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几何小实践(角与直角) 沪教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几何小实践(角与直角) 沪教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16 11:14:33

文档简介

《角与直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P65-66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的角的观察和探究,初步建立角的概念,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和实践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并能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能力目标]:
3.在观察、操作、抽象、归纳、辨析等过程中,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1、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认识直角,并能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1、建立角的概念。
2、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教学关键:
在多种活动中认识角与直角。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三角尺等。
[学具准备]:彩纸、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提问:
(1)同学们,你们发现老师手里拿了什么呀?(三角尺)
(2)抽象出一个角
板书: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
二、新知学习。
(一)角的认识
1、生活中的角。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角,你能举例说说吗?
(2)出示:剪刀、钟、扇子等。这几种物体上的角你能找到吗?
(3)媒体演示:抽象出各种角。
2、引出角的特点。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同桌相互说)
(2)这两条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它们碰在一起形成的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我们用弧线表示角。(边说边板书)
(3)找角的顶点和边(学生上台演示)
板书:
(4)现在你能说说角的特点吗?(板书: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
(5)教学儿歌
3、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练习纸)
4、小结:一个角必须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无论它的位置、方向、大小有什么不同,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就是角。
(二)认识直角
1、认识直角。
师:找两把三角尺中一样大小的角。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角,你们知道它的名称吗?我们把它成为直角。板书:直角
师:看看黑板上的这三个角,哪个角可能是直角呢?
师:让我们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测量一下吧!
2、判断直角
(1)媒体演示
(2)练习纸中找出直角并把原来角的符号改成直角符号。
三、拓展练习:
1、折直角
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直角,并表示出来。
2、寻找直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直角,现在请你们利用刚刚折出的“直角”去找找教室里哪些地方有直角?(学生活动)
师:刚才我们找了许多直角,它们的边有长有短,但它们都是直角。
3.数直角(机动)
如果打开你们折好这张纸,数一数有几个直角?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游戏(机动):
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你们猜猜还剩几个角?
大家的猜想各不相同,那就请你们自己动手剪一剪,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六、独立作业:
练习册P43/(1)(2)























)《角与直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P65-66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的角的观察和探究,初步建立角的概念,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和实践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并能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能力目标]:
3.在观察、操作、抽象、归纳、辨析等过程中,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1、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认识直角,并能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1、建立角的概念。
2、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教学关键:
在多种活动中认识角与直角。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三角尺等。
[学具准备]:彩纸、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提问:
(1)同学们,你们发现老师手里拿了什么呀?(三角尺)
(2)抽象出一个角
板书: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
二、新知学习。
(一)角的认识
1、生活中的角。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角,你能举例说说吗?
(2)出示:剪刀、钟、扇子等。这几种物体上的角你能找到吗?
(3)媒体演示:抽象出各种角。
2、引出角的特点。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同桌相互说)
(2)这两条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它们碰在一起形成的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我们用弧线表示角。(边说边板书)
(3)找角的顶点和边(学生上台演示)
板书:
(4)现在你能说说角的特点吗?(板书: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
(5)教学儿歌
3、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练习纸)
4、小结:一个角必须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无论它的位置、方向、大小有什么不同,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就是角。
(二)认识直角
1、认识直角。
师:找两把三角尺中一样大小的角。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角,你们知道它的名称吗?我们把它成为直角。板书:直角
师:看看黑板上的这三个角,哪个角可能是直角呢?
师:让我们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测量一下吧!
2、判断直角
(1)媒体演示
(2)练习纸中找出直角并把原来角的符号改成直角符号。
三、拓展练习:
1、折直角
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直角,并表示出来。
2、寻找直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直角,现在请你们利用刚刚折出的“直角”去找找教室里哪些地方有直角?(学生活动)
师:刚才我们找了许多直角,它们的边有长有短,但它们都是直角。
3.数直角(机动)
如果打开你们折好这张纸,数一数有几个直角?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游戏(机动):
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你们猜猜还剩几个角?
大家的猜想各不相同,那就请你们自己动手剪一剪,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六、独立作业:
练习册P43/(1)(2)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
【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周围很多物体上有角。因此,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在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
2、【设计理念】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通过感知角
—找角—摸角—画角—分辨角—做角、玩角—创造角等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二年级上册“角和直角”第一课时内容,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及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图形的角,再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使学生建立角的表象,为下节课认识直角做好准备。同时,这部分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和操作能力。
4、【学情分析】在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获取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直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并知道角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更深刻地把握角的特点,了解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建立自信心,感悟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学会用尺画不同形态的角。
【教学难点】
1.用尺正确地画角,并能尝试画不同形态的角。
2.理解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课前】1、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
2、用3根小棒手拉手你能摆出什么图形?
3、用2根小棒你能摆出什么图形呢?(把你摆出的图形画在课堂练习本上)
师:猜对了,大拇指送给你们,课前准备做得好。摆出的图形中,有的是我们学过的,有的是没有学过的,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数学王国里走一回,去认识一个新朋友——角,好吗?(适当添加课件小棒图,可能会出现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角、直线、大于号、小于号、加号等)
【课中】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师(出示大三角板):老师今天带来了1个大三角尺,这里面有角吗?谁来指一指。(师规范示意指角)
注意:当有学生指点为角时,师:(师用顶点处戳一下学生的手)你有什么感觉??生:尖尖的;?师:尖尖的只是一个点,不是角,在数学王国里我们称它是角的顶点。(师规范指角)
还有谁愿意来指一指?一块三角尺上有几个角?(3个)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去认识一个新朋友——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探究新知,释疑授新
(一)联系实际,感知角——找角、摸角
师:老师从生活中带来了几样东西,大家来找一找角在哪里?
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大家找找看,哪里有角?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同桌看一看。

