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13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人美版(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13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人美版(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16 14: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13课
新艺术的实验
——西方现代艺术
文艺复兴到19世纪
文艺复兴辉煌成就
反对
巴洛克
洛可可
浪漫主义
14
17
18
19
20
整个过程演示着传统艺术的兴起、盛行到最终的衰亡,走进现代艺术
继承
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
印象主义
现代主义
发现
卡拉瓦乔主义
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
19世纪后半期~20
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欧美乃至世界的一种艺术流派和文艺思潮。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01.23

1883.04.30)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
《日出
印象》莫奈
1873
年(Impression,
soleil)
48×64厘米
法国巴黎马尔莫坦美术馆藏
《吹笛少年》
画布,油彩
1866年
160X98厘米
巴黎,奥赛美术馆
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1863年
208×264.5厘米巴黎,奥赛美术馆
《奥林匹亚》
1863
129.5×189.9cm
巴黎
卢弗尔博物馆
莫奈
池塘·睡莲
干草垛
卢昂大教堂
埃普特河岸的白杨
德加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画家。
贝列里一家
《芭蕾舞剧场的休息室》
《盆浴》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乔治·修拉
1884~1886

207
×
308cm
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
修拉
新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星夜》Starry
Night
1889年6月
73.0x92.0cm纽约现代艺术馆
《夜咖啡馆》
1888年
69.9
88.9cm
梵高
塞尚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静物苹果篮子》
1890——1894年
61.9
78.7cm
芝加哥艺术学院
《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
1867年
《埃斯泰克的海湾》
高更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油画
1897年
139×375厘米
波士顿美术馆藏
《雅各与天使搏斗》
1888年完成
73×92厘米
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画廊
《黄色的基督》
1889年
92
73cm
象征主义
法国的艺术社团,1891年出现于巴黎,其主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纳比一词出自希伯来语,是先知的意思,取此名称的基本点旨在表明其信念、创作思想同宗教的密切联系。主张在理性和感性的领域里,对自然进行“重新安排”,强调创造诗意的现实,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和象征意义的表达,注重审辨色调及单纯与变形的法则。纳比派描绘现实的方法,不依中心透视法,而是依纳粹主观与装饰性的观念所带出的形式。
纳比派
“客观的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
——德尼
维亚尔
爱德华Edouard
Vuillard
(1868-1940)
.法国纳比派代表画家。
维亚尔
《床上》
《公园》
博纳尔
皮埃尔·博纳尔(Piere
Bonnard,1867~1947)
,法国画家。
《逆光下的女裸体》
野兽派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日光的同样效果。狂热的移写(出发点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动)在火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论。”
——弗里茨
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1906年
55
46cm
哥本哈根
国家艺术博物馆
《舞蹈》
1909-1910年
《戴帽子的妇人》
1905年
79.4
59.7
cm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红色的餐桌》
"我想用色块进行创作,我要象作曲家组合和声那样来组合这些平涂色块。"
《绿色的条纹》
《戴帽子的妇人》
1905年
《音乐》
《生活的欢乐》
1905—1906年
174x238厘米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梅里恩·巴恩斯基金会藏
马蒂斯
《蓝色的裸体》1907年
92
140厘米
现藏美国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因此,主题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
兴起
1905年
基希纳
1911年
到1914
年的康定斯基
1923年
格罗斯
19世纪末
蒙克
桥社时期
青骑士社
新客观社
蒙克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
-
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红葡萄藤》1898年
119.4
121cm
蒙克博物馆
《青春期》
1899年
149.9
111.1cm
奥斯陆国家美术馆
《呐喊》
1893年
90.8
73.7cm
基希纳
基希纳(1880~1938)Kirchner,Ernst
Ludwig,德国画家。
《街道》
1913年
120.7
91.3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康定斯基
瓦西里·康定斯基(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й,格里历1866年——1944年),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秋》
1914年
162.6
122.6cm
《构图2号》
1910年
97.5
131.4cm
未来主义
翁贝特·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1882—1916)是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未来主义画派的核心人物。
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
《城市的兴起
》1910~1911年198×300厘米
抽象表现主义
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
《几个圆形,323号》1926年
140
140cm
<白线,
232号>
1920年
98。1
80cm
《在光之中,第559号》1931

《构图九,第626号》
1936年
122
195cm
康定斯基
马列维奇
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俄国画家,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
《雨后乡间之晨》1
911年
80
80cm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
“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
——查拉
杜桑
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1887--1968),纽约达达主义的团体的核心人物。
《下楼的裸女》
《泉》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1919年
19x12.7厘米纽约玛丽·西斯勒夫人藏
绘画从表现走向幻想
卢梭
亨利·朱利安·费利克斯·卢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1844年5月21日-1910年9月2日),
《自画像与风景》
《热带森林》
莫迪里阿尼
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
意大利
1884年—1920年
《持扇的女人》
1919年
《横躺着的裸妇》
《戴帽的芙劳》
1917年
54
37.5cm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
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
——布列顿
达利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1904年
—1989年,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
。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记忆的永恒》24x33厘米
1931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内战的预兆》100厘米×99厘米
1936年
《耶稣受难》
1951年
204.5
115.9cm
格拉斯哥艺术馆及博物馆
勒内·佛朗索瓦·马格里特
马格里特(1898~1967年)
Magritte,Rene,比利时画家。
《形象的背离》
1928—1929年
59.06
80.01cm
《受威胁的凶手》
1926年
150.5
195.6cm
<错误的镜子>
1928年
54
81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欧几里得的漫步处》
1955年
161.3
130.8cm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派别
洗衣船派
(毕加索和波罗克)
蜂窝派
三个发展时期
1907-1909年的塞尚时期
1909-1912年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
1912-1914年的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毕加索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西班牙画家,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
“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童年时期
(1881—1900年)
蓝色时期
(1900—1903年

玫瑰时期
(1904—190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1916年

古典时期
(1917—1924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5—1932年

蜕变时期
(1932—1945年)
田园时期

1946—1973年)
《亚威农少女》
1907年243.9×233.7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格尔尼卡》
1937年
7.82
3.5米
索菲亚皇后博物馆
《读书》
1932年
《坐着的多拉·玛尔》1937年
《梦》1927年
《哭泣的女人》
1937年
60.8×50厘米
波普艺术
波普为Popular(Pop
Art)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8.6-1987.2.22)美国画家,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玛丽莲·梦露》
1962年
51×41厘米
现被纽约画家贾斯帕·约翰斯收藏
安迪·沃霍尔
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
1922年—2011年
英国画家
弗洛伊德
卢西恩·弗洛伊德
《睡着的救济金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