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26.西门豹治邺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
bào
yè
第二课时
管理
人烟
媳妇
新娘
干旱
迎接
徒弟
求饶
灌溉
收成
眼睁睁
面如土色
默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找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
这一天,漳河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
西门豹发动来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导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1.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2.小组合作试着根据“阅读链接”中的剧本开头改编课文,并演一演这个故事。
课后延伸
8(共17张PPT)
26.西门豹治邺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
bào
yè
第一课时
西门豹(“西门”是个复姓,叫“豹”)战国时期魏国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26.西门豹治邺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
bào
yè
豹
bào
娶
豹
吊
绅
bào
qǔ
diào
我会认
巫
wū
西门
媳
提心
胆
shēn
官
灾
旱
hàn
tú
徒
弟
磕
头
kē
tǎng
淌
血
凿
záo
婆
开
xí
灌
溉
gài
妇
派
娶
媳
妇
淹
浮
徒
我会写
骗
逼
豹
旱
饶
bào
qǔ
pài
xí
fù
yān
bī
fú
hàn
tú
rēng
ráo
piàn
扔
灌
溉
guàn
gài
词语解释
田地荒芜:田地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人烟稀少:十分荒凉,见不到人家。
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
)
(
)
兴修水利
摸清底细
惩治巫婆和官绅
→
→
西门豹(
)
为什么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老大爷(
)
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第一次对话
西门豹(
)
这话是谁说的?
老大爷(
)
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神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第二次对话
西门豹(
)
新娘是哪儿来的?
老大爷(
)
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巫婆就带着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他们拉走。到了河神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一条苇席,把女孩儿打扮好了,让她坐到苇席上,顺着水漂去。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一起沉下去了。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人口越来越少,这地方也越来越穷。
第三次对话
西门豹(
)
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老大爷(
)
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干旱。
西门豹(
)
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第四次对话
西门豹与当地这位老大爷进行了四次对话。请问同学们,他都了解到了当地的哪些民情呢?
pàn
派
娶
饶
灌
qǔ
ráo
guàn
阅读拓展
西门豹罢官
西门豹初任邺(ye)地的县官时,终日勤勉,为官清廉,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不过他对魏文侯的左右亲信从不去巴结讨好,所以这伙人怀恨在心,便勾结起来,说了西门豹的许多坏话。年底,西门豹向魏文侯作述职报告后,政绩突出的他本应受嘉奖,却被收去了官印,魏文侯罢了他的官。
西门豹心里明白自已被罢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请求说:“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做官的经验,现在我已经开窍了,请允许我再干一年,如治理不当,甘愿受死。”魏文侯答应了西门豹,又将官印给了他。
西门豹回到任所后,开始疏于实事,而去极力巴结魏文侯的左右。又一年过去了,他照例去述职,虽然政绩比上年大为下降,可魏文侯却称赞有加,奖赏丰厚。这时,西门豹严肃地对魏文侯说:“去年我为您和百姓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为注重亲近您的左右,所以印象好,您就对我大加礼遇,可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这种赏罚不明的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说完,西门豹把官印交给魏文候便走。魏文侯省悟过来,连忙对西门豹表示歉意说:“过去我对你不了解,有偏见。今天我对你加深了认识,希望你继续做官,为国效力。”洪泽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
第
2
页,共
1
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设计人:周
芹
(
第
1
页,共
1
页
)洪泽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
设计人:周
芹
26.西门豹治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豹、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2.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能借助第10-14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1.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感受西门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智慧。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
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课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战国时期,魏国邺县这个地方紧邻漳河,老百姓本该安居乐业,但是举目四望,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为了生存,老幼妇孺纷纷逃离家园,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件事传到了魏王耳中,于是派西门豹来治理这个地方。(板书:西门豹)
西门豹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课前预习中,你们对他有什么了解?
(课件:西门豹:复姓西门,名豹。战国时期魏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位无神论者。)
他又是如何治邺的呢?(板书:治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6课《西门豹治邺》这篇文章。
2.学习“豹”
“豹”是本课的生字。我们来看看“豹”这个字的演变。(课件)这就
是“豹”。你看像什么?(张着血盆大口,身上布满斑点的猛兽。)在篆文、隶书里演变成了这样,最后演变成现在的“豹”。
看老师范写“豹”。边写边口述:左边上半部分的两点书写时略微分开,
就像野兽张开的嘴;弯钩就像是野兽的脊背;两撇间距等宽,一长一短,就像是野兽的矫健的腿;右边的“勺”笔画较少,撇画要穿插,横折钩的占位要饱满,中间的点画对准撇。
3.齐读课题。
二、预习展示:
1.检查生字词
⑴会读的生字
这些是本课要求会读的生字(课件),谁来读给大家听?(相机纠正读音)
⑵词语(课件)
课文里的这些词语谁来读?(相机纠正读音)
管理
漳河
邺县
田地荒芜
巫婆
官绅
新娘
人烟稀少
迎接
徒弟
娶媳妇
提心吊胆
灌溉
面如土色
磕头求饶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⑶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①指名读句子。
②理解“田地荒芜”
“荒芜”是草字头,通过草字头猜一猜它的意思。
生回答。
师归纳总结:田地因为无人管理,没有粮食,杂草丛生。
③理解“人烟稀少”
“人烟”:人们在村庄里,要做饭,就有烟气,所以是人烟。有人的地方就有炊烟。人烟稀少也就是人口稀少。?
