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学习目标——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三大类岩石的主要特点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基础梳理区
互动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链接高考区
内容索引
基础梳理区
一、读图分析地球圈层构成
外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
内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
生存环境
大气
岩石
大气
氧
水
连续但不
规则
(A+B+C)
2.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我们无法看见地球的内部,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类比:太阳的结构?我们无法看见太阳的内部,那用什么办法知道太阳内部的情况呢?
地震波
横波(S)
纵波(P)
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速度较快
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内核
外核
地幔
地壳
横波
纵波
0
3
6
9
12
15
速度/km?S-1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深度/km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6371
地面
地心
17
2900
5150
地壳:固态
地幔:熔融状态
外核:液态
内核:固态
0
80
400
900
2900
5150
6371
内核
深度/km
外核
地核
地幔
下地幔
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岩石组成
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
由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层组成。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分别是上地幔顶部和软流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
上地幔顶部
1.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x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岩浆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冷却、凝固
(1)岩浆岩:
岩浆
高压
侵入地壳上部
喷出地表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冷却、凝固
花岗岩:我国华山、黄山、衡山都是花岗岩分布区
玄武岩: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
(岩浆
岩浆岩)
冷却、凝固
岩浆岩——玄武岩
有气孔
岩浆岩——花岗岩
侵蚀
搬运
堆积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沉积岩
岩浆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裸露岩石
沉积岩
特点: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构造)
岩层中常找到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
(2)沉积岩
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
石灰岩、砂岩、页岩
岩层和化石是
记录地球历史
的
“书页”和“文字”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
(裸露岩石
沉积岩)
外力作用
沉积岩 —— 石灰岩
石林
沉积岩 —— 砾岩
back
沉积岩 —— 砂岩
沉积岩——页岩
油页岩
化石
风化物
搬运
堆积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变质作用
风化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已成岩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
高温、高压条件下
(3)变质岩
(原有岩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大理岩
板岩
片麻岩
石灰岩
页岩
花岗岩
举例:
变质岩——片麻岩
变质岩——大理岩
back
变质岩——板 岩
1.岩石的类型
岩浆岩
只能由岩浆直接生成
如花岗岩(侵入岩)和玄武岩(喷出岩)
侵入岩坚硬致密,喷出岩有气泡
沉积岩
外力作用生成,如石灰岩
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
变质岩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
如大理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侵入型
喷出型
岩浆岩
岩石风化碎屑
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高温高压变质作用
高温高压变质作用
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将岩石碎屑物由高处搬运到低处沉积
接触岩浆后重融、再生
固结 成岩
变质岩
岩浆
冷却凝固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2.地壳物质循环
风化物
搬运
堆积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风化
风
化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重
熔
再
生
重熔再生
侵入、喷出
冷却凝固
3.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
(2)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地表的环境
(1)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
互动探究区
2017年1月,古生物学家在史前湖底发现灯笼西红柿的化石,大约来自5 200万年前,其叶脉纹路仍然清晰可见。
探究点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你能推断形成灯笼西红柿化石的岩层属于哪类岩石吗?
答案 沉积岩。
(2)该类岩石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外力搬运后沉积下来,在沉积过程中,一些动植物遗体被掩埋在下面,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答案
(3)补充完成常见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
答案
2017年1月,古生物学家在史前湖底发现灯笼西红柿的化石,大约来自5 200万年前,其叶脉纹路仍然清晰可见。
探究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补充完成常见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
答案
2017年1月,古生物学家在史前湖底发现灯笼西红柿的化石,大约来自5 200万年前,其叶脉纹路仍然清晰可见。
探究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补充完成常见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
答案
2017年1月,古生物学家在史前湖底发现灯笼西红柿的化石,大约来自5 200万年前,其叶脉纹路仍然清晰可见。
探究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图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转化的,这种转化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也称为地壳物质循环),可用下图表示:
(2)表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依据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可总结基本规律如下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岩石类型
判读
一个箭头指向岩浆岩
两个箭头指向沉积岩和变质岩
三个箭头指向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地质作用
判读
指向岩浆岩的是冷凝作用
指向沉积岩的是外力作用
指向变质岩的是变质作用
指向岩浆的是重融再生作用
知识建构
达标检测区
链接高考
考法一 岩石圈物质运动过程分析
1.(2017·天津文综,3)读下图,回答下题。
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该属于沉积岩。图中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应该是岩层受力挤压所致,因此,其地质构造应该为褶皱。故本题选B。
答案 B
考法二 岩石特征分析
3.(2015·上海地理,13~14)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回答(1)~(2)题。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解析 第(1)题,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缓慢冷却形成,在冷却过程中充分结晶,矿物结晶体巨大,肉眼清晰可见。第(2)题,喷出岩往往含有大量气孔;侵入岩一般不会出现层理构造;沉积岩往往具有层理构造,但岩性较软,质地不坚硬。该岩石呈薄板状,岩性致密,应是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D正确。
答案 (1)D (2)D
--
(2016江苏卷,21~22)(双选)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3题。
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3.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AD
AC
--
解析:第2题,图中①为沉积物或土壤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属于化学沉积作用,A项正确;②为沉积物演变成沉积岩,是固结成岩作用,B项错;③为由变质岩转化为土壤或沉积物的过程,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C项错;④为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D项对。第3题,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再通过岩石圈物质循环进入内部圈层,所以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A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对全球变暖影响很小,B项错;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进入大气,岩浆中的碳释放到大气圈,C项对;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表面增温或供地表生物使用,D项错。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