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中心对称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2 中心对称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16 21:0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十三章 23.2 中心对称
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
1.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2.下图是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图案被称为“赵爽弦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对其对称性表述,正确的是(? )
A.?轴对称图形?????????????????????????????????????????????????????? ???B.?中心对称图形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3.如图,在4× 4的网格纸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现要在这张网格纸中找出一格点作为旋转中心,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后的三角形的顶点也在格点上,若旋转前后的两个三角形构成中心对称图形,那么满足条件的旋转中心有(?? )
A.?2个??????????????????????????????????????B.?3个??????????????????????????????????????C.?4个??????????????????????????????????????D.?20个
4.如图,△ABC与△ 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点A与点 是对称点???????????????B.?????????????????C.?AB∥ ???????????????D.?∠ACB=∠ ?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m2+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6.如图,正六边形 ABCDEF的半径OA=OD=2,则点B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坐标为( ??)

A.?(1,- )????????????????????????B.?(-1, )????????????????????????C.?(- ,1)????????????????????????D.?( ,-1)
7.如图,在正方形 中,顶点 在坐标轴上,且 ,以 为边构造菱形 .将菱形 与正方形 组成的图形绕点 逆时针旋转,每次旋转 ,则第2020次旋转结束时,点 的坐标为(?? )
A.?????????????????????B.?????????????????????C.?????????????????????D.?
二、填空题(共7题;共7分)
8.如图, 和 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若 , , ,则 的长是________.
9.如图,两张完全重合在一起的正三角形硬纸片,点O是它们的中心,若按住下面的纸片不动,将上面的纸片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少旋转________°的角后,两张硬纸片所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10.给出如下5种图形:①矩形,②等边三角形,③正五边形,④圆,⑤线段.其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请将所有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1.已知点 与点 关于原点对称,则 ________.
12.若点A(2x﹣1,5)和点B(4,y+3)关于点(﹣3,2)对称,那么点A在第________象限.
13.已知等边△ABC的重心为G , △DEF与△ABC关于点G成中心对称,将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作S1 , △ABC的面积记作S2 , 那么 的值是________
14.如图,已知 与 成中心对称, 的面积是32,AB=16,则 中,CD边上的高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45分)
15.如图,线段AC,BD相交于点O,AB //CD, :A B=CD.线段AC上的两点E,F关于点O中心对称.
求证:BF=DE.

16.如果B(m+1,3m﹣5)到x轴的距离与它到y轴的距离相等,求:
(1)m的值;
(2)求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