2.检查课文朗读
词语解决了,课文读的怎么样呢?现在我请三位学生来读课文,其他
同学认真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或者需要提醒的地方。
1-9自然段一个学生
10-15自然段一个学生
16自然段一个学生
三、梳理文章脉络:
有没有同学能说说为什么老师刚才要这样分三个部分来读课文?(相机
出示课件)
1-9自然段:写西门豹看到邺县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找老大
爷了解情况。
10-15自然段:写西门豹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教育了当地老
百姓。
16自然段:写西门豹发动百姓开凿渠道,灌溉田地,让庄稼有了还收成。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课件)
(
)
(
)
兴修水利
你能学着这样,给前面两个部分概括小标题吗?(课件)
(
摸清底细
)
(
惩治巫婆和官绅
)
兴修水利
四、精读课文:
1.话说西门豹到了邺县,一看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同学们,假如你是西门豹,要想把邺县这个烂摊子收拾好,你觉得首先应该做什么?---调查!
那么,他是如何开展调查的呢?通过调查,他又了解到什么情况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相关的自然段。
2.指名两名学生朗读课文。
其中,生1读西门豹的话,生2读老大爷的话。读完后,找学生进行点评。说一说,他们哪里读的好,哪里读的不好,怎么读会更好?引导学生加入恰当的表情、语气、动作来读。
3.给人物加提示语。
边读边引导边添加,让学生还原当时对话可能的情境
第一次对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第一段中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西门豹的话,但是暗示我们了,你猜他问了什么?---为什么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西门豹(奇怪地)
为什么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老大爷(左顾右盼,小心翼翼)
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第二次对话:
西门豹(惊讶)
这话是谁说的?
老大爷(叹气)
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神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第三次对话:
西门豹(疑惑、悲愤)
新娘是哪儿来的?
老大爷(咳嗽了几下)
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巫婆就带着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他们拉走。到了河神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一条苇席,把女孩儿打扮好了,让她坐到苇席上,顺着水漂去。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一起沉下去了。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这里人口越来越少,这地方也越来越穷。
第四次对话:
西门豹(试探)
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老大爷(又叹了一口气,摇头)
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西门豹(双手背在腰后,来回踱步,胸有成竹)
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4.
为了找到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西门豹与当地这位老大爷进行了四次对话。请问同学们,他都了解到了当地的哪些民情呢?
①了解到漳河的河神每年要娶一个漂亮的姑娘;
②了解到官绅每年都要出面给河神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一次都收很多,可用的不多,剩下的钱就与巫婆分了;
③了解到这里有钱的出钱消灾,没钱的纷纷外逃;
④了解到这里年年闹旱灾,而没有发过大水。
5.从以上的民情中,你觉得造成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邺县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因为巫婆和官绅相互勾结,每年借给河神娶媳妇的机会,不仅骗取老百姓的钱财,而且还硬逼着年轻漂亮的姑娘给河神当媳妇,致使有钱的出钱消灾,没钱的纷纷外逃。人口越来越少,地方越来越穷,加上年年的旱灾,这里不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才怪。
6.复述“摸清底细”情节
西门豹到了邺县,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一调查,知道是巫婆和官绅以给河神娶媳妇为名,骗取老百姓钱财。弄清情况后,他心中有了惩治恶人的办法。
结合交流平台指导:1.关键信息不可以遗漏;2.就全文来看,调查民情这个情节不是主要内容,可以复述得简单一些。
总结:
从开展调查、摸清底细这一情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善于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的西门豹。
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中,还有这几个字老师要重点讲一下。(课件)
“派、娶、饶、灌”(边讲解边范写)
派:右半部分笔顺为:撇、撇、撇、坚提、撇、捺。撇画要写出不同的
长短与角度,竖提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略往上扬。
娶:上紧下松,基本等宽。“耳”的最后一横变成提,与“又”的横撇
相互穿插。女字底的长横要写舒展,略往右上倾斜。
饶:右下的“兀”字,横要写得短。
灌:“艹”不宜写宽,两个“口”大小一致,“隹”横画平行均匀。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习字册
2.阅读拓展
西门豹罢官
西门豹初任邺(ye)地的县官时,终日勤勉,为官清廉,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不过他对魏文侯的左右亲信从不去巴结讨好,所以这伙人怀恨在心,便勾结起来,说了西门豹的许多坏话。年底,西门豹向魏文侯作述职报告后,政绩突出的他本应受嘉奖,却被收去了官印,魏文侯罢了他的官。
西门豹心里明白自已被罢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请求说:“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做官的经验,现在我已经开窍了,请允许我再干一年,如治理不当,甘愿受死。”魏文侯答应了西门豹,又将官印给了他。
西门豹回到任所后,开始疏于实事,而去极力巴结魏文侯的左右。又一年过去了,他照例去述职,虽然政绩比上年大为下降,可魏文侯却称赞有加,奖赏丰厚。这时,西门豹严肃地对魏文侯说:“去年我为您和百姓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为注重亲近您的左右,所以印象好,您就对我大加礼遇,可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这种赏罚不明的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说完,西门豹把官印交给魏文候便走。魏文侯省悟过来,连忙对西门豹表示歉意说:“过去我对你不了解,有偏见。今天我对你加深了认识,希望你继续做官,为国效力。”
