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共26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9《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共26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6 19:05:35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单元
第九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
利用课堂上老师提供的本课学习资源,调整自己的阅读心态,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
调整心态,进入情景
学习活动(一)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理解作者关于建构个体精神世界的观点。
2.把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积极建构个体的精神空间。
阅读课堂上老师出示的本课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阅读取向,明确课文的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2)
学海导航,明确目标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
作家作品
利用本课学习资源,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体文化常识,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3)
拓展视野,前置补偿
文体知识
说理散文,就是既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说理散文往往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一般都会阐述一个道理,也有人叫它哲理散文。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
说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悟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彻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底蕴的震撼的审美效果。说理散文在风格与方式上较为自由,作者以自己个人的观点、风格、方式和语调表述自己选择的主题,其篇幅一般不长。
宽宥(
)
游弋(
)
窗棂(
)
坍(
)塌
嘟囔(
)
yòu

líng
tān

nang
默读一遍课文,查阅工具资料,掌握本文生字词的音形义,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4)
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读读写写
记记背背
1.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
2.林林总总:
3.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
弱者,获得现成的东西。
4.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
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形容品种繁多。
5.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就。只要低
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6.广袤:开阔,广阔。广,从东到西的长度。袤,
从南到北的长度。
7.驰骋:骑马奔驰。
8.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9.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
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难相距极近,
情势极其危急。
听读课文
听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考助读题,绘制本文结构思路导图。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5)
解读课文,理解文意
整体感知
1.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合作交流】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7~8):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2.作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修建了哪三间小屋?各有什么特点?
【合作交流】
盛着爱恨   爱恨    
光明温暖
盛放事业
规划、耕耘
坚固优雅
安放自身
珍视自我
独特安稳
3.作者是怎样写第一间精神小屋的?
【合作交流】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4.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二间精神小屋的?
【合作交流】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5.第三间小屋中的“自身”有怎样的内涵?
【合作交流】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超越,甚至是一种不为形役,高远圣洁的人生境界。所以,我们只有学会珍视自我,这间小屋才会更加独特与安稳。
1.文中有哪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为什么说我们面对名言与古话时会自惭形秽、不知所措?
【合作交流】文中“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和“宰相肚里能撑船”两句话对人的心灵进行了描述。“自惭形秽”是因为“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不知所措”是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精读课文重点语句,思考下面的问题,(可以勾画批注)。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6)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2.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
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合作交流】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
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
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
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
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两个假设句,
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
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
般深广的胸怀。
3.人的一生工作“七万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大多数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为什么?
【合作交流】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这是因为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七万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七万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合作交流】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5.为什么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合作交流】因为在当今世界里,我们在被世事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往往会丢失了自己,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6.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
样描述的?
【合作交流】作者首先用一个问句引起思考,接着用
了两个比喻句说明在我们的精神小屋里唯独
没有我们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
迷失了自我。
7.怎样理解“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
小不小”?
【合作交流】因为相对于人类而言,它涉及的都是个
人的喜怒哀乐、事业与生活;相对于个人而
言,它的意义可能比大地、海洋、天空都要
宽广。
8.说一说怎样才能把我们自己的精神小屋建设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
【合作交流】作者认为只有为自己的精神生活留下
足够的空间,用独立的思考来重塑自我,
同时认真地规划、寻找自己的事业,使事
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才能把自
己的精神小屋建设得美观结实,并有丰富
的储物。
9.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合作交流】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1.如何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及彼此间的关系?
【合作交流】第一间“盛满我们的爱和恨”,即安放精神世界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其内涵侧重人之常情,这是精神世界最普遍、同时也是最基础性的情感。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即规划事业生涯,寻找并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精神的小屋”装的不是精神类的东西,而是“事业”,这如何理解?在作者看来,事业对精神有“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能使精神愉悦,同时也使精神世界在事业的“濡养”下充沛、富有生命力。但是这个事业很难一下子就找到,往往需要耗费半生,等人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剥去金钱、地位这些附着于事业上的光环,才能追寻得到。所以,第二间小屋盛放事业,指向的是个体精神的纯粹和充沛,可以说从精神的层次来看,这比第一间小屋的喜怒哀乐之情,有了较大的提高。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即要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指向自我精神的健全、独立,这又是一个提升。三间小屋的精神内涵,各有侧重,从情感到理性的构建,逐步提高,共同构建了作者心目中的精神大厦。
通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深入探究本文表达难点和表现手法。
研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活动(7)
2.本文语言形象、生动、鲜明、新奇,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作用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合作交流】如第⑦段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作者笔下的文字如繁花盛开,奇英缤纷,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也使得说理的文字具有了情感的力量,生动又形象,在扩大感染力的同时,必然会增强说服力。如文中将“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比喻“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既贴切又奇特而鲜明。再如文中“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温馨而活泼,新鲜极了,非常有感染力与说服力。如“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运用排比,就使得语言有力度、有气势,生动形象,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
中心意思
这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反思本课学习,归纳中心意思。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8)
通读课文,归纳中心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议论、描写和抒情。对三间小屋的描写,各有特色。议论如“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
2.构思新颖独特。
作者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独辟蹊径,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反思本课学习,评析写作特点。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9)
通读课文,总结写法
语文实践活动:防止沉迷网络
学校开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系列活动,你参与其中。
(1)【集思广益】
就如何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学校向大家征集建议。有位同学的建议是: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谨慎选择、正确认识网络。
他的建议有语病,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心系他人】
课上,同桌李华精神不振。课后问他,原来是昨晚上网时间过长。你这样劝说他:
(3)【经典引领】
为消除部分同学的网瘾,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一位网瘾少年受益匪浅,他准备拟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沉迷网络误学业。请你对出下联。
反思本课学习,总结写作技法,参加实践活动,读写迁移,拓展演练。
学习活动(10)
读写活动,拓展迁移
【参考答案】(1)“合理使用、谨慎选择、正确认识”改为“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
(2)(示例)李华:晚上上网不能时间太长啊,要注意休息,因为第二天还要上课啊!今天你这样没精打采,上课不是受影响了吗?
(3)(示例)阅读经典长知识
【解析】
(1)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细读这句话可知,“合理使用、谨慎选择、正确认识”语序不当,应改为:“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本题时,要先写出称呼和问候语,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最后提出希望。注意语气要真诚委婉,便于对方接受。
(3)本题考查拟写对联能力。对联分上下两联,同时上下两联的字数相同,语意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据此可拟写为:阅读经典悦心灵。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