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爱心
探索
示范
教学
立德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下)
梦想&起航
学生能够阅读教材中概括梳理新中国的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线索;提高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学生能够根据有关史料分析新中国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能够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提高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教学目标:
社会主义法制:
(一般指社会主义法治)
概念解读
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基础
依法治国:
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
十九大指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依靠社会主义法制规范、保障。
一、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材料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组织法》规定了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将作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协商机关而长期存在。——人民网
材料一所反映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表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开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历程
2、20世纪50年代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初创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法》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相关法律
—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材料一: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会议听取和通过了刘少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
反映的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的表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5、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方针
6、1982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此前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等
7、20世纪90年代,中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4月通过《行政复议法》,1990年10月实施《行政诉讼法》。
1999年和2004年,《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思考点,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治”,一字之改。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广义“法制”指一国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执法和守法的总称。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国家有法律和制度。“法治”是指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是相对于“人治”。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法律和制度,即法制(广义);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国家都实行“法治”。
1.“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比“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更完整、更全面
3.法制建设已由立法为主进入立法与执法并重阶段
4.二者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8、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9、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中国新时期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
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3)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4)宪法宣誓誓词: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草案提出,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修订
依法治国重大意义?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活动与探究: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成就
材料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向哪里走、跟谁走、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
材料二:宪法乃九鼎重器。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此次宪法修改,把宪法宣誓制度确定下来,健全宪法实施制度成为一个亮点。
材料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为践行这一承诺,政法机关近年来不懈努力,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材料四.“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信仰浸润人心,全民守法的氛围日益浓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法治社会新风扑面。
——以上材料引自2018年09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成就综述》人民日报
1.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遵循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4.法治信仰浸润人心,法治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3.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小结: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影响新中国法制建设进程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原因: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社会上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
2、改革开放以后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
3、20世纪80年代,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五讲四美三热爱”是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4、20世纪90年代,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2)1994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1)20世纪90年代,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城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
5、2001年,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性文件
思考点:
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材料一: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8月23日),中共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材料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战略任务
7、十八大提炼、概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6、2006年10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战略任务
思考点?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材料一: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核心价值观是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5年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持续深化。
材料二: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向纵深发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充满生机活力,以扎实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着力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有机融合,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材料四:“见义勇为最美人物”、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最美拥军人物”中宣部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发布各行各业“最美人物”,奏响“最美”交响曲。
材料五:对文明“陋习”联合整治。聚焦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标志等行为,中央文明办、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等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交通安全文明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2017-09新华社
1.树立价值观自信 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3.发展志愿服务 凝聚公益友爱正能量
4.高扬道德旗帜 发挥榜样模范
2.推进文明创建 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探究与拓展: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
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通常指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唯物史观含义及基本观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人类认识自身社会的历史演进确立了科学理论基石。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诸如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探究与拓展: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
1.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3.健康向上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知识检测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在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上是首次。
材料二: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
(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依法治国与宪法有何联系?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树立宪法意识,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认真学习宪法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