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阅读导语:
1)什么时候起,中国社会经济中开始出现新的成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
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
国民党统治前期
抗战前夕(1927—1936)
国民党统治后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53—1956年
近现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在沿海地区出现;
短暂的春天;
短暂的发展;
陷入困境:萎缩、破产、倒闭;
合理调整、恢复;
和平赎买;
初步的发展;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夹缝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空前打击
陷入绝境
获得新生
晚清时期
民国时期
新中国初期
近代民族工业: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强调民族性
概念辨析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产生:
表明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则表明中国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机器生产。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一、经济结构的变动
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请回顾:
1)自然经济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地位?
2)明朝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有怎样的变化?这时自然经济的地位又怎样?
自然经济一直在封建社会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探究: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1、战前
2、战后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
发展缓慢。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标志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探究:为什么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二: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东南沿海的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的打击
鸦片战争后,侵略者通过什么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材料注重指出哪一手工业部门所受到的打击?
材料一
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对中国经济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材料三: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这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选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通过五处通商口岸的相继开放,洋商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丝、茶的生产发展,洋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丝茶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上述材料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情况,有什么影响?
更多的手工业部门衰落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一部分农产品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3)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4)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
旧指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后多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
由于大量洋纱洋布流入中国,面临失业的上海纺纱女工
中国家庭手工业者使用的纺纱机
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
中国买办第一人:唐廷枢
大量洋行开始出现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同时作为消费者,又提供了商品市场。
机遇: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
影响
一、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影响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开办的汉阳铁厂
民用工业
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
抓住机遇
促发展
谁看到了这些机遇,采取了什么措施?
上海英商耶松船厂
该厂由英商佛南于同治四年1865)创办于上海虹口。它长期租用浦东的两个船坞,下设若干分厂…
…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
13.5%,第二年即升至
21%。
——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
1
辑上册,第
26—36
。
洋务运动的诱导
促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外商企业的刺激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背景:
①外资入侵
②洋务运动的推动
③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概况:
时间、地点、产生途径、企业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背景:
①外资入侵
②洋务运动的推动
③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概况:
时间、地点、产生途径、企业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点:
《南京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a.原有经济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便于引进机器
d.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
1、背景:
①外资入侵
②洋务运动的推动
③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概况:
时间、地点、产生途径、企业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抓住机遇
促发展
还有谁也看到了这些机遇,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
一部分手工工场主
投资创办近代工矿企业
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
洋务派的官办企业
1、背景:
2、概况:
时间、地点、产生途径、企业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3)产生
途径:
一部分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
部分手工工场的转变
(4)著名
企业:
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房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19世纪60、70年代)
上海发昌机器厂
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它最初只是1866年,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的一家打铁作坊,资本200元左右,工人四五个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了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19世纪60、70年代)
广东南海人。1873年,在南海西樵乡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该厂用自己设计的机器,雇工人六、七百人,出丝精美,远销欧美,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1881年丝厂因官方阻挠迁至澳门。1885年复将丝厂迁回南海简村,改名世昌纶,继续经营。
陈启源
(
1834—1903)
年代
厂矿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
72
20,907
1895-1911
392
104,424
1895-1911比1872-1894
+5.44倍
+4.99倍
又一次机遇
材料六:“······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1895年清政府发布的上谕
材料七:“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
——张謇
《马关条约》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实业救国的热潮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材料五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的原因
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原因:
甲午战后外资的入侵;
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实业救国”、“设厂自救”等
观念的推动
2、概况:
时间从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
3、著名企业: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以后至20世纪初)
张謇(1853—1926)
江苏南通人
张謇
江苏南通人,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代表人物。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那一年中了状元,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深深刺激了他,他放弃了官职,遂致力于实业和教育
。先后建成了大生纱厂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建成了大生纱厂资本集团。张謇是“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倡行者,因而被誉为“状元资本家”。毛泽东说:“谈到中国民族工业,轻纺工业不要忘记张謇。”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以后至20世纪初)
张謇(1853—1926)
江苏南通人
荣德生和荣宗敬
你还能举出当时其他著名的民族企业家吗?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厂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1916—2005)
荣毅仁是荣德生的四儿子。1937年大学毕业后荣毅仁便开始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建国前夕,资本家纷纷逃离大陆,荣毅仁和父亲却决定留下来,并在新中国工商业改造中接受公私合营,将全部产业交给国家,赢得了广泛的尊重,被选为上海市副市长。改革开放之初,他受邓小平的委托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成为中国进军国际资本市场的主力军。1993年,荣毅仁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荣
智
健
香港中信泰富公司董事局主席
创造了
富过三代
的神话,
荣氏家族这
一中国近代
史上最富有
的家族之一,
迎来了一个
新的飞跃。
荣德生
荣宗敬
爷爷——“面粉大王”、
“棉纱大王”
儿子—“红色资本家”
孙子—“红筹”大鳄
(1873-1938)
(1875-1952)
荣
毅
仁
荣
智
健
周学熙:我国清末民初杰出的民族资本家,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等职。创办了华新纺织公司等企业。当时,他与张謇齐名,时称“南张北周”。
创办人
地
址
企
业
张謇
江苏南通
大生纱厂
荣宗敬
荣德生
江苏无锡
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
河北唐山
启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
冯济川
山西
保晋矿务公司
民族工业兴起、发展的意义:
新生产技术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谭嗣同就义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新气息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的意义
③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产生)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无产阶级产生)
小结: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时间
途径
著名企业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原因
著名企业
家
给中国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时间
影响
特点
1、连线搭配:
工厂
继昌隆缫丝厂
发昌机器厂
保兴面粉厂
大生纱厂
创办人
张謇
陈启源
方举赞、孙英德
荣宗敬、荣德生
1.明代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后迅速衰落,主要原因是
A.内乱外患阻断棉布外运
B.洋纱、洋布大量倾销
C.沿海地区机器棉纺织业转为机器缫丝业
D.该地区棉花产量急剧下降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
A.沿海地区?
?
B
内路地区
C
东北地区
D
沿江地区
A
3.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的的条件有
①劳动力市场?②商品市场
?③国际市场
④技术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
4、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实业救国”成了一种思潮
③清政府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外国资本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