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
一、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二、写作背景
罗迦·费·因格(1948--),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微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三、字词
(1)字音
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zī)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
(2)词义
【汲取】吸取。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四、结构层次
《谈创造性思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第二部分(第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第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第4~5段):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第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第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总结,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的关键所在。?
五、课文分析
1.课文开头的图形揭示了一个什么问题?开头有什么特点?
明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从生活中的现象谈起,开门见山,通俗易懂。
2.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
明确:因为这个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有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兴趣。
3.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明确: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4.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明确: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5.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关键在哪里?
明确: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6.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
明确: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逐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答案,这合乎“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7.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明确:(1)例证法:谷登堡的事例(第7段);罗兰·布歇内尔的事例(第8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5段和第10段。
六、拓展延伸
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名人。
1、瓦特观察“水开了壶盖就跳动”这种现象发明了蒸汽机。
2、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3、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明了万有引律定律。
4、伽利略观察教堂的钟得出钟摆等时性定理。
5、贝尔观察了声音能产生电流的原理发明了电话。
6、莱特兄弟观察空气动力学原理,发明了飞机。
7、张衡看到月食发明地震仪 。
8、鲁班看到了带齿的叶子发明了锯子。
9、仓颉观察万物,依据物体的形状发明了字。
10、爱迪生观察电流通过某些物体会发光,发明了电灯。
11、司南通过观察磁铁或是吸铁石发明了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