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一节 认识区域
1.1 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三、区域的特征
一、区域的含义
划分干湿区的指标是什么?
为什么能划分出不同的干湿区?
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干燥度
地理环境差异——干燥度不同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1.区域概念: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1)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区别
2.特点: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区
北
方
地
区
南
方
地
区
西
北
地
区
青
藏
地
秦岭—淮河线
寒冷
湿热
高寒
干旱
区域内——相似性、连续性 区域间——差异性
区域划分的目的:
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
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具多样
和地域性,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怎样的联系?
内蒙古 西藏 青海是白色的图例?
为何新疆是汉语区????
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具多样性和地域性,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怎样的联系?
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北方方言区。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众多山地、丘陵将其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单元,形成具有不同语言特点的众多方言区。
二、区域的类型
区域的类型
按内部分布状况划分,区域可划分为:
均质区: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例如:平原区、方言区。。。。。。)
功能区: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功能区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收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如城市经济区、京津唐工业基地。。。。。)
区分区域的类型
1、方言区 2、季风区 3、浦东新区
4、沪宁杭工业基地 5、水田农业区
6、长江沿江经济带 7、干湿区
均质区:
1、2、5、7
功能区:
3、4、6
三、区域的特征
三、区域的特征
划分区域的基础
1.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
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
区域内部存在差异性
3.开放性
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都具有联系。
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共生共存的结果
自主探究:海南岛的开发
1、海南岛地理位置优势
纬度位置
(1)南部陆地与海洋国土结合部
(2)内靠珠三角,邻近港澳,面向东南亚
(3)临近国际深水航线
海陆位置
位于热带,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开发南海资源基地
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海运交通位置优越
海南岛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
海南岛交通的和旅游
发展海南经济应加强那些方面的开发
区位优势——海运,对外贸易
气候资源——热带高效农业
矿产优势——煤、铁、石油、海盐
旅游资源——旅游业
海洋资源——渔业,资源开发
认识区域
性
性
性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 ,与其他区域相区别。
区域的含义
划分
划分指标
概念
区域的特征
小结
指标和 指标
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位置
地形
气候
动物
植被
水文
土壤
地貌
自然
人文
人口
城市
农业
工业
整体性
以西北地区为例,说明区域整体性
西北内陆
气候干旱
草原、荒漠
内流河湖
土壤贫瘠
风蚀、风积地貌
绿洲
畜牧业
灌溉农业
自然因素
人文要素
胡杨林
长着不死1000年,死后不倒1000年,倒地不腐1000年
盘锦红海滩
碱蓬
有的区域边界明确:如行政区
是否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如森林区与草原区
区域之间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
欠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
劳动力、自然资源等
资金、信息、技术等
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
我国的资源调配: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