: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与大家一起分享?(指名演示是,师规范演示。)
生会指出很多角:黑板上、桌子上、数学书上、窗户上……
师: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广泛了,只要你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的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并从实例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建立角的表象,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师:想一想: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大家在桌面上找个角,用手摸一摸这个角,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我们先从顶点出发摸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摸另一条边,这个角就这么大。)
3、师:请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数学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顶点“,都有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边”。这就是数学王国中的“角”。还要标上角的标记。
4、归纳角的基本特征并画角板书: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齐读)板书画2个开口方向不同的角,并标上各部分名称。角的开口还可以向着不同的方向。
(二)结合课本找角
师:打开课本第38页,在主题图中找角,并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找到的角。(课件验证)(真聪明。这么快就找到这么多角。)
(三)分辨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怎样的?
帮我辩一辩哪些图形才是角家族的朋友?下面图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为什么?(出示判断角,并说明原因。)
下面图形中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
(四)画角(可以画开口不同方向的角)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的特征,你们会画角吗?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呢?
师:请大家拿出三角板,按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开口可以是不同方向的角。
指几名生上黑板画,画好后让生评价。
(五)变角思考、猜角
1、师:请用肢体语言表示一个角。怎样使这个角变大?怎样使这个角变小?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开口变大角就变大,开口变小角就变小。)
2、师变魔术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出现了,(把角的两条边延长)这个角变大了,对吗?(再把角的两条边缩短)这个角变小了,对吗?
3、思考:怎样比角?角的大小和什么没有关系?
4、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
5、猜角:给出两个一样大小的角,猜一猜我们俩谁大?谁小?
【设计意图】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看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出色,老师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下面的图形个有几个角?(教材中的练习)
2、一张长方形的纸有几个角?如果剪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3种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层次深度的练习设计,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课堂总结,回顾整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谁交上了朋友?有哪些收获?
(生畅所欲言)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角的形状,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
两条边,还学会了画角。今后,我们将会学习更多关于角的知识,在角的王国里探究更多的奥秘。
课后思考一下:在放大镜下看角,角变大了吗?
 【课后】升华主题,欣赏美
  师:同学们角不仅在数学中被广泛应用,古今中外许多建筑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神奇魅力吧。(伴随悠扬的音乐欣赏古建筑)
【设计意图】欣赏古代建筑,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增强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作者姓名:
蒋晓燕
性别:女
年龄:45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电话:13807232786
邮箱:1153040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