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散步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散步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6 18:2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步》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训练积累(15分钟小练)
【基础存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的母亲又áo guò( )了一个严冬。
(2)yí shà shí(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飞两年来,中国的C919用实力让世界信服。
B.羌塘无人区虽然很美,但不能随意穿越。
C.这个盗窃团伙,纠集了不少劳教释放人员,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D.我站在湖岸,只见万顷碧波泛着粼粼波光,令人心旷神怡。
3.下面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火在燃烧的时候,发出很多热量。这种热量把周围的空气加热了,于是,受热后的空气产生热膨胀,变得很轻,开始上升。也就是说,B.由于空气受热变成上升气流,才使得火焰的方向向上。你也可以这样来理解:C.火向上燃烧,是因为上升的空气或燃烧的热气体把火焰拉上去了的原因。因此,在火焰的上端,呈现出一种像蜡烛的火苗或火柴的火苗那样的尖形。这种形状接近于三角形,尤其是顶端和三角形一样。D.由于物体在燃烧的过程中,这种作用不断产生,所以火总是向上燃烧。?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8日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面对生态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1)请用一句话概括习总书记讲话的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合作”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阅读经纬】
阅读《散步》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5.“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几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为何有这样的感觉?

7.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中的“摸摸”这个动词在句中有何表达作用?

8.文章结尾为何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拓展迁移
【拓展阅读】
卖红薯的母亲
范诚
前几年有一次我回到湘西。在农贸市场的拥挤人流中,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喊我。我走过去一看,是伯母!她站在市场边上,正在卖红薯。
我感到很惊讶,说您老人家还卖红薯呀?老人嗔怪我说:“调去长沙了,也不来我家里玩了。”接着说,“种多了,吃不完,烂掉可惜,所以挑来卖。”接着,俯下身去,装了半袋子红薯,要我带回长沙去。我本想拒绝,可看到老人那真诚的目光,不好意思地接受了。
不禁感慨万分,想起三十年前的往事。这老伯母,真是本色不改啊!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刚分到湘西工作,举目无亲。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去看望一位老乡宛伯。刚好老伯、伯母都在家,见到我格外热情。
老乡之间一交流,就熟悉了。我才知道,宛伯是解放初随部队到湘西工作的,已经三十多年了。伯母是本地人,在吉首一家工厂工作。虽然只去过我们老家一两次,但对我们家乡的情况十分熟悉,对家乡人十分热情。伯母看着我,回头对宛伯说,我很像她家老大。
寒暄一阵,伯父、伯母非留我吃饭不可。接着伯母进厨房忙碌去了,一会儿就做了一桌菜,吃得酒醉饭饱。离别时,伯母特别叮嘱我:“你在这边没有亲人,就把我这当你的家一样,闲时常来坐坐。”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过了一段时间,宛伯的大儿子回来了,伯母打电话把我叫去,让我们互相认识。我一看,脸型、个子真的有几分相像,加上意气相投,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几年后,朋友到一个县里担任领导职务。
后来伯母也退了休,闲不住,就在大院子里开垦荒地种小菜。他们单位院子大,荒地多,渐渐地开出了一大片,种的菜自家根本吃不完,就挑到附近学校门口去卖。
那时候我女儿已上小学,有时我去接女儿,便会遇到伯母。每次见到我,伯母都要给我捆几把菜,要么是南瓜,要么是红薯,要么是时鲜小菜。有时觉得不好意思,我便推辞。伯母却坚持要送,并说:“这是我亲自种的,不施农药化肥的,尽管放心。”我只得收下,而后十分感慨。
其时伯母的儿子已经当了县长,没想到伯母仍在大街上卖菜。若是农村,种田卖菜还讲得过去,城市里的人,儿子当了县领导,母亲却站在街头卖菜,全国可能也找不到几个,真是一个怪人。
有一两次,又遇到伯母卖菜,我便劝她,七十出头的人了,年岁大了,莫卖菜了。伯母快言快语,种那么多,我不卖,在地里烂掉?多可惜!我就说少种点。伯母不同意:“不种,我一天干什么,我又不打牌,坐久了要生病的!”我又委婉地说:“你儿子当县长了,被别人看到不好意思。”没想到伯母理直气壮说:“他当他的县长,只要记得有个母亲在卖红薯就可以了。”我笑了,无言以对。
我把红薯提上车,给朋友打电话,说见到伯母在卖红薯。朋友一点也不觉得意外,说他也曾劝过母亲,不要卖红薯小菜了,可老人家没有别的爱好,每天照常打理。后来慢慢觉得,母亲在马路上卖红薯,自己心里总有份敬畏心,看到别人卖红薯小菜,总想起母亲来。
接着他自嘲地说,要是哪一天干不好,他也跟着卖红薯去!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9年第3期,有删减)
9.本文主要写了有关伯母与“我”的哪几件事?(请选择三件写下来)
(温馨提示:考查概括能力。题干中是“伯母与我”,因此每件事的主语应为“伯母”)


1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温馨提示:考查对人物描写手法的理解。抓住“当你的家人”“时常”等体现伯母热情与纯朴的词)


11.如何理解“母亲在马路上卖红薯,自己心里总有份敬畏心”?
(温馨提示:考查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抓住“卖红薯”是母亲本色的体现;是“敬畏之心”产生的由来作答)


12.本文以第一人称来写,写了不少“我”与伯母的内容,将标题改为“卖红薯的伯母”是否更加恰当?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温馨提示:考查对标题的理解。从所叙之事——“我”的见闻,与文章主题——母亲对儿子的支持与影响之间的关系来考虑)

《散步》自主学习
【基础存盘】
1.(1)熬过(2)一霎时
2.C(“各得其所”是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不能用来形容盗窃团伙的分工)
3.C(删除“的原因”)
4.(1)我们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2)示例:合作是一支乐队,需要全体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奏出余音绕梁的华章。
【阅读经纬】
5.显示了春天不可遏制的生机,同时暗示了熬过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也自然引出下文的散步。
6.因为祖孙发生分歧,等着“我”来定夺,处理的结果,将决定着一家人散步的气氛,所以,“我”感到责任的重大。
7.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奶奶对孙儿的爱抚、疼爱,不想让孙儿委屈的心理。体现出人间浓浓的亲情。
8.一个家庭由老年人、中年人、未成年人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作者的意思已经超出了事情本身,实际上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孩子的爱护。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拓展阅读】
9.初次见面,伯母热情留我吃饭;伯母让“我”与他的儿子交上朋友;伯母时常送“我”农村蔬菜;伯母不听“我”劝告,坚持卖红薯;“我”再到湘西,伯母送“我”红薯。
10.语言描写,反映了伯母与“我”离别时的情景,表现出伯母待客的热情和纯朴本色。
11.母亲在马路上卖红薯的画面,成为母亲勤劳能干、坚持劳动美德的体现。而这些美德影响着他,教育着他,也鞭策着他,让他对工作、对群众多了关爱与敬畏。
12.不好。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而要表现的是一位母亲在儿子高居县长之位后,而自己依然过着朴素的生活,从而表现了一位母亲的纯朴与对儿子工作的支持,因此以“他与母亲”的角度拟写标题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