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空间图形总复习课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空间图形总复习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9-02 22:3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顾与整理
——空间与图形
山东省邹平县范公小学 孙霞 邮编:256206
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六年制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5页,以及综合练习中相关题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联系和区别;能熟练地辨别并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与平行线;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2.让学生尝试使用列表、画网格图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分析探究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自主整理
1. 回顾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空间图形。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中都学了哪些知识?
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射线、线段、直线、相交、互相垂直、互相平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间垂直线短最短、画垂线、画平行线……
【设计意图】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回忆的知识会比较零乱,需要教师的多次引导补充。所以,有必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2.梳理知识:
师:看咱们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回忆起这么多知识。但是老师发现把这么多知识点放在一起有点乱。
学生:可以整理一下。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55-64页,发挥小组集体智慧进行整理。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梳理本单元重点知识。
学生汇报:
三种线(包括射线、线段、直线)
两种位置关系(相交——里面包括互相垂直;互相平行。画垂线、画平行线)、两种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列出。
师:下面我们每个小组任选一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可使用表格或画网络图等方法进行详细的整理,看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又清楚。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先给知识大体分类,然后再分别具体的、详细的整理,让学生体会到整理知识的层次性。
(二)汇报交流,完善知识
师:刚才大家分组整理了各部分知识,下面我们一起交流。
1.三种线:
小组1汇报(并实物投影展示):我们组整理了 “三种线”,用了画表的方法,进行了对比整理。我们设计了这个表格:
名称 图形 端点 延长方向 长度 联系
线段 2个 不可以 确定的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 一个 向一端 没有长度
直线 没有 向两端 没有长度
师:用列表对比,使我们对三种线的区别与联系看起来更加明确、更清楚,非常好。(如果学生列的表格不够完整,可由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教师可作适当完善)
师:还有用别的方法的吗?(如果学生想不出来,教师可作提示)能否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三种线间的联系呢?比如我用一个大的椭圆表示所有的直线,那么,射线、线段又该如何表示它们与直线的关系?
学生思考,交流,最终形成如下关系图:
2.两种位置关系
小组2汇报(并展示):我们组整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平行。如果相交成直角,那它们互相垂直。
垂直
相交: 不垂直
平行:
师:考虑一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不能也用圆圈表示呢?
教师做适当提示,学生思考,交流,能画出如下关系图:
学生补充:我们还学习了画平行线、画垂线。
板演: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师生共同画,并说明画法。)
3.两种距离
小组3汇报:我们组整理了两种距离。
名称 不同点 相同点
两点之间的距离 线段的长度 都是量线段的长度
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的长度
【设计意图】尽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整理知识,使学生学会思索,学会表达,学会交流。通过引导学生呈现各种不同的整理方式,使学生初步学习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加深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深层认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大家整理过的这些知识来做一些练习。
1.填空:
(1)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2)下图中共有( )条线段,( )条射线;
(3)下图中,第( )组直线是相交,第( )组直线互相平行,第( )组直线互相垂直。
(4)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可以画(  )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2.先测量出A点到直线的距离,再过B点做已知线的平行线。
A .
B .
                  
3.要从小河引水灌溉菜地,请你挖一条最近的水道。
.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既巩固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同学们在这一节课中,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将重点放在了梳理已有的知识结构上。为了使学生的复习过程具有主动性,使复习方法转化为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内化,我和学生分类整理。从课堂实效证明,这一方法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且参与兴趣浓厚。课堂上,学生对怎样整理自己的箱子交流、辩论得很激烈,不知不觉间锻炼了一定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广度。
直线
射线
线段
相 交
平行
互相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