西门豹的故事说明:正直的人,如果遇上心术不正的上级,就会受压制,容易被误解,以致造成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的反常现象。贤明的领导者,只有远小人、近君子,才能减少赏罚不明的失误。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课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检查复习。
二、精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经过一番民情调查,摸清了底细。你们觉得西门豹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学生发言惩治恶人,破除迷信)
1.我们知道,西门豹是邺县的县令,是这个地方最大的官。他要下定决心惩治恶人,禁止河神娶媳妇这种巫风,方式方法应该有很多。假如你是西门豹,你会怎么做?(可能采取的方法)
方式一:下达行政命令,捉拿巫婆和官绅,将他们绳之以法,以免他们
继续蛊惑人心,危害百姓。
方式二:以县衙的名义在城内贴一张公告,告诉邺县的百姓以后不允许
再给河神娶媳妇,如诺不遵守,依法论罪。
这样也能解决问题,可是西门豹并没有这样做。西门豹又是如何做的呢?
2.西门豹的做法
默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找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惩
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根据学生的反馈,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⑴将计就计,就下姑娘。
(课件出示句子:“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①西门豹为什么说姑娘不漂亮?
②同学们,如果你是西门豹,会不会对巫婆客气?那他为什么跟巫婆说
话的时候,还用“麻烦”这个词呢?仔细想一想,看谁能想到西门豹的心里去。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会在什么时候用上“麻烦”一词?
西门豹是在请求巫婆吗?巫婆可以拒绝西门豹吗?
③如果你就是西门豹,你会怎样说这句话呢?
读出西门豹态度强硬、不置分辩而没有商量余地的语气。
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惩治首恶。
(课件出示:“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①西门豹已经把巫婆投进漳河了,为什么要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里?
你能联系前面的课文,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再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交流。
原来,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一催,这样实际上就非常巧妙地铲除了
官绅头子。这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
②指导朗读:把你的巧妙读出来吧!
⑶假戏真做,震慑帮凶。
就这样,西门豹借着送新娘,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当众
处死了“人祸”的首恶份子。作为县官的西门豹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仅仅这样做够不够?
对!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面对漳河站了很久。惩治巫婆后西门豹是等了一会再惩治官绅头子,现在为什么面对漳何站了很久?此时此刻,官绅们怎样呢?
想象官绅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说话训练。
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其他官绅都投到河里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明确:
(①其他官绅不是首恶;②这样可以逼他们说出真相;③表现西门豹惩罚有度,方法巧妙。)
⑷用有力的事实,破除迷信。
看到此情此景,老百姓明白了什么?
(课件出示: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小结:西门豹就这样巧妙地破除了迷信。
3.讨论西门豹的做法
明确:如果采用行政命令的方法,虽然也能达到惩治恶人的目的,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百姓之所以相信巫婆所说的话,相信河神每年都要娶媳妇的事情,这说明这一地区迷信盛行,主要是指巫风盛行。
迷信是一种思想问题,对待思想问题,有时不能用下命令的方法来解决。西门豹去参加送新娘的仪式,就是想用事实来教育老百姓。他要老百姓从事实中明白给河伯娶媳妇的虚伪和荒谬,让他们自己明白过来。
小结:从实施惩治恶人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语言简洁、行动果断,计划周密巧妙,很有智慧的西门豹。
4.这一天,漳河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
5.兴修水利
看来西门豹的做法的确巧妙呀,这以后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呢不再相信迷信,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人祸解决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引读最后一段……
小结:日久天长,背景离乡的人们陆续回到这里安居乐业、辛勤耕耘,人们逐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6.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出示:摸清底细
惩治巫婆和官绅
兴修水利
引导学生按故事的发展,抓住主要人物及情节展开复述,注意详略,将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内容尽量说清楚、具体。
三、总结:
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最佩服他的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谈体会。
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学生齐读课题)。
四、拓展延伸:
1.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2.小组合作试着根据“阅读链接”中的剧本开头改编课文,并演一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将计就计
破除迷信
摸清底细
惩治巫婆和官绅
兴修水利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