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2测量长度和时间测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2测量长度和时间测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7 11:2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章《希望你喜爱物理》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小丽测圆柱体直径的四种操作,你认为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2.“我学习我最棒”。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最棒的你认为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A.甲、乙、丙
B.甲、丁
C.乙、丁
D.甲、丙
4.下列关于长度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测量,读数时读到分度值即可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的数字要多保留几位
C.实验时选用的仪器越精密越好
D.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5.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
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6.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A.一样大
B.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无法判定
7.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一张小桌面的边长为,后来把该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则这张小桌面的实际边长约为
A.0.502m
B.0.5015m
C.0.500m
D.无法判断
二、多选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刻度尺的零刻度磨损了就不能再使用这把刻度尺了
B.测量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歪斜所致
C.一位同学测量黑板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完全一样,这说明他的结果完全没有误差
D.记录的测量结果只写了数字而未标明单位是无用的、错误的
三、填空题
9.某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_____
,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大些,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_____
,用拉长的塑料刻度尺测量衣服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_____

10.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
min
______
s;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cm;
11.如图所示,在铅笔杆上密绕30匝金属丝,由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毫米。
1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在长度测量中,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______有关,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13.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_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________.
14.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乙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
四、作图题
15.给你一把刻度尺,一副圆规和一枚一分硬币,测出图中曲线AB的长度。请写出测量的简要步骤。
五、实验题
16.填空
(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
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________;
(2)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__cm.
17.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验中:
[实验目的]
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
会选用并会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学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初步统计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步骤]
长度的测量
①拿到刻度尺后,首先观察它的刻度是否磨损、________、分度尺和单位;
②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尺的位置要________紧贴被测物体;
③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刻度尺.
④如图所示,圆筒的直径为________.
时间的测量
如图所示,此时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19.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如图1中圆的直径是______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2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选填“A”或“B”)。
A.
B.
20.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_________,这个是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_________同学,这个是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_________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____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_________。
(5)用这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_________cm。
21.常用的卷筒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想在不把纸放开的前提下,测量整卷纸的长度。他设计的方案如下:
(1)将同类纸折叠n层,用刻度尺测得总厚度为d,则单层纸的厚度为_____。设纸的宽度为s,整卷纸的长为L,则纸筒的体积可表示为V=_____。
(2)用刻度尺测得纸筒的外半径为R,内半径为r,则纸筒的体积可表示为V=_____。
(3)由以上两式可整理得纸卷纸的长度可表示为L=_____。
22.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线圈的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______.
(2)改正错误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23.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
(1)如图甲中秒表的示数为_____s。
(2)如图乙所示小明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正确放置的是_____,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
(3)用刻度尺测量某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5.1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_____(选填“误差”或“错误”),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
24.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
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不含书皮);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
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
d.用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h;
(1)上述有错误的步骤是_____,应改为_____;
(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_____。
(3)步骤a中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
(
试卷第
1
页,总
3

)
(
试卷第
1
页,总
3

)
参考答案
1.A
2.D3.D4.D5.C6.C7.A8.ABC9.偏大偏小偏小
10.65.11.8511.1.0
12.刻度尺测量要求分度值
13.
14.4.74.70
15.(1)用圆规和刻度尺测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L=2πr
=πd,求出周长L;(2)用硬币从A点沿曲线滚到B点,数出滚动的圈数n
;(3)则AB的长度为S=nL=πdn
16.2.50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85
17.①量程②平行③正对④
18.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
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19.1.54B
20.误差
不可以

可以
最小分度值

没有估计值
12.82
21.
πs(R2
﹣r2)
22.AC重复上述操作,多次测量取平均值DEBCF
23.228.7B1mm3.40cm27.2mm误差25.2mm
24.D用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hbacd
减小误差
(
答案第
1
页,总
2

)
(
答案第
1
页,总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