17.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①写出A、B、C的坐标.
②以原点0为对称中心,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18.如图,D是△ABC边BC的中点,连接AD并延长到点E,使DE=AD,连接BE.
(1)图中哪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2)若△ADC的面积为4,求△ABE的面积.
19.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
(1)请画出将△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形△A1B1C1;
(2)请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2B2C2;
(3)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可得答案.
2.【答案】 B
【解析】“赵爽弦图”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
3.【答案】 C
【解析】如图,
旋转中心有D、E、F、G四个,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找到旋转中心即可得.
4.【答案】 D
【解析】解:?AB、∵△ABC与△??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 点A与点?‘?是对称点?,BO=B'O,∴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ABC与△??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OA=OA',OB=O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A'B',正确,不符合题意.
D、∵∠ACB=∠A‘C’B’,而 ∠ACB和∠???不一定相等,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因为中心对称图形是关于点对称,可得 △ABC全等△?, 相应的点互相对称,且相应的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据此逐一分析判断即可.
5.【答案】 D
【解析】解:∵ 点P(-3,m2+1),
∴-3<0,m2+1>0
∴点P在第二象限,
∴ 点P(-3,m2+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平方的非负性,可得点P在第二象限,再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就可得到点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所在的象限。
6.【答案】 D
【解析】解:连接OB,
∵ 正六边形 ABCDEF的半径OA=OD=2 ,
∴OB=OA=AB=2,
∴∠AOB=60°,
∴∠BOH=30°,
在Rt△BOH中,∠BOH=30°,OB=2,
∴BH=OB=1,
由勾股定理可得OH=,
∴B(-, 1)
∴ 点B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坐标为 (, -1).
故答案为:D .
【分析】连接OB,利用正六边形的性质可得OB=OA=AB=2,从而可得∠AOB=60°,继而可得∠BOH=30°,在Rt△BOH中,利用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H=OB=1,OH=, 即得B(-, 1),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点坐标的特征: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即可求出即可.
7.【答案】 D
【解析】解:∵点 的坐标为 ,
∴ ,
由正方形的性质,得 ,
∴ ,
∵四边形 为菱形,
∴ ,
∴ ,
由题可知旋转为每8次一个循环, ,
∴第2020次旋转结束时,点 与点 关于原点对称,
∴ ,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知识求出AB长,从而求出点F的坐标,再根据题上条件得出旋转为每8次一个循环,从而求出点 的坐标.
二、填空题
8.【答案】
【解析】∵△DEC?与△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
∴DC=AC=1,DE=AB=2,
∴在Rt△EDA中,AE的长是:
.
故答案为: .
【分析】直接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出DC,DE的长,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答案.
9.【答案】 60
【解析】要使两张图案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则两张图案构成的图形至少是正六边形,
∵正六边形的中心角是60°,
∴要使得两张图案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至少旋转60°.
故答案为:60.
【分析】首先根据图示,可得原来的图案是一个正三角形;然后要使两张图案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两张图案构成的图形是正六边形;最后根据正六边形的中心角是60°,可得它至少旋转60°,据此解答即可.
10.【答案】 ②③
【解析】解: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②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兴对称图形;
③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兴对称图形;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⑤线段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答案是:②③.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几何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后能与其自身重合的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根据定义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11.【答案】 7
【解析】解:∵点P(a,-6)与点Q(-5,3b)关于原点对称,
∴a=5,3b=6,
解得:b=2,
故a+b=7.
故答案为:7.
【分析】直接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b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12.【答案】 二
【解析】解:∵点A(2x﹣1,5)和点B(4,y+3)关于点(﹣3,2)对称,
∴﹣3﹣(2x﹣1)=4﹣(﹣3),
解得:x=﹣ ,
∴点A(﹣10,5),
∴点A在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二.
【分析】根据点A(2x﹣1,5)和点B(4,y+3)关于点(﹣3,2)对称,列方程求得x , y的值,结果可得.
13.【答案】
【解析】解:如图,
∵点G是等边△ABC的重心,
∴AD垂直平分BC , AD是∠BAC的角平分线,
∴AG=2GN ,
设AB=3a , 则AN= ×3a= a ,
∵△DEF与△ABC关于点G成中心对称,
∴△DEF≌△ABC , AG=DG , EF∥BC ,
∴∠AQH=∠ABC=∠AHQ=∠ACB=60°,
∴△AQH是等边三角形,
∴AQ=HQ=AH= AB=a ,
∴AP= a ,
∴它们重叠部分为边长=QH的正六边形,
∴S1= ,S2= ,
∴ = = ,
故答案为: .
【分析】如图,根据点G是等边△ABC的重心,得到AD垂直平分BC , AD是∠BAC的角平分线,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到△DEF≌△ABC , AG=DG , EF∥BC , 推出△AQH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Q=HQ=AH , 求得它们重叠部分为边长=QH的正六边形,设AB=3a , 则QH=a ,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结论.
14.【答案】 16
【解析】解:?∵?与??成中心对称,∴△AOB≌△DOC,
∴S△AOB=S△DOC=32,CD=AB=16,
∴CD边上的高为32×2÷16=4.
故答案为:16.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可得△AOB≌△DOC,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S△AOB=S△DOC=32,CD=AB=16,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论.
三、解答题
15.【答案】 证明:∵AB∥CD,∴∠A=∠C,
∵∠AOB=∠COD,AB=CD,
∴△ABO≌△CDO(AAS)
∴BO=DO,
∵ E,F关于点O中心对称,∴OE=OF,
∵∠BOF=∠DOE,
∴△BOF≌△DOE(SAS),
∴BF=DE.
【解析】【分析】根据AAS先证△ABO≌△CDO,可得BO=DO,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可得OE=OF,根据SAS可证△BOF≌△DOE,从而可得BF=DE.
16.【答案】 (1)解:由题意得:m+1=3m﹣5,或m+1+3m﹣5=0,
解得:m=3或m=1
(2)解:当m=3时,B(4,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4,﹣4);
当m=1时,B(2,﹣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2,2)
【解析】【分析】(1)因为B点到x和y的距离相等,所以他们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或者互为相反数。
(2)将(1)中所求出的m的数值代入B点坐标中,求出其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即可。
17.【答案】 解:①A(1,﹣4),B(5,﹣4),C(4,﹣1); ②A1(﹣1,4),B1(﹣5,4),C1(﹣4,1), 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1)要写一个点的坐标,应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在x轴上的垂足对应坐标是a,在y轴上的垂足对应坐标是b,那么点的坐标可以用有序数对(a,b)表示;
(2)点A与点A′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则AOA1在一条直线上,且AO=A1O,从而可确定A1位置,同样可确定B1、C1的位置,继而可写 出A1、B1、C1的坐标 。
18.【答案】 (1)解:图中△ADC和三角形EDB成中心对称。
(2)解:∵△ADC和三角形EDB成中心对称,△ADC的面积为4,
∴△EDB的面积也为4,
∵D为BC的中点,
∴△ABD的面积也为4,
所以△ABE的面积为8。
【解析】【分析】(1)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易知:图中△ADC和△EDB成中心对称。
(2)由(1)知△ADC和△EDB成中心对称,所以=, 又因为D为BC的中点,即AD为△ABC的中线,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所以=, 最后求得。
19.【答案】 (1)解:如图1所示:
(2)解:如图2所示:
(3)解:找出A的对称点A′(1,﹣1),
连接BA′,与x轴交点即为P;
如图3所示:点P坐标为(2,0).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找出点A、B、C的对应点的位置,再顺次连接即可。
(2)找出点A、B、C关于点O的对称点的位置,再顺次连接即可。
(3)先找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BA′,与x轴交点即为P,求出直线BA′的解析式,再求出直线BA′与x轴的交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