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讲练测: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专题练习
1.下列记录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cm
B.教室宽约为60m
C.小明的身高为1.68dm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2.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时,受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测量时通过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是可以消除误差的
C.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裁判员秒表测量100米短跑时,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得到的结果属于测量错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C.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D.长度测量时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要选择分度值最小的测量工具
4.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下列那个数据是可能的( )
A.24cm
B.24.1cm
C.24.12cm
D.24.122cm
5.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6.若4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分别记录为:12.10cm、12.11cm、12.10cm、13.11cm,则这本书的宽度应该是( )
A.12.36cm
B.12.1cm
C.12.10cm
D.12.103cm
7.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边哪一项要求不是必须的( )
A.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B.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左边缘
C.将刻度尺放正
D.使刻度贴近被测物体
8.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其量程越大的测量工具越好
C.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其分度值越小的测量工具越好
D.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9.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2cm
B.2.0cm
C.2.00cm
D.2.00
10.某同学4次测量一个小球的直径分别是:5.12cm、5.14cm、5.25cm、5.13cm。则小球的直径应为( )
A.5.12cm
B.5.13cm
C.5.14?cm
D.5.16cm
11.小伟同学在模拟警察侦破案件时,在“案发现场”发现一个脚印。根据医学研究,通常人站立时的身高约是脚长的7倍,据此他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12.某同学对他们教室内空气的体积进行了估测,下列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50cm3
B.150dm3
C.150m3
D.1500m3
13.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某同学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的示数为08:05: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3:06:02,则两次的时间差为( )
A.5hmin2s
B.5min1s
C.5h1min1s
D.15h1min
14.图是运动场上计时员记录的时间,则运动员的成绩是( )
A.1分39.8秒
B.1分9.8秒
C.69.8秒
D.39.80秒
15.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1min
B.10s
C.5s
D.0.5s
16.一位身体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30次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
A.3s
B.27s
C.60s
D.180s
17.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
,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
同学,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
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
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
(5)用这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cm。
18.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甲、乙所示。
(1)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
cm。
(2)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
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3)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cm。
19.(1)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
cm,如图乙所示,秒表读数为
。如图丙所示,速度表的读数为
km/h。
(2)观察图丁,A、B两种读数方法中,正确读数方法是
20.刻度尺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工具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将细铜丝在圆柱体上紧密地排绕40圈后,用刻度尺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
cm,细铜丝的直径为
mm。
(2)该同学还用此刻度尺测量我市到某市间铁路线的实际长度。他先用一段浸湿的细棉线在地图上与两市间铁路线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再将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得两点间长度为18.90cm,若此地图的比例尺为1:3×106,则测量值18.90cm的准确值为
,测量单位是
cm.两市间铁路线实际长度约为
km(取整数)。
(3)做上述(2)实验时,应选择弹性
(填“较好”或“较差”)的细棉线进行实验。
21.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
(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
(2)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
(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d=L/10。
该同学以上做法中的三个错误是:
(1)
(2)
(3)
。
22.(1)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
(2)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算出细钢丝的直径是
m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合
nm。
(3)小夏同学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方法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测得的直径是
cm。
(4)如图中秒表的读数为
s。
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讲练测: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专题练习答案
1.下列记录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cm
B.教室宽约为60m
C.小明的身高为1.68dm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答案:D
2.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时,受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测量时通过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是可以消除误差的
C.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裁判员秒表测量100米短跑时,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得到的结果属于测量错误
答案:B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C.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D.长度测量时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要选择分度值最小的测量工具
答案:C
4.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下列那个数据是可能的( )
A.24cm
B.24.1cm
C.24.12cm
D.24.122cm
答案:C
5.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6.若4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分别记录为:12.10cm、12.11cm、12.10cm、13.11cm,则这本书的宽度应该是( )
A.12.36cm
B.12.1cm
C.12.10cm
D.12.103cm
答案:C
7.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边哪一项要求不是必须的( )
A.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B.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左边缘
C.将刻度尺放正
D.使刻度贴近被测物体
答案:B
8.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其量程越大的测量工具越好
C.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其分度值越小的测量工具越好
D.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答案:D
9.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2cm
B.2.0cm
C.2.00cm
D.2.00
答案:C
10.某同学4次测量一个小球的直径分别是:5.12cm、5.14cm、5.25cm、5.13cm。则小球的直径应为( )
A.5.12cm
B.5.13cm
C.5.14?cm
D.5.16cm
答案:B
11.小伟同学在模拟警察侦破案件时,在“案发现场”发现一个脚印。根据医学研究,通常人站立时的身高约是脚长的7倍,据此他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答案:B
12.某同学对他们教室内空气的体积进行了估测,下列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50cm3
B.150dm3
C.150m3
D.1500m3
答案:C
13.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某同学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的示数为08:05: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3:06:02,则两次的时间差为( )
A.5hmin2s
B.5min1s
C.5h1min1s
D.15h1min
答案:C
14.图是运动场上计时员记录的时间,则运动员的成绩是( )
A.1分39.8秒
B.1分9.8秒
C.69.8秒
D.39.80秒
答案:A
15.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1min
B.10s
C.5s
D.0.5s
答案:D
16.一位身体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30次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
A.3s
B.27s
C.60s
D.180s
答案:B
17.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
,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
同学,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
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
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
(5)用这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cm。
答案:(1)误差;不可以;(2)丁;可以;(3)最小分度值;(4)丙;没有估计值(或没有估测分度值下一位);(5)12.82。
18.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甲、乙所示。
(1)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
cm。
(2)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
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3)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cm。
答案:(1)0~10;(2)乙;(3)3.80。
19.(1)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
cm,如图乙所示,秒表读数为
。如图丙所示,速度表的读数为
km/h。
(2)观察图丁,A、B两种读数方法中,正确读数方法是
答案:(1)2.70;156s;50;(2)B。
20.刻度尺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工具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将细铜丝在圆柱体上紧密地排绕40圈后,用刻度尺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
cm,细铜丝的直径为
mm。
(2)该同学还用此刻度尺测量我市到某市间铁路线的实际长度。他先用一段浸湿的细棉线在地图上与两市间铁路线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再将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得两点间长度为18.90cm,若此地图的比例尺为1:3×106,则测量值18.90cm的准确值为
,测量单位是
cm.两市间铁路线实际长度约为
km(取整数)。
(3)做上述(2)实验时,应选择弹性
(填“较好”或“较差”)的细棉线进行实验。
答案:(1)1mm;3.60;0.9;(2)189mm;0.1;567;(3)较差。
21.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
(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
(2)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
(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d=L/10。
该同学以上做法中的三个错误是:
(1)
(2)
(3)
。
答案:(1)认为封面与内页厚度相同(2)选用页数太少,不便测量(3)将纸的页数当成张数
22.(1)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
(2)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算出细钢丝的直径是
m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合
nm。
(3)小夏同学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方法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测得的直径是
cm。
(4)如图中秒表的读数为
s。
答案:(1)B;(2)1.6;1.6×106;(3)2.12;(4)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