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6 21: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课标要求:1.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一)1-2世纪时的日本
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材料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材料三:《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与中国有“通使”关系,定期向中国进贡。
根据材料文献的记载,说明什么问题?
C
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始于隋唐时期。(
)
错误




平民
平民
平民
领地

生产组织形式
部民
地位近似奴隶
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阅读课本,了解大和国是怎样统治全国的?
“田
部”
“海
部”
私有领地
远古时期,日本盛行自然和精灵崇拜,信仰多神,特别崇拜太阳神——天照大神,后来逐渐发展成神道。神道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都应受到崇拜。进入文明社会后,统治者宣称太阳神是其他所有神的统治者,天皇被称为天照大神的后裔,代表天神主宰人间。天皇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
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
7世纪时,日本依处于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部民,权势很大。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部民不堪遭受压迫,反抗不断。
遣唐使
公元627—650年,中国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繁荣稳定
政局动荡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遣唐使船
遣唐使印
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贵族权臣苏我入鹿,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效仿中国定年号为“大化”。7世纪中期(公元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
大和国宫廷政变——乙巳之变
孝德天皇
背景
国际: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国内: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官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
概况
孝德天皇
内容
大和
正式改称
日本国
二.
大化改新
(1)政治上:
(2)经济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二官八省制),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③统一赋税。(租庸调制)
①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②班田收授法: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不能买卖。(均田制)
①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上:
c.统一赋税
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班田收授法)
抑制了土地兼并,减少了剥削,使得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有了保障。
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不仅充实了国库,也提升了政府的综合实力
2.大化改新的内容
大化改新前
大化改新后
政治
经济
皇权旁落,豪强贵族权倾朝野。
贵族之间征战不休。
天皇制中央集权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
土地国有,征收赋税,发展迅速。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公元
646年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意义(成效):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性质:
封建性质的改革
探究活动一: 中国对日本的影响
材料一 大化改新和唐朝制度比较:
日本
唐朝
政治
中央:二官八省(太政官相当于尚书省、八省实际上是唐三省、六部、九寺中某些部门的综合)地方:国、郡、里
中央: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户、礼、兵、刑、工)
地方:州县制
经济
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
均田制、租庸调制
材料二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图片可以看出,唐朝文化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
日本建筑的样式,几乎与唐朝的建筑样式相同;
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铜钱相仿;
日本茶道文化是学习唐朝。
大化改新的最大特点是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合作探究
日本皇室标志
改革能推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拓展:
1.封建性质的改革有:
2.他们的共同点:
1、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2、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是指(

A.天皇掌握了实权
B.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
C.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
D.日本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
课堂训练
B
D
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
封建庄园形成,“不输不入”
为保护庄园,出现武士和武士集团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社会又出现了怎样的情况?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723年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促进土地私有制发展。
武士:
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目的),组成一种血缘关系
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性质),成员称为“武士”。
武士集团:
武士集中在一地区最强大豪强贵族旗下,组成武士集团。
源氏
平氏
击败
幕府
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背景:
三、武士与武士集团
三、幕府统治
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权力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
3.幕府统治:

间:

物:

点:
镰仓幕府特点:
12世纪晚期
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天皇实际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里。
源赖朝
(1147——1199)
影响: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实质:是封建军事独裁统治
三.
幕府统治
其中幕府时期掌握实权的是(
),精神象征是(

A.
B.
C.
D.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B
A
“当生与死逼迫你选择时,唯干脆利落地选择死。”
“我讨厌考虑那些所谓的是非、正邪。不顾一切的尽心侍奉,无论什么事情都首先考虑主君就可以了。”---山本常朝《叶隐》
思考: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古代
日本
统一:5世纪初

大和统一日本
大化改新
背景
时间
内容:政治上、经济上
意义
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集团的形成
幕府统治的建立
武士道
人物
(社会性质变化)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封建统治秩序的确立
课堂小结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课后探究:今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以史为鉴,责任担当,
和平友好,合作共赢。
一、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日本,最高统治者称大王,政治上,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经济上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当时日本处于奴隶社会。
二、大化改新
1.时间:公元646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特点: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
4.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5.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6.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启示:1.改革能推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2.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将军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称号。设镰仓幕府,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2、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是他的主公。
(2019·湖北宜昌)14.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系列改革,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史称(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彼得一世改革
(2019·湖南)13.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

A.大化
B.德川
C.明治
D.裕仁
课堂训练
1.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A.天皇
B.国王
C.大王
D.将军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A.阿拉伯帝国
B.唐朝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C
B
3.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B
4.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大和统一
B.幕府统治建立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C
A
6.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C
5.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