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悯农二首(其一) 1(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悯农二首(其一) 1(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01 13: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悯农二首(其一)
教学目标:
1. 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认识“粒、夫、饿、死”四个生字,认识部首“食字旁”。
2. 通过老师范读或跟着录音,能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 初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懂得尊敬劳动者,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懂得尊敬劳动者,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揭示课题。
小朋友,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悯农二首(其二)的这首古诗吗?能背一背吗?这首古诗让你懂得了什么?
1. 出示课题。
二、读通古诗,学习生字。
1. 学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出示:春种和秋收图。
师范读古诗,请学生说说这两幅图分别描绘了哪两个季节?画面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1) 学习生字“粒”。
1 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2 诗中说“一粒粟”就是一种谷物,去壳后叫小米,北方人一般叫谷子。粟的大小和我们吃的米差不多。
3 除了“粟”,哪些事物可以用“粒”?(糖、纽扣、石子儿……)
凡是小而圆,颗粒状的事物,都可以用上“粒”。
(2) 理解古诗意思。
万颗子就是许多粮食。
朗读句子,边读边想,为什么春天种下的种子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呢?
(3) 引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 师生互相诵读古诗,体会农民的辛苦。
2. 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 学习“夫”“饿”“死”。
①“夫”:与“天”区别。
②“饿”:学习新部首,并积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③“死”找找反义词:活。
(2) 看秋天图,师讲解:尽管四海之内(也就是天下)没有荒废的耕地,但是所有的粮食都被当时不劳动但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夺走了,虽然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动,还是免不了活活被饿死。
(3) 带着同情农夫的心情朗读句子。
三、巩固生字,背诵古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