈的度数是地轴同轨道平面斜交的角度,与黄赤交角互为余角);通过太阳直射点与地心的连线画直射点太阳光线(一般再画四条,南北边界两条,中间两条,都要互相平行);过地心画出的太阳光线的垂线就是晨昏线,夏至日应与南北极圈相切。注意本题介绍的方法是把地轴画成倾斜方向时的画法,想一想,如果把地轴画成垂直的,图该如何画。
填表:
太阳光直射的纬线 白昼消失的地区 黑夜消失的地区 简要说明
北回归线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白昼消失为极夜,黑夜消失为极昼
南回归线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P22)
活动思考
日历上的节气日期不同和时刻不同的原因在于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而日历上的历年是365日。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P23)
活动探究
1.根据tgH=,求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H=90°-|φ±δ|
当太阳直射点与当地位于不同半球时,用“+”;当两者位于同一半球时,用“-”。
求证过程如下:
图1中H=90°-∠α=90°-∠β=90°-(φ-δ)
图2中H=90°-∠α=90°-∠β=90°-(φ+δ)
3.(略)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