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17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17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7 20:37:08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与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选取运用中外历史有关城市化发展的典型史料引导学生进行史料探究学习,通过史料实证和史料阐释,认识近现代以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概括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关键性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2、运用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找出中外城市化进程的共性和差距,进而分析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思维能力、全球史视野和关心人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3、结合本地和本学校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前和课后自主探究学习、以班团支部为单位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深刻认识人与城市和谐发展,共进共生的关系,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教学重点:中外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四、教学创新之处:将本课子目的题目提炼升华出主题旨意,分别展示为:“城市化发展之因、城市化发展之果、城市化发展之困、城市化之问即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发展必由之路”四个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认识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主要特点、认识发展和存在问题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围绕课题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课题立足于唯物史观和全球史视野,概述了从近现代以来到当今时代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逻辑关系比较分明,知识结构清晰,有利于学生从全球史视阈学习了解近现代以来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成就与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立足于当今社会,结合实际,探讨和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责任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本课教学内容共有四个子目,即“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公共设施的完善”、“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有助于教师从教学设计上围绕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即城市化发展之因、城市化发展之果和城市化发展之困和城市化发展之问,逻辑合理,结构紧密。教科书中的学习聚焦、史料阅读、思考点、课后探究与拓展栏目可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和课后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把握重点和难点,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3、本课问题设计合理,有些课堂上无法深入探究的问题,设计在课后的探究与拓展中,例如如何解决城市化的困境和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心社会发展,关心人类命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本课在高一年级授课,我校多年来坚持在高中各年级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因此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合作探究意识。本课内容对学生而言,对城市化发展进程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相关地理知识,由于本课时代跨度大,时空观念强,区域性明显,学生对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差异性和复杂性难以深入掌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教学方法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开展史料研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法;
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中进行小组合作成果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设计:同学们,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田野与树木不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在我们多数人的一生中,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就是城市,是城市见证了我们人生的发展历程和喜怒哀乐,我们在城市创造着我们的美好生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就是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什么是城市化?
概念: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表现:
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
那么,近代以来,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30—1851世界城市化兴起
第二阶段,1851—1950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
第三阶段,1950—1990世界广大国家向城市化迈进
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我们以两个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伦敦和上海为例,了解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原因、特点和主要影响。
首先,如果从文学家的角度看这两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能读到什么呢?
在两位作家的笔中,城市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细胞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有爱,有恨,有情感的寄托,有彻骨的记忆。
那么,这两个城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是怎样发展的,经历了怎样的悲欢离合,度过了怎样的涅槃重生,接着,我们请本班学习小组展示他们的课前学习探究成果。
第六小组——由学生通过PPT展示伦敦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和阶段性特征。
第二小组——由学生通过PPT展示上海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和阶段性特征。
【史料探究】结合大家的学习探究,分析下列表格,总结欧美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年份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
——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特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原因:圈地运动的推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结构的变动;生活观念的改变;城市生活的吸引等。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因此城市化发展的原因和西方相比差异较大。
1、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最早,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交通优越,便利。
2、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表现:主要集中东南沿海地区为主,通商口岸增加,内地城市发展缓慢
3、中国近代城市生活的变迁趋向:物质生活近代化,丰富多彩,政治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民主、平等、自由、科学观念深入百姓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加快。
1.现代中国城市化发展: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五计划实施,促进城市化发展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期间,促进城市化发展,大跃进后,阻碍城市化发展。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促进城市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解放生产力,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和内陆城市的发展。
2.1992年之后,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1)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
(2)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前期城市化的积累;市场与政府的推动;
(4)人们的思想解放;交通运输的改善等。
那么工业文明推动下的城市化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呢?结合中国近现代城市化的发展,我们进行概括总结。
1.物质生活的变化
(1)衣:服饰趋向大众化,简洁实用;
(2)食:注重营养和方便快捷;
(3)住:出现了公寓、别墅等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
(4)行:出现了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
(5)医学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6)科技的进步:生活的质量提高;
(7)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2.?精神生活的变化?????????
(1)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广播、影视等;
(2)休闲娱乐活动和体育项目的普及;
(3)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大学、义务教育;
(4)社会观念的改变:
(5)社会思潮的变革:
展望全国: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增长到8.1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
梦想银川:银川市“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近三年的工作目标,并且按照空间规划一盘棋的思路,创新性地引入了城市设计理念。
按照近期目标,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9%左右。
城市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城市供水普及率将达到100%,燃气普及率达到99%以上,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中水回用率达到35%以上。
此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3%、绿地率达到42%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6.5%,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小组讨论:以自己生活的城市为例,公共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答案要点:公共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民众的幸福指数,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公共设施建设为公众工作、生活、学习和交流提供服务,同时还能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发扬城市地域文化,让城市家园更加舒适和宜居。
伴随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现代化的进步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全球化的发展也在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这几者之间是相互作用和促进的;同时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城乡差异、交通拥堵等问题凸显,正如下列材料所言:
【史料探究】
材料一?1802~1803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济贫税年均为530
万英镑;1813
年,增长到860
万英镑;1817~1818
年,
达到前所未有的930万英镑;从1802
年到1833
年,济贫税增长了62
%。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
问题:贫富分化问题严重
原因:
1、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所带来的贫困化加剧;
2、政府用于贫民救济的财政支出数额增加。
政府用于贫民救济的财政支出数额增加。
材料二??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首次强调了需要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实施社会救助是其应尽的义务……1855年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的河水。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1875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
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问题:
贫富分化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医疗卫生保障急需改善;基础设施不健全等
特点: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国家立法,加强规范;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
原因: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进步社会思潮的影响等;
材料二??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首次强调了需要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实施社会救助是其应尽的义务……1855年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的河水。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1875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
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问题:
贫富分化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医疗卫生保障急需改善;基础设施不健全等
特点: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国家立法,加强规范;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
原因: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进步社会思潮的影响等;
1、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
4、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当今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积极行动起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本课内容和本校实际,利用周末假日开展给城市清洁工送温暖活动以及参加清扫街道活动,体验清洁工为城市环境做出的贡献。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结构严谨,内容衔接紧密,了解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其特点的设计中,通过材料阅读、数据分析培养历史原因的分析能力和中外历史的比较能力,突出了近现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特点和原因。同时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英国伦敦和中国上海两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探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探究有效,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讨论公共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责任意识。
建议结合地理和政治学科关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内容,结合当今中国改革实际,使学生了解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方案,认识“一带一路”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心人类发展命运的意识。(共17张PPT)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旧上海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有何表现?
