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8.1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经历、探索,理解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SAS)
2、能熟练利用判定方法2(SAS )解决问题
二、学习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SAS)及其应用
三、学法指导
能把握住利用判定方法2(SAS )判定三角形全等需要的元素都是什么(是边还是角,边和角的关系),从而能熟练的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四、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及预习感悟】(学生上课前自主完成部分)
课前准备
全等三角形基本性质是:对应角 ,对应边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ASA:
AAS:
若让你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除了ASA 和AAS外,你还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说说你的理由。
依据预习提纲预习并完成相关的问题
说一说你在P30实验与探究中的发现。
判定方法2(SAS):
比较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ASA)和判定方法2(SAS ),你有什么发现?
4、试一试(相信你能行)
.已知:如图,∠1=∠2,BD=CD,,△ADB和△ADC全等吗?为什么?
预习疑难摘要:
【课堂学习研讨交流】(师生课上共同完成部分)
小组讨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不会的要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噢!
同桌互相讲解预习提纲的内容。注意互相借鉴学习噢!
3、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知识应用与能力的形成】
例1: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小亮设计了一个方案: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结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使EC=CB,连结DE,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你认为他的方案对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是SAS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先判断三角形全等,再由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性质得出对应边相等。
例2:(解释教材P31中的实验与探究)
解析: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是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也就不能把它作为判定方法,(同学们可要注意奥)
例题反思(你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训练巩固
1、已知:如图,AF=CE,AD∥BC,AD=CB,△ADC和△CBA全等吗?
2、(变式训练)如图,已知:AC=DF,AC∥FD,AE=DB,△ABC和△DEF全等吗?
【学习体会】
依照学习目标,说说你的收获。
请把本节课你认为重要的地方记录下来。
还有什么疑难问题?不要忘记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基础与达标】
1、如图OA=OC,OB=OD,若AB=8cm,则CD=
2、如图,D、E在BC上,且BD=CE,AD=AE,
∠ADE=∠AED,△ABD和△AEC全等吗?
3、已知:AB=CD,AB//CD,AD和BC相等吗?为什么
AD和BC平行吗?为什么
如图,若,AC=AD,∠1=∠2,
则 △ABC和△AED全等吗?
五、综合与提升(必做作业 做在作业上)
1、教材P36练习题第6题
2、教材P36习题B组第2题
六、拓展与探究(选作作业)(课下完成部分;时间充足可课上完成)
1、如图,已知: AD是BC上的中线 ,且DF=DE.你认为BE和CF平行吗?为什么?.
2、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BF=CD,CE=BD,那么∠EDF等于( )
A..90°-∠A B. 90°-∠A C. 180°-∠A D. 45°-∠A
3、如图,已知: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B,ED⊥OA,C,D是垂足,连接CD交OE于点M。
(1)△ODE和△OCE全等吗?为什么?
(2)△ODM和△OCM全等吗?为什么?
(3)∠ECD和∠EDC相等吗?为什么?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