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推荐】2011—2012学年地理鲁教版必修3同步教学案:第1单元 第1节 认识区域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推荐】2011—2012学年地理鲁教版必修3同步教学案:第1单元 第1节 认识区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9-02 13:4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认识区域
学习目标 了解区域的含义、类型及特征。
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概念中的两个“一定”
2.区域划分的两个指标
3.区域特点的三个方面
二、区域的类型
三、区域的特征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一 区域的含义
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答案 B
解析 可逐项分析突破。A项:图甲中三类干湿地区基本各自独立,水田、旱地、牧区之间以差异为主,没有内在联系;B项: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相对一致性;C项:图甲中三类干湿地区是并列关系,而非包含关系;D项:三个干湿地区的界线是一个过渡带,而并非是明确的界线。
2.2009年8月份,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设立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项目,获得国家测绘局的批准,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 C
解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知识点二 区域的类型
3.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
①我国的北方方言区 ②我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区 ③京津唐工业基地 ④东北平原区 ⑤浦东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 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可以按照某一自然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自然区域,如根据地形划分出高原区、平原区等;也可以按照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人文区域,如方言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故①②④均为均质区。而京津唐工业基地与浦东新区均属功能区,即都是由区域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区域。
知识点三 区域的特征
读“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箭头A不能表示的是(  )
A.资金 B.信息 C.劳动力 D.产品
5.图中箭头体现了区域具有________的特征(  )
A.总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均一性
答案 4.C 5.C
解析 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输出资金、信息、产品等;图中箭头表示不同区域通过经济要素相互联系,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反映了区域的开放性特征。
方法技巧练
区分均质区和功能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2亿。随着《东北振兴规划》的出台,东北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上述材料所呈现出的区域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地区”按类型划分,是属于均质区还是属于功能区?为什么?
(3)试从区域的特征入手,分析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黑、吉、辽三省同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
答案 (1)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并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2)功能区。东北地区各省市之间在经济和自然特征上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
(3)①从区域的整体性看,它们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
②从区域的开放性看,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联系。
解析 本题以东北地区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区域的特点、类型及区域特征。正确解答该题需要对背景材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教材知识,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如东北地区的范围和面积、位置、大致形状及界线。
(2)明确均质区与功能区分类的指标。东北地区各省市之间在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
(3)内蒙古东部与黑、吉、辽三省内部地理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区域间具有较强的联系性。
方法技巧 巧用两个“凡是”区分均质区和功能区
凡是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均质区范畴;凡是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功能区范畴。
一、选择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
1.区域是(  )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
2.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3.下列有关我国某些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北方的界线是黄河
B.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C.松辽平原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
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全部
答案 1.A 2.C 3.B
解析 第1题,A项是区域的内涵,B、C、D各项所列区域仅仅是区域的一种类型。第2题,区域界线具有可变性;区域的划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不是绝对一致。第3题,A项,应是秦岭—淮河一线;C项,松嫩平原是松辽平原的一部分;D项,应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回答4~6题。
4.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
矿产和能源资源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开发程度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5.由西向东,分别位于西、中、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是(  )
A.成都、长沙、福州 B.包头、武汉、南昌
C.包头、太原、苏州 D.成都、桂林、杭州
6.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答案 4.D 5.A 6.D
解析 第4题,东部经济地带矿产和能源资源相对较少,但经济基础强,发展水平高,开发程度强;西部经济地带矿产和能源丰富,但经济基础弱,发展水平较低,开发程度弱;中部经济地带介于二者之间。第5题,结合教材知识即可回答。第6题,西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
《孟子·滕文公》记载:“周公相武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上述史实表明,夏商时期,我国野象曾经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至吕梁山、陕北一线。春秋时代以后,中国野象分布渐由华北地区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据此回答7~8题。
7.某一地区动物的生存与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出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答案 A
解析 动物、植物的生存与发展和气候因素联系密切,区域气候的变化也会引起生物的生存变化,这体现出区域的整体性。
8.夏商时期,华北地区可能的地理现象是(  )
A.气候比较暖湿 B.以草原景观为主
C.多沙尘暴天气 D.海平面明显比现在低
答案 A
解析 夏商时期,华北地区有野象生存,而大象的生活习性表明其生存环境应具备热带或亚热带的一些地理特征,因而可以推断:当时华北地区气候比较暖湿。
二、综合题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海南岛的优势资源有(多选)(  )
A.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
B.较丰富的矿产和沿海大陆架的油气资源
C.全国最为丰富的光照和热量资源
D.独特的热带旅游资源
E.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2)此岛最著名的盐场是__________盐场,这里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椰林主要分布在该岛的______________一带,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4)在该岛拟建一纯碱厂,此厂应建在________附近,原因是纯碱厂的布局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BD
(2)莺歌海 该地位于夏季风及台风的背风坡,晴天多,蒸发旺盛,利于晒盐
(3)东部沿海 ①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②平原分布广
(4)莺歌海盐场 接近原料地(盐场)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一个地区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能力。海南岛作为一个区域,其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虽然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对于海南岛来说,南部和北部、东部和西部自然地理环境就存在差异。区域的整体性是说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联系。对于岛屿内部工厂的建设,也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减少污染,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该岛气候,判定椰林分布于夏季风迎风坡,而盐场则主要位于降水较少的背风坡。纯碱厂应接近原料地(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