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离散程度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数据的离散程度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9-03 09:5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沭阳县杨岗寄宿学校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苏科版)
第二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复习
图片欣赏一
图片欣赏二
图片欣赏三
1.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 并能用它们来比较不同样本的波动情况.
2.理解一组数据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含义,知道三个统计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实验和探索,体会用三个统计量表示数据波动情况的合理性,并能用它们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难点: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
准差.
学习重点:应用极差、方差、标准差来解决有
关实际问题.
1.复习:如何求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
标准差?说说它们作用,联系与区别.
自主探究
(1) 求方差的步骤可概括为:“一均,二差, 三方,四再均,”即第一步先求原始数据的平 均数,第二步求原始数据中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第三步求所得各个差数的平方,第四步求所得各平方数的平均数;
1.复习:如何求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
标准差?说说它们作用,联系与区别.
自主探究
(2) 极差一定要带单位,方差的数量单位是原
数据单位的平方,标准差的单位与原数据
的单位一致;
1.复习:如何求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
标准差?说说它们作用,联系与区别.
对于极差来说,一组数据的极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范围越大;反之,波动范围越小.
对于方差和标准差来说,一组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稳定性越差;反之,波动越小,稳定性越好.
极差的计算较简单方便,但有时不能反映数据的全貌;而方差、标准差能更好地刻画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特别是标准差,其单位与数据的单位一致,用起来较方差更方便些.
2.如图是一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__,平均数是______.
自主合作
3.甲、乙两小组各10名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会话,各练习5次,他们每位同学的合格次数分别如下表:
(1) 哪组的平均成绩高?
(2) 哪组的成绩比较稳定?
分析(1)比较平均成绩高低就是比较甲、乙
两组合格次数的平均数的大小.
(2)比较稳定程度应比较甲、乙两组
的方差或标准差.
所以甲、乙两组的平均成绩一样.
所以甲组的合格的次数比较稳定
4.为了从甲乙两人中选拔一人参加初中物理
实验操作能力竞赛,每个月对他们的实验水平进行一次测验,如图给出了两个人赛前的5次测验成绩.
成绩(分)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60
70
80
90


(1)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学生5次测验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
解(1)甲的5次成绩分别为:65,80,80,85,90; 乙的5次成绩分别为:75,90,80,
75,80;
自主展示
4.为了从甲乙两人中选拔一人参加初中物理
实验操作能力竞赛,每个月对他们的实验水平进行
一次测验,如图给出了两个人赛前的5次测验成绩。
成绩(分)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60
70
80
90


(2)如果你是他们的辅导老师,应该选派哪位学生参加这次竞赛,请你结合图形简要说明理由。
自主展示
自主拓展
1.已知一组数据2, 1,-1,0, 3,则 
  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__.
2.老师对甲、乙两人的五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得出两人五次测验成绩的平均分均为90分,方差分别是  =51、  =12.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 (填“甲”、“乙”中的一个).
3.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  
10次,经过计算:甲、乙射击成绩的平
均数都是8环,甲的方差是1.2,乙的方差 
是1.8.下列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甲、乙射中的总环数相同
B.甲的成绩稳定
C.乙的成绩波动较大
D.甲、乙的众数相同
自主拓展
个数 平均质量(g) 质量的方差
甲厂 50 150 2.6
乙厂 50 150 3.1
4.某外贸公司要出口一批规格为150g的苹果,现有两个厂家提供货源,它们的价格相同,苹果的品质也相近. 质检员分别从甲、乙两厂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了50个苹果称重,并将所得数据处理后,制成如下表格.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次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
B.甲、乙两厂被抽取苹果的平均质量相同
C.被抽取的这100个苹果的质量是本次调查的
样本
D.甲厂苹果的质量比乙厂苹果的质量波动大
自主拓展



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甲种手表 -3 4 2 -1 -2 -2 1 -2 2 1
乙种手表 -4 1 -2 1 4 1 -2 -1 2 -2
5.为了解市场上甲、乙两种手表日走时误差的情况,从这两种手表中各随机抽取10块进行测试,两种手表日走时误差的数据如表(单位:秒):
(1)计算甲、乙两种手表日走时误差的平均数;
(2)你认为甲、乙两种手表哪种手表走时稳定性好?说说你的理由.
6.分别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极差、方差:
(1) 3, 4, 5, 6, 7;
(2) 23, 24, 25, 26, 27;
(3) 6, 8, 10, 12, 14.
观察上述各组数据之间的规律,以及各组数据的平均值、方差之间的联系,用算式表示你猜想出的结论.
自主拓展
五、自主评价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