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是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二课时。本节内容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描述了隋唐时期社会的高度繁荣、唐前期民族交融、唐中后期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从横向看,隋唐的高度繁荣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的高峰,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从纵向看,隋唐虽是盛世,但时间并不长,而从三国到南北朝,实际上是在为盛世奠定基础。因此,学习时就需要注意将这两个时段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考虑。例如,民族交融问题的主要内容出现在两晋南北朝,但应注意隋、唐盛世在很大程度上是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成果,当时的皇室都有民族血统。自唐朝中期爆发安史之乱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本课主要包括了隋唐的高度繁荣、唐朝前期的民族交融、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三大块内容。其中唐朝前期的民族交融是本课叙述的重点。第一块内容跨度时间长,学生对隋唐历史有一个宏观印象。第二块内容可以看成是隋唐繁荣的表现之一,可以重点分析。第三块内容叙述的时候要注意与第二块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唐朝前期的民族交融。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科书的叙述,本课的目标包括:
1.能够以教材信息为材料,自主梳理重要史事,编制“隋唐年代表”,并用于分析隋唐社会的高度繁荣。
2.通过文字和图片史料的分析,挖掘关键信息,分析唐太宗对东突厥、西突厥、吐蕃等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措施。
3.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不同的史料,对唐朝前期的民族政策的原因做多元的解释,对民族交融的影响做辨证分析。
4.能够认识到突厥、回纥、吐蕃等民族有悠久历史,对祖国边疆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民族之间战争是民族关系的支流,相互友好关系是主流。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所管辖的地区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从而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对中华民族产生深刻的认同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导入】
引用费正清《剑桥中国隋唐史》一段话
“隋朝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的以来近400年的大分裂,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时期。”(费正清《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教学设计意图:本课的标题是《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一子目的题目是“隋唐的统一”,可见教材编者将隋唐两个朝代合并在一起讲述。所以我引用史学观点解释“隋唐时期”这一历史概念。也可以使学生迅速掌握本课学习的中心任务。
【学习任务】
1.导入学习任务一:了解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大事记
教师活动:呈现材料1
材料1: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剑桥中国隋唐史》
问题: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简述隋朝在各方面的成就。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简述隋朝的成就。
设计意图:本课共有三个“学习聚焦”。其中第一个聚焦是“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从知识的达成角度而言,这一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对隋朝的盛世成就有初步了解。从教学环节展开来看,也使学生明白唐的盛世实际上是隋朝的接力。
材料2:“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周易·系辞上》
“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遗风。”——《资治通鉴》
“改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有志者莫不相望太平”。——《隋唐嘉话卷上》
问题链:
1.结合材料指出“贞观”年号的寓意。
2.根据教材,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贞观之治”对唐朝后世统治者的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教材,获取信息。在此基础上理解唐朝盛世的具体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内容适当的补充,对“贞观”年号的探讨,使学生对唐朝治国理念的形成有更深刻的理解。唐的盛世实际上是隋朝的接力。唐朝在全面继承隋朝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军事制度的基础上,又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这样杰出君主的治理,使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强盛顶峰时期,国祚达近三百年之久,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帝国。
2.导入学习任务二:理解唐前期的民族交融
情景呈现: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中国北方的突厥、西部的薛延陀、吐蕃等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
学生活动:观察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情况,说说各民族的分布。
设计意图:涵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情景呈现:唐初,东突厥成为威胁中原的主要力量,在太宗刚登基不久,颉利可汗率兵打到长安城外,迫使太宗与之订立盟约。贞观二年,突厥遭遇大雪灾,再加上内部动乱,太宗抓住机会派李靖率军反击大获全胜。630年,颉利可汗帅10万部众归附唐朝。太宗和大臣就如何安置东突厥问题进行一番讨论。
材料3:“突厥恃强,扰乱中国,为日久矣。今天实丧之,穷来归我,……分其种落,散属州县,各使耕田,变其风俗。百万胡虏,可得化之为汉,则中国有加户之利,塞北常空矣。”——朝士多
“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不顾恩义,其天性也。……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魏征
“请……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也。” ——温彦博
材料4:唐朝对民族地方的一种?????统治形式,其部落列置州县,以其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子孙世袭,各安其居,不编户籍,不上贡赋,通常都督府节制,大者为府,小者为州。——《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版第10页)
问题链:
1.在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上出现了哪三种意见?唐太宗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
2.说说羁縻府州的特点,并完成“??????”上的填空。
3.分析对东突厥的统治措施对当时北方各族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指出对安置东突厥的三种意见,并分析原因。根据材料4的内容,名词解释“羁縻府州”,学会用精炼的词高度概括特征。在分析对东突厥的统治措施中,感受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时“以示无外,华夷一家”的理念,从而理解西北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的共同举措。
设计意图:本材料意在通过创设“君臣关于东突厥安置问题的讨论”这一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回归历史现场,增强对历史语境的理解。古文阅读一直是学生的短板,培养学生阅读古文,提炼关键词,解读史料的能力。抓取关键词“化汉为胡”、“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等词,可知朝士多的意见是把游牧民族变为农耕民族,温彦博的观点是保全部落,维持原有的风俗习惯。抓住关键句“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可知魏征观点是赶回原籍。引导学生了解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先后顺序,注意历史发展的逻辑关系。另外,“左图右史”,能将某事定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下,同时利用地图、年表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
情景呈现:在唐同东突厥交锋的时期,西突厥控制着西域地区,并拥有如高昌、焉耆、龟兹、疏勒等附属国。638年,兵部尚书侯君集率军击败了吐蕃,随后唐朝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国王松赞干布,两国交好。唐朝因而更加牢固地控制了河西。640年(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和牛进达率唐军灭亡了西域最强的高昌国。
材料5:(贞观十四年,唐朝平高昌国)太宗欲以其地为州县,魏征谏曰:“若以为州县,常须千余兵镇守……陛下终不得高昌撮粟尺布以助中国,所谓散有用而资无用。”上不从,以其地为西昌州,又改为西州……并为(安西)都护府,留军以镇之。——《唐会要·高昌》
问题链:
1.唐太宗、魏征治理西突厥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2.分析唐朝对东突厥和西突厥地区采取的不同措施的原因。
学生活动: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理解唐太宗、魏征治理西突厥的主张,在此基础上,联系前面内容,比较差异。继续完成“民族关系大事年表”(635、640、641、646、702年)。
设计意图:西突厥比较强大,所以先要处理吐蕃的关系,控制河西地区后,然后集中力量对付西突厥。使学生能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能对材料3、5进行比较辨析,分析唐朝对东突厥和西突厥地区采取的不同措施的原因。在比较环节,能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将不同的统治措施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内,进一步认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情景呈现: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类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6:“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唐人既不是魏晋以前汉人的简单延续,也不是胡族单向地融入汉族,而是汉胡互化产生的民族共同体。——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版)
问题探究:
1.唐太宗为何能“独爱之如一”?2.结合史实分析唐前期民族交融带来的影响?
