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体会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写法
2.掌握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作用。
3.深刻体会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和深厚。
训练积累 (15分钟小练)
【基础存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双腿tān huàn( )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她shì nònɡ( )的那些花都死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们表演了舞蹈——《欢乐颂》。
B.明天刘伟就要与我们诀别,到县城上中学了。
C.朱婷再为瓦基弗银行队夺得排球联赛冠军,让球迷喜出望外。
D.小区的监控被翻来覆去查看了许多遍,好心人还是没找到。
3.下面是一段说明性文字,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些毒蛙从所吃的食物中获得毒性,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皮肤上。(B)这种毒素与受害者的神经系统受体结合后,能导致痉挛甚至死亡。(C)不过,对于毒蛙本身而言,这种强大的神经毒素是完全无效的。(D)这主要是因为毒蛙自身的神经系统受体发生了基因突变造成的,所以毒素不再对毒蛙自身的受体发生作用。也就是说,毒蛙已经进化出了对自身毒性的抗性。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以下是一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五四精魂传万代
下联:
【阅读经纬】
阅读课文第3段到结尾,回答下面的问题。
5.“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这句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6.“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7.“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作者将菊花写得如此细致有何用意?
8.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母亲“挡”住的是“我”的视线,母亲害怕落叶会引起儿子的凄凉感和悲怆感,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呵护无微不至。
B.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母亲比“我”还敏感。体现出母亲唯恐这些字眼勾起“我”的烦恼,也表明母亲内心比“我”更沉重。
C.“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我”惊讶于母亲的病如此没有征兆,惊讶母亲的病的进程之快。
D.结尾重复“好好儿活”,表明“我们”已成熟,“我们”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拓展迁移
【拓展阅读】
我的母亲
蔡志忠
母亲很爱看歌仔戏。
两个月一次,歌仔戏的锣鼓声打破了乡下的平静。孩子们总是追着宣传车抢歌仔戏广告戏单。我好不容易抢到一张戏单,便急忙跑回家告诉妈妈:“妈妈!这次演许仙与白娘子,我们哪一天去看戏?”
母亲一定迫不及待地回答:“明天下午我们去看第一场。”
第二天午饭后,她急忙洗完碗盘,还来不及把碗盘摆入橱柜,便拉着我直奔花坛戏院。她总是随着“陈三五娘”“陈世美与秦香莲”“孟丽君”的悲欢离合情节,边看边哭,泪流满面。
散场后,我的主要任务是,先回家打探父亲是否已经从田里回到家里——如果父亲在家,我就得偷偷打开厨房后门门闩,轻掩门板,然后再回去告诉躲在稻草堆后的母亲。母亲只好手捧着预藏在后院柴堆上方的喂鸡鸭的空盆,从厨房后门进屋,假装自己在后院干了一下午的活。
其实父亲心里明白得很,他早知道,只要有歌仔戏班到花坛演出,母亲一定不计一切后果去看戏。她宁愿忍受父亲臭着脸生气一个星期,也要飞到戏台前过过戏瘾。只要一听到歌仔戏的锣鼓声响起,母亲便无法平静地做家事,得先去看完一场歌仔戏,让平淡的乡下生活变得精彩炫丽。但她还是很克制,也像跟父亲有个默契的约定,每次歌仔戏班来花坛公演十天,她只去看一次下午场。我知道,如果父亲不反对她看戏,她一定日场、夜场连看十天二十场戏。
我小时候很不能理解:母亲那么爱看戏,为何父亲会那么反对?
后来想清楚了:生活在贫困的农村,父亲不能谅解自己辛苦地在田里干活时,母亲不做家事,还花钱买票去看戏。
长大后我发现,我的好胜心来自全乡书法第一的父亲,但我的个性形成大都来自母亲。母亲永远不责骂自己的孩子,不跟自己的孩子说“不”。
沉迷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横眉冷对千夫指”,不理会世间的价值观和别人的看法,随着心中想法而行事——我的这些特立独行的个性来自母亲。
通常小孩都是由母亲带大的,因此小孩的个性也大多来自母亲,我本人就是一个例子。母亲跟我交谈时,总是以相互斗嘴调侃的方式说话。例如我跟别的小孩到田里抓泥鳅,玩得双手很脏,她会说:“哇!好厉害,能玩得这么脏!这么脏的手,除非用菜刀剁掉,否则怎能洗得干净?”
我说:“不必剁,我自己洗给你看。”
小时候,我喜欢端着一碗饭,边吃边到左邻右舍串门子,到处打听新闻。
她会说:“好厉害,一顿饭竟然可以吃到天涯海角!今天有什么新闻?”
我说:“左邻阿花下星期一从台北回来,右舍阿珠明天有人来相亲。”
听完,她说:“你这么认真当新闻播报员,有没有人给你钱?”
我说:“我当免费志工,不收钱。”
我聪明,反应快,大概是因为从小妈妈就以这种方式跟我对话,培养了我随机应变的能力。
后来我有了女儿,我也学母亲跟我对话的方式跟女儿讲话,印证了我的观点。例如,我常笑着对女儿说:“好丑!好丑!长得好丑!”
女儿回答:“不丑啊!很漂亮,怎么会丑呢?”
我继续说:“哪儿有漂亮?很丑啊!”
于是她反击:“没办法,因为爸爸长得实在太丑啦!”
渐渐地,女儿也学会以调侃的方式跟我对话,她确实也变得反应快,比别的小孩聪明。
(选自《读者》2019年8期,有删改)
9.本文主要选取了关于母亲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温馨提示:先将文章叙述的两件事分开,再概括内容,力求将能体现母亲性格的关键信息概括出来)
10.文中写到父亲和母亲分别给了我怎样的影响?
(温馨提示:父亲的影响,在文中有具体的语句反映。母亲的影响,主要通过题1中的两件事反映出来)
11.母亲为何如此喜爱看歌仔戏?
(温馨提示: “只要一听到歌仔戏的锣鼓声响起……让平淡的乡下生活变得精彩炫丽”从这句话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即可)
12.文章结尾写作者与女儿之间的对话,有何作用?
(温馨提示:考虑对话对突显女儿特点的作用,再考虑其对表现母亲的作用)
《秋天的怀念》自主学习
【基础存盘】
1.(1)瘫痪(2)侍弄
2.B(“诀别”是永远的分别、死别的意思。而此处用来形容转学,不合语境)
3.D(删除“造成的”)
4.(1)“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意思对即可)(2)示例:当代学子展英才
【阅读经纬】
5.(1)衬托“我”孤独、痛苦的心情;(2)象征“我”的生命也如这树叶一样凋零;(3)为下文写母亲挡住落叶做了铺垫;(4)渲染了悲凉 伤感的气氛。
6. “憔悴”意为脸色不好,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写出了母亲的耐心和慈爱,运用神态描写细腻地刻画出了母亲在自己病重期间仍一心为儿子着想的无私与伟大。
7.菊花象征母亲对“我”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借菊花赞美母亲的纯朴、高洁;菊花象征美好的生活,表明作者将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
8.C(表明“我”从未曾关注过她,寥寥数语,体现出“我”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之情)
【拓展阅读】
9.母亲不顾父亲的反对看歌仔戏。母亲跟“我”以相互斗嘴调侃的方式交谈。(意思对即可)
10.父亲养成了“我”的好胜心。母亲养成了“我”特立独行的个性,培养了“我”随机应变的能力。
11.因为母亲想让平淡的乡下生活变得精彩炫丽。
12.写作者与女儿之间的对话,突出了女儿反应快、比别的小孩聪明的特点,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我”的影响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