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上 1.3 汽化和液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上 1.3 汽化和液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7 11: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教具
酒精、一支包好棉花的温度计、吹风机、纱布、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熔化?
2.什么叫凝固?
二、进行新课
1.汽化的两种方式
教师:物质状态变化,除了我们刚刚学过的熔化和凝固,物质也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请大家举例说说你所见过的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实例。
(学生回答)
教师: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但是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水没有了,地面干了,这是水的蒸发。壶里的水开了,水变成了水蒸气,这是沸腾。
2.蒸发
教师:我们先学习蒸发。
请大家看这个实验。将棉花蘸些酒精,在黑板上擦一道酒精,注意观察酒精越来越少,过一段时间酒精全部蒸发了。
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冬天温度低,水也能蒸发。所以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条件
虽然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是大量的事实表明,蒸发有快有慢。现在我们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条件。
教师提问:我们洗完衣服,把衣服放在阳光下晒,或者放在荫凉处,哪种情况下衣服上的水蒸发快?
(学生回答)
教师:在阳光下晒的衣服干得快,即衣服上的水蒸发得快。
湿衣服放在阳光下,衣服上的水温度较高,蒸发快。可见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高,蒸发快。温度低,液体也能蒸发,只不过蒸发慢。
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擦两道酒精,用吹风机吹其中的一道酒精,观察哪一条酒精痕迹干得快。
用冷风吹的酒精蒸发快。可见加快液面上空气的流动可以加快蒸发。当然,如果用热风吹,蒸发会更快。因为这样不但加快了液面上空气的流动,而且提高了液体的温度。
演示实验:取两块纱布,都蘸上酒精,一条纱布展开后挂在铁架台上,另一条团起来也挂在铁架台上。用热风同时吹这两块纱布,看看哪一块纱布上的酒精蒸发快。
打开的纱布的酒精蒸发快。可见,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加快蒸发。
教师:通过以上的观察,我们得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条件:液体温度高,蒸发快;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快,蒸发快;液体的表面积大,蒸发快。反之,液体也能蒸发,只是蒸发慢,这一点不可忽略。原因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所以,以上三条是液体蒸发快慢的条件,而不是蒸发的条件。
教师:我国历史上早在西汉时期的《史记》中就有对液体蒸发快慢条件的记载。蒸发快慢的条件又得到了充分地利用。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利用地下渠道引水,减小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量,同时也减少了水的渗漏。时至今日,坎儿井仍在采用。请大家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分析暗渠引水为什么能减小水的蒸发量。
(学生回答)
  利用坎儿井这种暗渠引水,可以避免光照,降低水的温度;同时暗渠的通风差,这都能使蒸发变慢。
我国的一些山区、半山区和北方的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也常采用管道输水、喷灌技术,可节水约50%。
4.蒸发吸热
教师:请大家看课本节前提出的问题,再看图4—10。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1)用蘸了酒精的棉花往学生手背后上擦一下你们有什么感觉?(答:感觉凉)
(2)这是一个温度计,玻璃泡上包上棉花,请学生读出温度计的温度数值。用棉花蘸些酒精,用热风吹,再读出温度计的温度。
(先后请三或四位学生读数)
我们发现温度计的温度下降。
教师:这个实验说明液体蒸发时温度下降。正在蒸发的液体温度下降,它必须从周围的物体吸热。所以,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从周围吸热,液体蒸发时有致冷作用。
教师提问:大家考虑课本图4—10的现象该如何解释?
(学生回答)
身体表面的水要蒸发,蒸发时水的温度下降,从身体中吸热,所以人感觉冷。人被风一吹,水面上的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加快,人会觉得更冷。
教师: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吸热,这个规律往往用来制造低温,家中电冰箱就是利用这个道理来制冷的。电冰箱内的制冷剂极易蒸发,蒸发时温度下降,从冰箱吸收大量的热,将“热”传到了冰箱外。这样反复工作,冰箱内的温度能大幅度下降。
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些水感到凉爽,盛暑天气人身体出汗保持正常体温,这都是利用蒸发吸热、降温。
1、探究:水的沸腾
学生观察水的沸腾。教师提问:
水沸腾时的温度如何?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100℃不变
水在沸腾过程中你们是否在继续对水加热?
继续加热,即水沸腾时吸热。
所以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点是100℃
让学生看沸点表
沸腾吸热
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三、归纳总结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条件有三个:液体温度高蒸发快;液体表面积大蒸发快;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快蒸发快。
4.液体蒸发时温度下降,从周围吸热,所以蒸发能致冷。
5.用蒸发的知识解释问题时,应注意:认清是哪种液体在蒸发;哪些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蒸发降温引起的结果。
四、作业
1.复习课文。
2.完成课本节后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