概念: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表现:
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50—1990
世界广大国家
向城市化迈进
1851—1950
欧洲和北美
发达国家
基本实现城市化
1730—1851
世界城市化兴起
?
????
????
如果我们从这些抛锚的船只旁边转身朝伦敦走去,一定会看到世界上最郁闷的景象。岸边到处充斥着附属于大船的供应小船以及老态龙钟的库房。它们在早已是烂泥一片的平地上挤作一团。……在桅杆和烟囱的背后,有一座充斥着工房的丑陋城镇。吊车、库房、脚手架和储气罐排列在河岸醒目的位置上,展示着一种瘦骨嶙峋的建筑形象。
——伍尔夫《伦敦风景》
上海的弄堂的路面是布着裂纹的,阴沟是溢水的,水上浮着鱼鳞片和老菜叶的,还有灶间的油烟气的。这里是有些脏兮兮,不整洁的……墙是黄黄的,面上的粗砺都凸现起来,沙沙的一层。窗玻璃也是黄的,有着污迹,看上去有一些花的。……鸽群是在前边飞的,后弄里飞着的是夕照里的一些尘埃,野猫也是在这里出没的。这是深入肌肤,已经谈不上是亲是近,反有些起腻,暗地里生畏的,却是有一股噬骨的感动。
——王安忆《长恨歌》
城市的味道
城市的记忆
原田野与树木不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苏格拉底
一、城市化发展之因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年份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圈地运动的推行;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结构的变动;生活观念的改变;城市生活的吸引。
1、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最早,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交通优越,便利。
2、近代城市发展的表现:主要集中东南沿海地区为主,通商口岸增加,内地城市发展缓慢
3、近代城市生活的变迁趋向:物质生活近代化,丰富多彩,政治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民主、平等、自由、科学观念深入百姓生活。
一、城市化发展之因
1992年之后,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前期城市化的积累;市场与政府的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交通运输的改善等
一、城市化发展之因
1.物质生活的变化
衣:服饰趋向大众化,简洁实用;
食:注重营养和方便快捷;
住:出现了公寓、别墅等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
行:出现了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
医学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科技的进步:生活的质量提高;
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城市化发展之果
2.
精神生活的变化
(1)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广播、影视等;
(2)休闲娱乐活动和体育项目的普及;
(3)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大学、义务教育;
(4)社会观念的改变:
(5)社会思潮的变革:
二、城市化发展之果
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等;
民主主义、社会主义、
自由主义等
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增长到8.1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
二、城市化发展之果
二、城市化发展之果
银川市“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近三年的工作目标,并且按照空间规划一盘棋的思路,创新性地引入了城市设计理念。
按照近期目标,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9%左右。
城市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城市供水普及率将达到100%,燃气普及率达到99%以上,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中水回用率达到35%以上。
此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3%、绿地率达到42%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6.5%,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公共设施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民众的幸福指数,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为公众工作、生活、学习和交流提供服务,同时还能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发扬城市地域文化,让城市家园更加舒适和宜居。
材料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首次强调了需要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实施社会救助是其应尽的义务……1855年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的河水。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1875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
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问题:贫富分化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医疗卫生保障急需改善;基础设施不健全等。
特点: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国家立法,加强规范;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
原因: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进步社会思潮的影响等;
三、城市化发展之困
三、城市化发展之困
三、城市化发展之困
现代化
农业文明向
工业文明的转变
全球化加速了产业
转移,促进了承接地
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
的调整和就业的增加,
从而推进了城市化。
现代化包括了学术
知识上的科学化,
政治上的民主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
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
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
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推进工业化,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为城市化奠定
坚实的经济基础
工业化
城市化
工业化是城市化
的前提和基础
城市化是推动国家
经济发展的动力
全球化推进城市化
全球化
城市化的根本在
创造城市就业机会,
将农民由第一产业
转移至第二、三产
业大力发展第三产
业对推进城市化意
义重要。
人口膨胀
环境污染
交通拥堵
城乡差异
推力
三、城市化发展之困
阻力
1、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
4、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必由之路
向城市的?
横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
告?
白?
致城市
银川一中正在行动
我能为城市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