学生活动:共同探究唐朝前期民族交融产生的原因,形成多元解释。举例说明此时的民族交融带来的影响。
设计意图:从了解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即对不同少数民族采取不同措施,上升到探究唐太宗民族政策的成因。分析问题时,既要考虑到唐王室“混血”的特征,也要把这一内容放在整个专题中进行考量。唐朝的民族融合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培养学生多元解释历史的能力。同时完成学习聚焦二“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探究影响时,能明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开发作出的积极贡献,民族交融使得国家版图扩大,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所管辖的地区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深刻认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3.导入学习任务三:请总结藩镇割据到唐末军阀肢解唐朝的历史线索。
情景呈现: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不断在边疆增兵。先后设立了八个节度使。最终节度使的边镇达到中央禁军的四倍。使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统率20万铁骑,于755年发动“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于763年被唐平定。安史之乱一直被史家认为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材料7: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故兵之始重于外也,土地、民赋非天子有;既其盛也,号令、征伐非其有;又其甚也,至无尺土,而不能庇其妻子宗族,遂以亡灭。——《新唐书》卷50《兵志》(引自教材)
问题设计:请总结藩镇割据到唐末军阀肢解唐朝的历史线索。??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互相讨论,梳理知识线索,并能解释历史发展的脉络。
设计意图:完成学习聚焦三“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出现。”从素养落地角度而言,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产生,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才能将历史解释能力落地。如果课堂无法完成,可以延伸到课后继续探究。
【课堂收束】??情景呈现??本课描述了隋唐时期社会的高度繁荣、唐前期民族交融、唐中后期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从横向看,隋唐的高度繁荣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的高峰,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从纵向看,隋唐虽是盛世,但时间并不长,而从三国到南北朝,实际上是在为盛世奠定基础。因此,学习时就需要注意将这两个时段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考虑。隋、唐盛世在很大程度上是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成果,当时的皇室都有民族血统。自唐朝中期爆发安史之乱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内容,明确本课重点,并把本课放在整个专题中考察,给出学习建议。
【教学建议】
本课的教学要抓住隋唐盛世的表现和唐前期民族交融这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体现出唐朝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与此同时,随着版图的拓展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唐玄宗时期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节度使权力扩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局面。而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由盛转衰。
在“隋唐盛世”这一主题下,要注重以下认识的达成。
第一层次,能够自主编制隋唐年代表。知道隋唐起讫时间,能认识隋朝盛世的影响和唐朝盛世的具体表现。
第二层次,能理解“唐承隋制”,唐朝盛世是隋朝的接力。也能够理解“贞观之治”对唐朝统治者的影响。
在“唐前期民族交融”这一主题下,同样要注意两个层次的目标达成。
第一层次,能够运用文字、地图等多种史料分析唐前期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并能分析唐朝对不同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统治措施的原因。
第二层次:分析唐前期民族交融形成的原因,形成多元解释。认识到民族交融的背后是不同民族之间经济互动、文化交流的结果。举例说明此时的民族交融带来的影响。明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开发作出的积极贡献,民族交融使得国家版图扩大,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所管辖的地区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四、教学点评
1.本案例以“唐朝前期民族交融”为典例,串联起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唐朝前期民族交融的基础“隋唐盛世”、“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原因、影响”、由民族版图问题带来的“安史之乱”、以及由此延伸出的藩镇割据,最终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本课教学容量大。通过选取典型史事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事件本质的理解。
2.本案例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编制大事年表。在教学理念上认识到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教学的本位,使教科书的整合和教学资源的拓展围绕学生活动自主展开,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教学活动中心的“学习中心课堂”。
3.本案例着重对唐前期民族交融做了探讨,通过引导唐朝原始史料、现代学者观点等不同来源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同时引导学生对唐前期民族交融的原因做多元解释,对影响进行辨证分析,从而形成对国家和民族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