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高中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课件(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历史高中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课件(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7 17:1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一、世贸组织(WTO)的建立
二、中国加入WTO
三、经济全球化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名词解释
一、世贸组织(WTO)的建立
2、背景:
3、建立:
①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②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截至2008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共有153个成员。
4、宗旨和原则: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公平贸易等原则,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前身:
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加强,原来的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时代潮流。
争端解决机构
总理事会
贸易政策评审
机构
委员会
货物贸易
理事会
与贸易有关
的知识产权
理事会
服务贸易
理事会
部长会议
5、机构
1993年12月15日,持续7年之久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成功。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所达成的全面协议,117个国家同意相互间进一步削减关税,取消关贸壁垒。
???
这是当日,关贸总协定总干事萨瑟兰在瑞士日内瓦一槌定音,宣布旷日持久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
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大楼
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区别
关贸总协定
世贸组织


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
正式的国际组织
管辖范围
部分货物贸易
货物、服务贸易及知识产权
承担义务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和稳定地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贸易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优运用世界资源,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需要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经济发展需要相称······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阅读书本并根据材料分析,WTO的诞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的作用。
1)从制度上为全球市场的竞争与公平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2)对于抑制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大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中国加入WTO
1、过程:
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创始员之一,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
C.1995年11月“复关”谈判转为“入世”谈判
D.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
3、影响:
2、原因:
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
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利大于弊。
B.1986年中国开始了“复关”的谈判
1999年11月15日下午3时50分,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厚达400页的“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上签字,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迈过了最高的门槛。
2000年5月19日,中国和欧盟就中国入世达成双边协议。这是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欧盟贸易委员帕斯卡尔·拉米分别代表中欧双方签署协议。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外经贸部长石广生
2001年12月11日
数字看入世——中国带给世界什么?
1000万: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平均每年进口近5000亿美元的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
579.4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5年来,外国投资者从中国总共汇出了579.4亿美元利润,中国进口了总共约2.4万亿美元的商品。
13%:中国入世5年,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占到13%的比重。2001年我国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而2005年我国已经跃升为第四大经济体。
4、作用:
(1)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2)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
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3)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经济的全球化
需要、推动
促进
2000年
2004年
2000年
2004年
出口
5933.6亿美元
进口
5613.8亿美元
同比增长
35.4%
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
2004年中国外贸额达
115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入世五年(2001—2006)
200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比入世的2001年的10.9万亿元翻了一番。人均GDP则接近1900美元,也比2001年增加了一倍。出口贸易额由2001年的2661亿美元到2006年的9600亿美元,为入世前的3.6倍。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货物进出口贸易大国。外汇储备也由2001年的1050亿美元增加了10倍,到2006年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居世界第一位。至于世界各种媒体上“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的喧嚣更是中国经济影响日益增大的写照。
(3)影响
●机遇:
①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②有利于扩大出口,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③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④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在国际
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总之,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加速经济发展。
●挑战:
①市场会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②民族工业中的弱势产业和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③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压力;
④制定本国经济政策受到国际经济规则的一定制约。
……
机遇!
挑战!
利大于弊
入世之痛——大豆危机
黑龙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黑龙江大豆进口量值由2005年的13.1万吨、4000万美元激增到2006年
的42.9万吨、1.1亿美元;出口量值由2005年的6.0万吨、2000万美元减少到2006年的3.5万吨、1300万美元。
大豆产业当前的困境,其实是我国加入WTO后,大宗农产品失去保护并遭受国际竞争失败的一个缩影
(4)加入WTO后,
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如何应对?
①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努力趋利避害;
②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竞争力;
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教投入;
④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对策?
经济
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科技革命
跨国公司
国际组织
物质基础
主要力量
国际金融
发展
催化剂
市场经济
体制
冷战的
结束
和平环境
规则
调机制
国际协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三、经济全球化
2、问题:
3、对策:
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②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③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人类在发展面临的问题。
1、表现:
①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
经济处崩溃边缘;使世界经济面临大规模动荡危险。
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
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
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
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
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末)
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
极化的一个表现。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特征: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外胎、内胎
比利时
风扇、皮带
丹麦
金属构件
瑞典
发电机
法国
配电器
德国
点火器、油泵
英国
电气配线
西班牙
散热器
奥地利
灯管、汽缸头
意大利
油漆、轮胎
荷兰
启动器
日本
福特汽车
生产网络
玻璃、
收音机
加拿大
车身底板
齿轮
瑞士
阀门、螺母
美国
玻璃、
收音机
加拿大
车身底板
齿轮
瑞士
发达国家
跨国公司
非洲谚语:大象结合之日,便是蚂蚁粉身碎骨之时
不发达国家
分化的世界
当世界收入前20%阶层之所得,是所有其余人的4.8倍;一个为Nike球鞋做广告的篮球明星之所得,超过75,000名生产这球鞋的印尼工人所得之总数;全香港国民总收入(GDP)还比不上“财富500”榜上排第五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之营业额,甚至全中国12亿人民的国民总收入,也只不过相当于同一榜上前七家公司营业额之和的时候,我们这世界显然是和平等、自由、博爱的理想颇有距离了。
——陈方正《迎接美妙新世纪:期待与诱惑》
载《书屋》杂志2002年第4期
《饥饿的非洲小女孩》
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摄
1994年
凯文自杀身亡,遗体旁留着一张字条:“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发达国家
跨国公司
非洲谚语:大象结合之日,便是蚂蚁粉身碎骨之时
不发达国家
WTO—World
Terrorist
Organization
世界恐怖组织
2004年2月9日,游行反对韩国和智利自由贸易协定的韩国农民在首都汉城韩国国会附近遭到警方水枪的驱赶。当天,有两万多名韩国各地农民参加示威活动,他们在向国会行进中与警察发生冲突。
四、如何看待反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你如何认识和看待反全球化这种现象?
经济全球化的抗议者
——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
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
——经济全球化抗议者同盟
经济全球化为贫穷国家带来灾难
(1)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为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支持
(1)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更大: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全球性技术,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与主权面临空前压力
反对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们怎么对待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不可抗拒。任何国家现在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且,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影响的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发展中国家不能逃避,只能面对现实,参与国际竞争,兴利除弊,求得发展。
知识网络
基础达标
1.当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根本原因是A.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B.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
C.生产力发展推动国际分工
D.联合国经济职能的加强
C
2.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为经济全球化疏通商品、劳动力和资本流通渠道的是
A.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稳定
B.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
C.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
D.各国都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B
3.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促进贸易自由化
D
4.中国于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贸组织。2003年11月,世贸组织总干事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的进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加入世贸,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B中国加入世贸,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C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D.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的机遇
C
5.《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与《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数据相比,跨国公司增加了2
000家,国外分支机构增加了10万家。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经济本土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统一趋势加强
D.单极格局趋势加强
A
6.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